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8464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福建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提升工程 第一阶段结业仪式2009.9.20福建教育学院 师训处文科部罗曼罗兰说:“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 l 一、明确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 保证。1、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 展变化的期望”,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活动,预期学 生 要达到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的作用l 教学目标确定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指导教师采取何种教 学活动,明确学生学习任务要达到的水平。这也就是教学目 标在教学中有三种主要功能:导教、导学、导测量。(1)导教: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导学:指引学生的学习(3)导测量:指

2、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3、教学目标的现状l卖火柴的小女孩 l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 悲惨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2.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 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l桂林山水l教学目标:l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创 造性阅读练习,深入地领悟文章语言内容及 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l2、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合 作意识,锻炼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促 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l思考:l教学目标为谁服务?(教师?学生?)l教学目标主体是谁?(隐性主体

3、、显性主体 )l教学目标能否操作?(行为动词是关键)l桂林山水l教学目标:l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创造性阅读 练习,深入地领悟文章语言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l2、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锻炼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审美情趣 的发展。4、教学目标的描述(1)准确描述教学内容(2)明确界定目标程度(3)准确使用行为动词案例:丑小鸭第一课时l教学目标:l1、会认个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僵、卧、剩”等 难认的字,会写鸭、鹅2个生字。l、能正确、流利读课文,知道课文讲的是丑小鸭变成了美丽 的白天鹅的故事,培养阅读童话兴趣。l3、初读课文,找出文中表

4、示季节变化的词句,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初步培养收集和处理文本信息的 能力,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5、目标的制定l课 程 目 标(总目标) l学 段 目 标 l年 级 目 标l学 期 目 标l单 元 目 标l课 文 目 标l课 时 目 标 板 块 目 标案例桂林山水l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的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案例桂林山水片断教学目标l1、正确、流利、有

5、感情地朗读课文。l2、说出漓江水的特点,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排比修辞的好处。l3、学习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l4、背诵课文。片断教学策略l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l2、说出漓江水的特点。l3、找出文中写水特点的语句,多读几遍,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排比修辞的好处,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l4、默读课文,学习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l5、背诵课文。l第一学段 (12年级)l(二)阅读l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l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l3、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l4、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l5、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l6、 阅

6、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 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l7、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l8、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l9、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l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第二学段 (34年级)l(二)阅读l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l2、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l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

7、达情意方面 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l4、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l6、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 一般用法。l7、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l8、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 言材料。l9、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50篇(段)。l10、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l(二)阅读1、能

8、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 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 的情境,体会诗

9、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60篇(段)。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100万字。二、锁定目标,才能实施有效教学策略l1、选择有效教学内容l选择l重组l整合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l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 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l 他挖

10、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 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 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父亲: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儿子:“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 在一起!”儿子:“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2、采用优化教学策略l策略要为目标服务l策略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l策略要有可操作性l板块策略服务于板块教学目标案例桂林山水片断教学目标l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l2、说出漓江水的特点,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排比修辞的好处。l3、学习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l4、背诵课文。片断教学策略l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l2、说出漓江水的特点,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l3、找出文中写水特点的语句,多读几遍,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排比修辞的好处,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l4、默读课文,学习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l5、背诵课文。案例乡下人家l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 上藤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 出了青的、红的瓜,他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 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构成了一道别有风味的

12、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 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3、调控课堂生成进展l准确判断课堂状态l适时调控课堂生成静心听听二胡曲二泉映月,感受课文所描述的 情境。 l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应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

13、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生命 生命l师:给课题加标点,你会加什么?l(生命 ; 生命!)课文平均分成3部分,最后是感悟。l(生命 ? 生命!)什么是生命?要珍爱生命。l(生命 ! 生命!)对生命的震撼,敬畏生命。l师:同学们都是在第二个词后面加感叹号。有没有不是这样加 的?谁和别人加的不一样?l(生命 ! 生命)不同的生命,还有很多生命。l师: (生命 ! 生命?)l赞叹生命,思考生命是什么?l作者明白生命是什么,你明白生命是什么?l你明白生命是什么?问自己:我的生命该怎样度过?教师的提升l 是呀!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我觉得你们加的每一个标点都是有道理的,也都是正确的。它也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生命的存在。你是一个人,它是一匹马;你是花园里的一朵花,它是路边的一棵小草 虽然生命存在的形式不一样,但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要给同学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住对自己的生命要格外珍惜,对别的生命要心存敬畏。4、检测目标达成状态l个体检测l全员检测三、回顾目标,反思总结教学成败l总结成功经验l反思不足之处l提炼生成精华l重新修订目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