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会考篇目复习要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644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小说欣赏-会考篇目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外国小说欣赏-会考篇目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外国小说欣赏-会考篇目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外国小说欣赏-会考篇目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外国小说欣赏-会考篇目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小说欣赏-会考篇目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小说欣赏-会考篇目复习要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 精神丰碑。凭借老人与海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 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情景,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 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中长篇小说 。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 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另外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 达思想的,也没必要写得太过直露。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 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

2、本要素。 娜塔莎节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 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幼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战争史诗作品。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 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清兵卫与葫芦 志贺直哉,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 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这部作品 通过主人公时任谦作关于出生秘密、妻子过失等烦恼的描写,象征性地表现了作者本人自我成 长的

3、曲折过程,被认为是志贺文学的高峰之一。短篇小说有清兵卫和葫芦等。 白桦派: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因为一批作家与美术家自己创办的文艺刊物白桦 而得名。代表作家是志贺直哉、有岛武郎、武者小路实笃等。反映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 年轻一代的文艺思想,否定自然主义,提出新理想主义,宣扬人道主义。作品感情纯真,格调 昂扬,充满了理想主义激情。在艺术方面,文体新颖、清淡含蓄,表现了东方人独特的深沉而 典雅的心境。牲畜林 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1947年24岁发表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一部以游击队活 动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他的作品手法高超,思想深邃,具有极为充沛的想象力,形式上独树 一帜。代表作有祖先三

4、部曲(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乌有骑士)寒 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他曾经专门花费两年时间来整理意大利民间故事,所著 意大利童话被认为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 表现主义:在20世纪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它反对客观再现 ,强调主观表现。他们可以摒弃外在的“形似”、细心的真实和暂时的现象,而以夸张、扭 曲、变形、荒诞的手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的艺术效果。19世纪末,斯特林堡的 戏剧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声;20世纪最杰出的代表是卡夫卡。美国戏剧家奥尼尔的 毛猿琼斯皇是典型的表现主义作品。 山羊兹拉特 辛格,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萧莎等长篇小

5、说和傻 瓜吉姆佩尔羽毛王冠等短篇小说。还有1l部儿童故事集,最负盛名的是动物故事山 羊兹拉特,其他的故事集有狮子的奶汁可怕的酒店施莱密去华沙的路上快 乐的一天奴隶依利雅三愿的故事等。辛格认为:“在故事里,时间是不会消逝的 ,人和动物也不会消逝。在作家及其读者眼里,所有生灵都长生不老。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 犹在眼前,栩栩如生。” 他的儿童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犹太人的生活,有智人、有愚人、 有使孩子增长知识、自传性的故事,还有一种受到孩子格外喜欢的动物故事,这些故事都以 独特的魅力使读者受到名副其实的艺术享受。由于“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 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

6、境”,1978年,辛格获得了诺贝尔文 学奖。第一单元话题:叙述 1. 叙事角度 (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 、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 作用: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 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作用: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

7、的距离,抒情气息浓。第二单元话题:场景 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人物事件环境 ) 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 3.场景的功能 (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 (5)作为象征 4.风景的意义 (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2)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 (3)表现地域特色,孕育美感(4)暗示背景(5)推动情节发展第三单元话题:主题 1.母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如“爱情”“战争”“复仇”等,这些宽泛意 义上的主题,我们称之为“母题”。 2.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3.小说主题是通过形象和情节来暗

8、示出来的,因而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模糊、含蓄,因为“形 象大于思想”。这就造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爱 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败落”,甚至认为主题是表现“排满思想”等 等。 4.考试中归纳主题往往用这样的句式: 通过表现(反映、揭示、批判、赞美等)第四单元话题:人物 1.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 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样,如娜塔莎。扁平人物性格单一,如素芭。 2.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技巧 分析技巧: (1)把人物放到情节中分析 (2)抓住传神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行 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3)把人物放到

9、侧面描写中分析:其他人物的衬托、景物烘托等。 概括技巧: 不仅仅只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还应该结合人物生活遭遇、命运结局等把人物整体形象概 括出来,让读者一看就能在脑子里唤起这个形象。第五单元话题:情节 1.情节运行基本模式: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情节的“摇摆” 作家写小说往往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到达胜利的 彼岸。这样情节就出现一波三折或跌宕起伏,即情节产生了“摇摆”。擅长讲故事的作家总 是极尽摇摆之能事的。 3.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小说情节也追求“戏剧性”,最典型莫过于美国作家欧享利。 4.学会概括情节及赏析情节设置的妙处 情节是人物活动的

10、过程,概括情节就是将人物的活动过程概括出来。 赏析:这个情节可不可以去掉?第六单元话题:结构 1.小说的结构由两方面组成:情节结构和小说整体结构。 2.结构是一个“容器” 作家在构思一篇小说时,他总是想方设法找到一样东西,让人物和情节围绕这样东西来表现 和行进,如牲畜林中的“牲畜林”,半张纸中的“半张纸”等。 1. 延迟法: 小说情节结构中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即“欲擒故纵”,“延迟”情节的进展,以便更好地表 现人物,同时使情节增加摇摆弧度,增强戏剧性效果,吸引读者。 4.高考中要求学会赏析小说结构的巧妙,常见的巧妙结构有: (1)以小见大,如病人 (2)欧享利结尾,如最后的常春藤叶 (3)倒叙,

11、如清兵卫与葫芦 (4)延迟,如牲畜林 其他如线索安排、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等等。第七单元话题:情感 1.文学是人学,感动是衡量小说的重要标准。 2.“悲悯情怀”是最高尚的情感。 3.小说情感的处理 (1)节制胜于放纵:让情感包裹在形象中 (2)情感表达讲究蓄势待发、引而不发、水到渠成。 4.情感表达风格: (1)浪漫主义:沸点写作 (2)现代主义:零度写作 (3)现实主义:有节制写作第八单元话题:虚构 1.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2.虚构要符合生活真实,要合情合理,但虚构的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 沙之书中那本有无数页面的“沙之书”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生活中 存在象“沙之书”一

12、样的事物,如无穷无尽的时间,我们面对它,总会陷入 无限恐慌之中,感叹“何时是个尽头”。 “骑着煤桶飞翔着去买煤在生活中也是不存在,但生活中很多人面对生活的 困境,选择逃避、自闭,恨不得飞一样逃离。”要点1、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老人晚景孤独,只有几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战争又将夺去这几只动物。老人的前景不 容乐观。老人认为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他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光辉 。 要点2、小说的最后一段除了交待故事结局,还有什么表达作用? 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

13、幸运”) 要点3、文中的对话,由“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构成两极,仿佛一场太极推手表 演。明知此处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 想动身的内在因素。 要点4、概括老人形象 善良 孤独,有爱心,厌恶战争,不畏惧死亡。 要点5、小说的主旨 桥边的老人由一个场景、一段对话构成,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 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要点6、桥边的老人的叙述人称是什么?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

14、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 讲述人,叙述者。 首先,采用第一人称,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显得比较客观,增加真实感和亲 切感。 其次,由“我”来讲述故事,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 所期待,抓住读者的心。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 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 桥边的老人第一部分 要点1、请你用若干个词语准确表达娜塔莎此时的心态。 热情、兴奋、快乐。 要点2、哪些言行表现了焦急的心态?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 “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

15、手抓住头发 ,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 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 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 是在缩短衣边的女排你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因为要参加舞会怕迟到,同时也是兴奋之情的表现。 要点3、托尔斯泰在描述娜塔莎热情、兴奋、焦急等的心态时,除了直接运用语言描写和行为 描写手法之外,是否还运用了其他表现手法? 心理描写,如“她的全部精力,从早晨起就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 索尼娅,都要穿得不能再好”等。 要点4、通过第一部分内容分析娜塔莎的人物形象? 一位被兴奋、激动包围着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娜塔莎第二部分 要点1、“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是她”,为什么没有跳第 一圈华姿舞,娜塔莎“几乎要哭”呢?从这一心理活动,我们试推断娜塔莎的容貌会是怎样 的? 一位妙龄少女急切希望得到别人的、特别是异性肯定的心情没有得到实现。这既是人之 常情,也反映出娜塔莎特有的少女情怀。 似乎并不是非常漂亮,因为没有人来请她跳第一支舞。小说中也写到她的光脖子和手臂 “又瘦又不好看”,也正因为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