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4943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民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民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民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民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衢江区杜泽中学 赵 阳明末清初 的思想活跃局面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1、学习方式 A 以学生为主体, B 强调主动探究与体验,C 重视学习过程, D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2、教学模式 A 重视起点行为B 注重教学目标设计C 兼顾教学预设与自主生成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理念特点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本专题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了明清之际进步 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是儒学的是儒学的新发展, 此一时 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界的又一活跃时期。学习本课亦要 对本专题进行总结归纳。同时,本课内容在中国思想文化 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对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想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而同时又由于它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几 乎处于同一时期,故其思想与西方近代的思想也有一定得 联系。在08年的宁夏和上海的高考中都进行了考察。1、地位和作用教材资料丰富,哲理性较强,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需深入浅出,化繁为简。2、教材特点二、学情分析 针对杜泽中学的高一学生:优势有一定学习兴趣和基础,好奇心较强, 有比较强烈的学习欲望; 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劣势对本课的知识在之前几乎没有了解过; 基础中等偏下,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弱; 学习方法相对单调低效; 知识面相对较窄。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 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 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3、 三、教学目标 【省教学指导意见省教学指导意见】基本 要求知道李贽贽、黄宗羲、顾顾炎武、王夫之等明 清时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张与影响 ;了解明清时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发展。发展 要求认识认识 明清时时期进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 批判专专制”等主张张的思想价值值。 说明“唐甄论论凡为为帝王者皆贼贼也”一目为为学 生课课外阅读阅读 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 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 的发展脉络。三、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 1、引导学生与前面学过的政治、经济(必修、引导学生与前面学过的政治、

4、经济(必修1 1第一专题、必修第一专题、必修 2 2第一专题)两大模块的相应部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了解政治第一专题)两大模块的相应部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了解政治 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去思考思想领域的发展变;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去思考思想领域的发展变;2 2、通过故事、名言、名胜古迹、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影响、通过故事、名言、名胜古迹、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力等事实,化枯燥为生动有趣,使深奥变通俗。力等事实,化枯燥为生动有趣,使深奥变通俗。3、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 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 究问题的答案(探究学习法,分析法,归纳法等)

5、。再将本课知 识与之前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启蒙思想做比较(对比法),进行 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锻炼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三、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 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 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 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 ,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 境的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主要代表 人物及思想主张。本课难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及在中 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影响。五、学法与教法学法:探究法、阅读法、列表法和史料研习法。教法:以问题教学法

6、为主,辅之讲授法、讨论法。 以问题为中心,按“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史学 材料探求问题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结论” 的程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贞节牌坊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女人终身幽禁证明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如何评价这种思想和这些事物?明清之际是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滋长,沉暮下的知识界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丛生的社会问题已成社会顽疾,如何整治,且看神医们各显神通。导语神医各显神通一李贽(李医生)简介 1.年代:明朝末年 2.

7、李贽的生平与性格:生平:求学做官入狱性格:“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3.李贽的思想代表作: 焚书、藏书材料一材料一 “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 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 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 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 此自然之力,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也。此自然之力,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也。” ” 材料二材料二 “ “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万世

8、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 之至论之至论” ”; ; 材料三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 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 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焚书 结合材料和书本知识,你认为李贽诊断出哪些结合材料和书本知识,你认为李贽诊断出哪些 病症?病症?4.李贽对顽疾的问诊判断病症:(1)儒学不具有正统的权威性(2)圣人之言当做判断是非的标准结论:(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道学”先生,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 (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否定了“存天 理,灭人欲”的理论。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 场的欺诈

9、。 (4)主张男女平等诊断报告(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 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调个 性发展、思想自由,具有鲜明的叛逆色 彩和战斗精神。 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 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具有否定 客观真理的相对主义倾向.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6101695年)小人好恶以己, 君子好恶以道。黄宗羲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 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 骨髓,离散天下之

10、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原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原君(1)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 最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诊断结论)梁启超说这部书(明夷待访录):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 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 早而深。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为中国近

11、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 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6131682年)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顾炎武(1)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 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 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顾炎武的观点。 区分“亡国”、“亡天下”的内涵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民族的命运。背景:背景:1 1、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

12、会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 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 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 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 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 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 于社会改革。于社会改革。2 2、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3 3、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

13、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何谓何谓“ “经世致用经世致用” ”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 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 ,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 民之生死,公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 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四.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王夫之的主要思想:(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2)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揭露了帝王 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批判暴政; (3)历史观:尊重规律,天地之化日新 (4)哲学思想:发挥了唯物论。船山先生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清风有意难留我;左联:

14、明月无心自照人;横批:湘西草堂。简简单单的文字带来的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又有浓浓的归隐田园的气息。 (1)共同的生活背景 环境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三人早年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都隐居著书立说。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2)归纳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 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 “人民为主”。 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强调经世致用。 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代表

15、 人物主要 经历经历代表作 主要思想主张张影响 黄宗羲 经历经历 了 明清王 朝的更 替;都参加 过过抗清 斗争;都隐隐居 著书书。明夷待访访 录录为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对对君 主 专专制 的 猛烈批 判;有利于 近代民 主思想 产产生 。顾顾炎武日知录录 天下郡国利 病书书反对对“私天下”的 君 主专专制;反对对独 治,提倡众治 王夫之宋论论抨击击孤秦陋宋,批 判君主专专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的经历、主要活动以及 其思想的共同特点。明末清初,专制王朝犹如一艘沉舟已风雨 飘摇;传统的儒学思想好象一棵病树充满枯枝 败叶。而当时的世界却千帆竟发,万木争春。这几位进步思想家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试图 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启蒙思想框架,但仅仅 是晚风轻拂,难以形成大潮巨浪。总结与思考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 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身上,我 们能体会哪些精神?十七世纪左右,西方在文艺复兴的思想洗礼下逐 步迈向近代化;同一时期的中国也涌现了一批先进的 思想家,使明清之际成为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 想十分活跃的时期。那么,明清之交为什么会出现思 想活跃的局面呢?明代施复的手工工场明代施复的手工工场明太祖朱元璋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 还要早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