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_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__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 (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165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_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__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 (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4_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__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 (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4_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__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 (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4_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__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 (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4_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__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 (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_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__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_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__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 (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 发展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的 巩 固 和 发 展二、明清统治者巩固统一的措施三、维护国家民族统一的意义四、清朝疆域一、明清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差异明朝为什么要大修长城?长城建于什么朝代?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 什么时候修建的?万里长城像腾空的巨龙秦始皇时第一次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进来,并向东、向西延伸,筑成一道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此后,两汉、 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金朝都曾进行过 修筑。明朝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 修筑,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气魄更加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大 奇迹。长城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康熙皇帝经过长城

2、时做 诗:“形胜固难凭,在德 不在险”你知道康熙皇帝说这话的 意思吗?他赞成明朝的做 法吗?承德避暑山庄你知道避暑山庄是什么时 候建的吗?它的作用是什么?避暑山庄与一般的避暑胜 地相比,有什么特点?它是统治者避暑、围猎的 场所,更是他们实行“怀 柔”民族政策、笼络少数 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 的政治色彩。溥仁寺须弥福寿之庙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 万兵”反映了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 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答: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 格,也反映了清王朝处理边疆地区事务的政策。答:明代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 御政策-(修

3、长城以防北边少数民族南下扰掠)清代统治者则采取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 “德化”政策笼络其他民族-(修建承德避暑山 庄)探究明清时期与蒙古族、藏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与蒙古族:与藏族:与西南少数民族:清 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准噶尔叛乱明 修筑长城清 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驻藏大臣改土归流改用流官代替土司,实行和中原地区完全 系统的行政制度。G.领导并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B.册封达赖喇嘛 F.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的叛乱E.平定准噶尔部分裂势力A.土尔扈特部回归D.设置驻藏大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顺治帝 :BDCEGAF说说明清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意义?这些措施维护了

4、国家统一,促进 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 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 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 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的疆域版图对比清朝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 图,找出其中的异同清朝疆域图中国行政区划图同:基本版图相似,台湾等地一直就是中 国的领土。异:清代疆域更为辽阔、广大,今天的 中国地图已经没有北部的乌里雅苏台 及东北外兴安岭、库页岛,疆域范围 缩小。1.清入关后,亲自入京朝贺的西藏佛教首 领是( )。 A、班禅额尔德尼 B、班禅六世 C、渥巴锡 D、达赖五世2.关于驻藏大臣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表中央政府 B、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

5、、顺治帝时设置 D、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3清朝在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后,所设 立的将军辖区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黑龙江将军4 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 侵略相结合B中央开始设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 构C 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 的管辖 D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 流土尔扈特部要回到的“太阳升起的东方”是哪里? 接见他们的是哪位皇帝?他的回归说明了什么?土尔扈特部归国生动地证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 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血肉相连,各族人民热爱祖国, 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任何力量也割不

6、断的。 准噶尔贵族的叛乱注定失败说明什么道理? 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罪恶行为,都是各 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十一世班禅1995年11月29日,第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 式在拉萨大 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隆重举行。当时年仅5岁 的坚赞诺布(第十一世班禅俗名),被法断为十世班禅转世 真身,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1995年12月8日,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法号齐 鸣,经中央政府批准认定,第十一世班禅在这里正式坐床 继位。 达赖:蒙语是大海的 意思.藏传佛教徒认为 是观世音菩萨的转世. 喇嘛:藏语上师的意 思.1653年清顺治皇帝 正式册封。班:是梵文

7、班智达的意思, 即智慧学者。 禅:藏语意为大,班禅: 即大学者之意。清康熙皇 帝于1713年正式册封为“ 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 是满语珍宝。金瓶掣签:中国用掣签于金瓶以确定藏传佛教活佛转世 人选的制度,始自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遇有大 活佛转世之时,先行呈报所选灵童数人姓名、生年月日 ,用 满 、汉 、藏 3 种文字缮写于牙签之上 ,贮入钦 颁金瓶中,供于释迦佛像前,传唤喇嘛齐集大昭寺,诵 经七日 。届期由驻藏大臣亲临大昭寺,焚香顶礼,从瓶 内掣签。掣得者即为转世活佛,申报朝廷请封。 一 是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防止一些 地方分裂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制造分裂。二 是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将活 佛转世系统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和国家典 章法制范围之内。金瓶掣签制的目的达赖 五世 朝见 顺治 皇帝顺治 皇帝 册封 五世 达赖 喇嘛 之金 印和 印文 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之金印及印文 乾隆 皇帝 所颁 金 瓶掣 签 之金 瓶 清朝 驻藏 大臣 的令 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