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122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7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什么是主题班会的内涵? 围绕一定的主题,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的 教育或学生的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它是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训练的 一个重要途径。 它可以讨论思想品德问题,也可以让学生 谈认识、交流思想、介绍经验,开展表扬 与批评等。 二、为什么要上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 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 质。 主题班会对学生思想的进步、优良品行的形成和 良好班风的建立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 三、过去的主题班会有什么弊端?一是在德育观上,许多老师把德育的目的看成是约束人、规范 人,而非引导提升学生的自我道德要求、促进其内在德性与 道德精神

2、的生长。 二是在学生观上,把学生看作一块道德白板,要靠成人、教师 去图画,没有把他们看成有主体性的自我道德建构者。 三是在德育目标上,完成认知性目标,成为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的中心或唯一任务。活动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 ,其它的,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正的地位,即使有,各 种目标大多未呈整合态。 四是在德育内容上,有些内容离现实太远,缺乏与当代学生生 活经验的联系;有些内容空泛、抽象甚至是教条的;活动内 容的呈现大多是预设性的反复演练过的表演方式。 五是在教育活动操作方法上,形式单一,大多体现为灌输式的 道德教育。 四、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理念?从教育的核心看:“以学生发展为本”是 教育永

3、恒的主题培养正确的观念和道德取向:u 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涉及的道德品质包括 关爱、公正、平等、诚实守信等)。 u 生态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涉及的道德品质包 括合作、责任与义务等)。 u 共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对个人利己主义、过 度竞争观的否定,是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 u 对话观:商谈、沟通、理解、认同(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 是尊重、理解等)。 u 分享观:共同分享、助人为乐(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与 人为善)。 u 多元观: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 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选 择(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宽容)。五要素 主题选

4、择 教育目标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活动效果1、怎样选择合适主题?欢欢喜喜闹元宵 节约你行,我也行 蓝天之旅 感悟生命、珍爱生命 学做交通小卫士 QQ,我的快乐,我的烦恼 有一种感动叫平凡 我成长我快乐 陌生的爱宽容 安全自护,我能行 感悟生命、真爱无边 责任在肩 票证见证历史、师生共话发展 今天我们怎么扔垃圾 老照片、新体悟请您说说:您最欣赏下面哪一个主题?为什么?主题的提炼 1、“小”中见“大” “小”指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普遍现象, “大”指这些小事、现象中反映出的问题或所蕴含 的道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的契机 。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 识到受教育者的内部

5、需要,选择适当的主题,进 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新年过后,某老师看到班中的同学有了大把 的零用钱之后,花钱请客、打游戏机的现象增多 ,就组织同学调查讨论,召开了合理使用零花 钱的主题教育课。2、“大”中见“小” “大”指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小”指学生的思想实际。 班主任在进行主题提炼时应该紧扣时代脉搏 ,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善于从国际国内出现的 最新热点话题或大事件中挖掘主题。 2010年世博会、感恩中国的十大人物、阳光 伙伴、体育在中考中占30分、两纲教育 法规、政治形势、尖端科技、影视天地、体育明 星等等,均可以成为教育的主题。3、“常规”中见“创新” 从传统教育中拓展主题。 爱国主义教育

6、、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是教育永 恒的主旋律,是多年不变的“常规”主题,新时期,我们不 但要赋予其新的内涵,还要有所“创新”发展。如,新世纪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公布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对文明礼仪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设计 主题的过程中,“我做合格小公民”、“道德好习惯伴我成 长”等主题就更新了八十年代的“讲文明、树新风”、“文明 之花遍地开”。 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因 此,我们要进行主题的创新拓展,加强诸如心理健康教育 、性知识教育、挫折教育、网络教育、禁毒教育、国防教 育等新的教育主题。2、如何制定教育目标? 责任在肩高一(3)班 举例分

7、析:一、教育目标 1、让学生明白,责任是一种承诺,是一种坚 持,是通向成功的钥匙。 2、让学生理解,责任就在我们身边,它不是 轰轰烈烈的,而是平平凡凡的在我们身边 每一天的生活里。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体会青春是一种责 任,生命更是一种责任,责任贯穿我们一 生。“阿婆茶”里看变化四(3)班 案例分析 一、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从吃“阿婆茶”方式及其 蕴含的寓意所发生的变化中看家乡的变化,从而 感受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变 化中体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体验中国改革开放 政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行为目标:将热爱

8、祖国的情感化为勤奋学习、 报效祖国的志向和实际行动。3、如何选择教育内容我爱我家-架起沟通的桥梁高一学生一、看一组照片,体验军训生活时和谐同学关系; 二、做游戏,猜猜他(她)是谁,体验默契程度 三、小品表演,讨论:不给同学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引发的、 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同学打小报告的沟通问题如何解决? 四、宣布班级“心中万人迷” 评选结果,讨论他们身上的优点 。 五、学生”以沟通为主题”的调查汇报 六、学农期间学生与父母的书信沟通真情回报 七、家长感言家校沟通情况 八、班主任感言 九、学科教师媒体寄语、现场寄语 十、学生感言 十一、播放并合唱周华健的“朋友”请选择您认为合适的 内容?p 构建结

9、构化的教育内容。教师要按照一定的目标结构 ,恰当地选择、组织、呈现教育内容,从学生的经验 入手,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达到促进教育目标的 达成。 p 回归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育内容 “走近”学生, “走进”学生的生活。课前的积累,课中 的碰撞,课后的拓展,把课内和课外的全过程沟通起 来,把学校、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状态沟通起来。 p 把握教育内容中的生成点。在教育内容看似矛盾处, 在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多元解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联系社会、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生生间、师生间 的平等对话,思想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言语。 内容选择时可供参考的一条线索 紧扣主题 提出矛盾(问题)

10、 展开矛盾(问题) 解决矛盾(问题) 提炼升华4、如何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一、短剧导疑,引入主题 二、感受击剑运动 1、嘉宾击剑表演 2、学生步伐体验-学生穿击剑服装体验 3、学生谈对击剑这项运动的感受认识-击剑体验 三、体悟击剑精神 1、击剑训练课余采访报道 2、实话实说(采访击剑冠军孔圣豪)-两位学生间的对话 3、话题探讨:是怎样的精神支撑着击剑生走向成功的?- 三、弘扬“搏”的精神 1、话题讨论:“拼搏精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上可以怎样体现 出来?- 2、班主任与老师谈“拼搏”精神-参与者 3、加油寄语话目标 四、唱响“搏”的旋律 1、重温精彩瞬间-栾菊杰的片段 2、高唱零陵校歌 “击剑精

11、神”伴我成长形式要“求新求变”、形式要多样。 如在上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时,形式可 谓多样,有“护蛋行动”,有“参与、体验、 感悟”模式的背沙袋活动,有设计小报等 。 如送一个微笑主题班会前,教师 去班级拍摄了一组组来自本班同学的 微笑的照片,让学生“欣赏微笑照片” ,使学生亲眼目睹自己和同学的笑脸 ,感觉身边的微笑,不仅有真实感, 还有亲切感。l 合作式 l 质疑式 l 体验式 l 讨论式 l-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u班级活动的启发发言 u班级活动中的插言1、活动主题的提升,画龙点睛2、活动纠偏,使活动回到正轨u活动的总结发言1、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简单评价2、对活动意义简单提升3、对活动不足以及拓展提出指导意见主题班会的评价标准(讨论稿)1、主题选择:针对性、时代性 2、教育目标:明确性、适切性 3、教育过程:合理性、生动性、恰当性、主体性 4、教育效果:达成度 、发展性 5、特色加分 :主题班会撰写格式主题 学校 班级 班主任姓名 一、活动背景 二、教育目标1、认知目标2、情感目标3、行为目标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五、活动效果 六、活动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