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17934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儒学大师朱熹朱熹认真执教朱子语类朱子语类简介简介 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中国宋代景定四 年(1263年)黎靖德以类编排,于咸淳二年( 1270年)刊为朱子语类大全)140卷,即今通 行本朱子语类。此书编排次第,首论理气、 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问题,以太极、理为天地 之始;次释心性情意、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及人 物性命之原;再论知行、力行、读书、为学之方 等认识方法。又分论四书、五经,以明 此理,以孔孟周程张朱为传此理者,排释老、明 道统。朱子语类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内 容丰富,析理精密。 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 学家。汉族,字

2、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 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 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 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此时朱熹14 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 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 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 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 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

3、1209 )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 (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 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 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 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 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 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 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理 是什么?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4、的形而上者 理是事物的规律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 ,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 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 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 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 即“理一”。 朱熹所讲的通过读书以明的“理”,并不完全是我们今天所 谓的客观世界的规律,他讲的“格物致知”也并不是要去探 求客观世界的真理。朱熹虽然有时也主张要认识“草木器 用”,但他所讲的“穷天理”,最终还是指人伦、圣言、世 故,即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也就是说,穷理 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增加知识

5、,而是要提高道德修养,提 高精神境界。这是朱熹读书以至穷理的最终目标。朱熹名句 1、礼即理也。 2、活到老,学到老 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4、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 也。 5、朋友,以义合者。 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8、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 9、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0、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3、百学须先

6、立志。 14、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通过资料了解朱熹及其理学观点。2、熟读第一则课文,掌握重点实词。3、明确该段说论述的道理。朱熹 朱子语录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 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 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神,终日着 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 愦愦,只恁昏塞不通,可惜!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之时,才能领略到书中真意.如果 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 其它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

7、一卷书,其实也没有真正 明白其中含义.人心是天理所在,勤于用心才会明白事理.如 果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 .如果懒惰,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只是如此昏昏沉沉,不 通道理,太可惜了.第一则分析:论述读书的方法。他主张将精读。熟读精思。读书的目的是领会其中真味。理解书中 深刻的义理。理是儒家的最高的道德规范,穷天理是提 高精神境界。朱熹对于学生读书,主张精读,反对贪多。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 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首先是讲究 “熟读”。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读书须读到不忍处,方是见得真味”。 他的熟读,是在专精条件下的熟,他主张“书宜少看,要

8、精熟”(朱 子语类卷十)。朱熹认为只有通过熟读,才能真正掌握书中所讲的 义理,也就是他在这里所说的“真味”。第二则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 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 此便是无克 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 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着,自 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 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 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 质,不用着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 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

9、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着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 治,始得。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翻译 第二则(门人)问:“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天理,那 是人欲。等到去做事情时,却又被人欲所引诱,事后又去 后悔莫及,这应该怎么办?朱子回答说:“这并是缺乏克己的工夫。对待情况,极 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就好象前面有一条大道,又有一条小道一样。心理明 知道要走大道,但是,却被小道上的东西所吸引,自己不 知不觉地走上了小道;等到前面遇到棘荆杂草,心理就后 悔。这里便是天理与人欲

10、斗争的关键所在。所以,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不可以姑 且放过。这就要首先在道理上明白是非,然后勇敢地去做。假如是圣人那样的资质,他就无需劳神费力去思考,自然回按照天理 去做,而不会流于人欲。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那样的人,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固然不会做错。 只是他们首先需要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假如是普通的人,那就需要仔细用心,每时每刻克制自己的私欲,那 么,做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曾子曾说:“以实行仁德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这不是很沉重吗?为了 这个使命到死方休。这不是很遥远吗?他又说正如诗经所说的那样, 小心谨慎,好象面临深渊,又好象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才

11、知道自己是 可以祸福刑戮的了!学生们,应该要这样下大工夫才行。”分析 第二则讨论天理与人欲.朱子认为理与欲的问题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 之间的关系.朱子认为:圣人至善,因此无欲;贤人次于圣人,需深思.众人天理受蔽,更需努力,修炼道德,以绝私欲.第三则:廷秀问:“今当读何书?”曰:“圣贤教人,都 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自 家今且剖判一个义利.试自睹当自家,今是要求人知? 要自为已?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孟子曰亦有仁 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虽是为时君言,在学者 亦是切身事.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 头!今人只一言一

12、动,亦步亦趋,便有个为义为利在里 .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向内便是入圣贤 之域,向外便是趋于不肖之途.这里只在札定脚做将 去,无可商量.若是已认得这个了,里面煞有工夫,却 好商量.翻译: 第三则廷秀问:“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朱子回答说:“古代的圣贤教 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教,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 了书而已.今天自己暂且个义利之别.试着察看下自己的个儿,是要在 人前出名,还是完全为了自己呢?孔子说:君子懂得是义,小人懂得 的是利.又说: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 在学者的目的是给别人看.。孟子说:只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 一定要讲利呢?孟子这话当

13、时虽然是对梁惠王说的.但是,带学者来 说也是切身大事.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是最紧要 的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 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走向圣贤之路,向外就是 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分辨内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的 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 楚了,深入下去还需下大功夫,但是,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分析】 第三则本节是讨论义与利的问题.孔子把义利对立起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不言利,“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朱子“重义轻利”。不否定“利”,提高生产力水平;但 要重视道德修养.“义”是“天理之所宜”,“利”是人情所欲”,是“人欲之私”, 要严守义利分别.朱子“学无深浅,并要辩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