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13635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 的历史,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创 造,人类文明的源泉就是创造。1国家级精品课程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 创造学基础(创新教育基础)冯 林 84707111创新实验学院(研教楼820 )2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体系结构3本课程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一、课程内容1、创造学基础概念2、创造性思维3、创造原理4、创造技法5、创造实践知识产权及保护二、课时(2学分)讲课24学时、课程设计12学时。三、考核方式平时成绩(10分)+期末考试(50分)+课程设计(40分)4*5困惑与思考5*6困惑一为什么中国公民没有得过诺贝尔奖?6*7v 美国创造学家阿瑞提考察了从1900年以来获得诺贝

2、尔奖的犹太人和犹 太人后裔,发现他们获奖者的比例高得不同寻常。v 据阿瑞提统计,从1901年到1970年的70年中,阿根廷的诺贝尔奖得主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意大利是1.6倍,德国是4.4倍,法国是6.3 倍,而犹太人的诺贝尔奖获奖比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v 犹太民族是个富有科学智慧的民族,全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犹 太人占了15.47%,在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犹太人占了28%。 犹太民族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摇篮。7*8平均数犹太人 28意大利人日尔曼人法国人1.64.46.3华人不同民族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8*9林恩认为: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

3、均智商,平均值为105。而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 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 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澳大利亚原著民 (62)。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 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斯蒂芬霍金140,爱因斯坦的智商则在160左右, 结论: 高智商并不等于高创造。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 140为最优秀,110、120为优秀,90- 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 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 -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

4、为 白痴。 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研究结论9*10困惑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很高,却缺乏创造力?10*11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趋势的比较 (胡卫平 林崇德 申继亮 )11*12v 美国教授认为东方学生的创造性差(招收博士为例)v 一方面,当代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如汽车、轮船、飞机、 火箭、原子弹、计算机等均诞生西方;v 另一方面,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 创造能力的活力。美国 教育 哲学鼓励广泛的兴趣;灵活多变;东跑西跳;注重培养自信心。中国 教育 哲学注重狭窄的专业;扎实的操练;按部就班;常常缺乏自信心。中美教育哲学比较 12*13v 美

5、国中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国际比赛中,在奥数比赛中,上不了名 次,常常倒数第一、第二。v 近年来,有一种新看法,认为美国之所以今天经济这样成功,正是因 为教育出来的中学生考试不行。v 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但却不善于想象、发挥和创造。结论:高知识不等于高创造13*14困惑三:如何解决李约瑟悖论?v 李约瑟悖论:近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未起源于中国?困惑三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 没有发端于中国? 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 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李约瑟博士的话题虽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探讨,却没有一个统一的

6、标准 答案。14*15中国出口一台DVD利润出口售价32美 元交专利费 18美元成本 13美元企业利润 1美元15*16v 6C是由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掌握DVD核 心技术的技术开发商结成的联盟(简称6C),在其面向全球发表的关于 “DVD专利联合许可”的联合声明中称:6C拥有DVD核心技术的专利所 有权,世界上所有从事生产DVD专利产品的厂商,必须向6C购买专利 许可才能从事生产。 v 据了解,除了、杜比、和( 正在谈判)外,现在仍不断有国外小厂家和组织声言拥有专利技术, 向国内企业索要专利费。这是悬挂在国内行业头上真正 的达摩克利斯之剑。16*17关键技术的自给

7、率低 关键技术大部分来自进口: 其中工程机械高技术产品80%以上; 数控机床70%;石油化工装备76%;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0%; 光纤制造装备100%; 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60%90%; DVD产量占全球70%以上,但没有掌握核心专利技术; 彩电、手机和微机的CPU都是掌握在别人手里。17*18缺乏创造性人才是问题所在!钱学森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 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 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 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大学的责任

8、是什么?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18*19创造实例人类飞天(中国古代并不缺少创造)飞行是中国人古老而浪漫的梦想。为了实现这梦想,从古至今,历 代中国人以各种创作来表达这一梦想,以各种探索、创造来追求和实现 这一梦想。19*20v 而实际进行飞天创举的,是我国的一位古人。远在公元19年,王莽为 攻打匈奴,招募了个会飞的人在长安(现在的西安)进行飞行表演。该 人“取大鸟翅膀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钮,飞数百步。”此 人当时能在空中飞行几百步,这在人类航空史上也是一个创举。v 中国古籍山海经中创作的飞车,还表达了人们欲利用器械进行飞 天的梦想。v 美国华盛顿空间技术博物馆的说明牌上醒目地写着:

9、“最早的飞行器 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v 探索利用“火箭”器械进行首飞的是公元1500年的我国明代的万户。 20*21v 他当时在一把木椅的靠背后面绑上47支火箭,并让人将自己也捆在椅 子上,他的两只手各持一把大风筝。他的设想是借助火箭的反冲推进 力将自己送上天空,然后再以大风筝的扑动徐徐返回地面,不幸的是 ,火箭点燃后,发生了爆炸,万户在探索乘“火箭”飞天中献出了自 己的生命。v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 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21*22v 1909年他在美国旧金山研制成的莱特式飞机翱翔2640英尺,其航程 等于莱特兄弟

10、首次飞行的852英尺的3倍多,1910年,他又制造了当 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创造了时速65英里,高700多英尺,航程 20英里的世界最新记录(他1911年回国后,参加了广东革命军,被 任命为陆军飞机长,次年,在飞行表演时牺牲)。v 冯如制造的飞机,仅比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载人飞机莱特兄弟号晚8年。 我国最早创造现代意义上 的飞行器之一的飞机的是清 代末期的冯如。 22*23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使中 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 射卫星的国家。23*24v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 凌晨3时41分,我国发射 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 ”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

11、试 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地区成功着陆。图为技术 人员正在对飞船返回舱进 行现场技术处理。24*25v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 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 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 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 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 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是杨利伟出舱。 25*26“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6*27v 嫦娥一号已于 2007年10月24日 18时成功发射。 v 嫦娥一号比起传 说中的“嫦娥” 来,体重达2吨 多,但在奔月途 中,其轻盈的身 姿与传说中的“ 嫦娥”丝毫不差 。 27*28v 仅从我国航天领域的创造可见:创造,使人们的梦

12、想得以实现;创造,使国力日渐改变,国威日益突显;创造,更使世界瞬息万变,魅力无限v 实际上,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的历史,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源泉就是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人类将会怎样?28*29第一章 基础概念一、创造1. 创造基本概念v在辞海中,“创造”一词被解释为“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v在现代汉语辞典里,创造被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 成绩或东西。”这些,是有关创造的最一般的解释。v在学术界,人们对“创造”有83种表述。 创造是产生我们通常认为有创造性的产品的过程。(D. N.柏金斯) 创造是以独特的设想和努力去开拓对于个人、集体、国家和人类未知领

13、域,使之实现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事物的活动。(上条方省) 创造是个体或群体生生不息的转变过程以及智、情、意三者前所未有 的表现。(郭有道) 创造是对已有要素进行新组合,发现美、实现美的过程。(刘仲林) 29*30v 所谓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及其变 化的现象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都可称为事 物。v 首创或改进的事物就是创造,例如星云的收缩创造了星球,地壳的运 动创造了山脉湖泊这些属于自然的创造。v 再如,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人类在探寻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 创造了各种自然科学,在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社会 科学这些属于人类的创造。v

14、所谓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 技术和产品的活动。v概括地认为:创造就是首创或改进的形形色色的事物。30*31“首创”就属于“第一创造 性”。它是指人类历史中出现的重 大发明和创造,如中国的“ 四大发明”、爱因斯坦的相 对论、瓦特的蒸汽机等。第 一创造性是为少数人所拥有 的活动。 有关专家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 “改进”是属于第二创造性。 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把握某些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 身的条件加以吸收和溶解,再创 造出大量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 物。第二创造性是较为广泛的社 会性活动。31*32(3)否定性 “新”的事物总是对“旧”的事物一定

15、程度的否定,创造活动是新事物的产生活动,必然包含对过去或现在事物的否定,即使是全盘接受旧 事物而增加某些特性也是对旧事物没有增加的特性所产生结果的否定 ,这才导致增加新特性。步行自行车汽车飞机。2. 创造的8个特点(1)目的性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能动性,任何创造性活动者都是有目的的,人们总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从事创造活动。像瓦特发明蒸汽 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如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组织机构重组等。( 2)新颖性创造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最大区别是其具有的新颖性。新颖性、主要表现在创造活动的结果上。有些是全新的结果,如电灯的发明,有 些是局部的革新,或对原有产品的重新设计等。32*33v (

16、4)过程性v 尽管有些创造活动很短暂甚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其中的详细步骤,但是任何创 造活动都是一个在时间甚至于空间有一定持续性并且有资源消耗的过程。目 前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过程模式,如美国人提出的三阶段模式:发现问 题、提出假说、解决问题;英国人提出的四阶段模式:准备、酝酿、明朗和 验证等。v ( 5)实践性 v 任何的创造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一定实际需求的,只有真正创造出与其他事物 不同的新事物的活动才能称为创造,不能把凭空想象而没有任何结果的活动 称作创造。实践性一方面指满足实际需求而产生新的事物,另一方面指创造 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v (6)持续性 v 持续性是指创造活动能够而且必须不断进行下去的特性。对于没有的事物可 以通过创造活动予以创造,对于已经存在的事物可以通过创造活动不断改进 ,而且从宏观角度讲,不同的时空都会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