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云对2011年高考作文的总结和对2012年作文备考的建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13332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妙云对2011年高考作文的总结和对2012年作文备考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陈妙云对2011年高考作文的总结和对2012年作文备考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陈妙云对2011年高考作文的总结和对2012年作文备考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陈妙云对2011年高考作文的总结和对2012年作文备考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陈妙云对2011年高考作文的总结和对2012年作文备考的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妙云对2011年高考作文的总结和对2012年作文备考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妙云对2011年高考作文的总结和对2012年作文备考的建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广东高考作文分析与备考研讨主讲:华南师大 陈妙云教授n一、2011广东高考作文题分析n二、2011广东高考作文评分n三、2012广东高考作文备考建议一、2011广东高考作文题分析1.保持了题型的稳定性。(导语引标题的题型)2.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3.既开放又限制。(提供四个角度,不容易套作)n从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看命题的主流趋势:n1.注重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发展、 关注自我完善的人文性。n2011年回到原点,要求“联系生活体验 与认识”。n2010年与你为邻,要求“联系自己的生 活体验和感受”。n2009年 “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 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 n2

2、.加强审题的难度,实现选拨性考试的区分度。n2011年,标题回到原点,表面看这是个单一题意的标题 ,标题由“回到”和“原点”两个词构成一个动宾结构的标 题。标题很简洁明了,解读似乎没有难度。n但写作有难度,想写好更有难度。造成写作有难度的原因主 要有两个。其一,是“原点”虽然无所不在,但考生对“回 到原点”关注较少,普遍感觉不熟悉。其二,是备考时有所 准备的思想、材料、文段,不容易用在这条标题的文章里。 考生要靠自己的综合素质,开展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真实的 写作水平,进行真情实感的表达与交流。n这条作文题,能较好地实现区分与选拨的功能,能较好地杜 绝套作,较好地把写作推“回到”写作的“原点”,

3、实现新 课标所界定的写作本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认识 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 方式,是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n2010年,标题与你为邻,暗藏着两个玄机,其一是“你”,严格限制着文章交流的对象;其二是“为”,这里不能只理解为“是”,还要求必须写出“做”这更深一层的意思。加上导语关于“邻”的“有形”“无形”的解释,审题的难度合计有三。n2010年的作文题也明显体现出审题水平的区分度;也能较好地杜绝套作。n二、2011广东高考作文评分(一)对导语的把握原则n1. 导语只是对作文的提示而不是作文要求。n2. 考生可以根据导语作文,也可以离开导语作文。n3. 可

4、以仅就导语其中的一点作文,也可以就导语的全部提示作文。(二)对标题的把握原则n1.这是一条动宾结构的标题,所以“回到”和“原点”都必须出现在文章里;n2.只写“原点”不写“回到”,判题意残缺,内容在四等评分。n3.只写“回到”而不写“原点”,判偏离题意,内容在四等评分。n4.“回到”和“原点”允许有所侧重。n5.允许“暗合”写法。n6.允许正反方向立意。正反方向没有优劣之分,关键评立意是否符合题意,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 ” 是否深刻。(三)鼓励探究的原则n1. 看重考生开展独立的思考能力与思维水平;n2. 看重考生关于“回到原点”的独立“生活体验与认识”的水平;n3. 看重考生独立运用语言文字

5、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n4. 看重考生进行创造性表述的思路与结构的能力。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 n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n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n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n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的能力层级。n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 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n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

6、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nF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 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n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n写作题的能力层级为E级F级。n针对目前考生应试作文模仿、套作严重,新增F级“探究”的能力层级,意在推动考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n同时,也意在提醒评卷员重视考生作文中的探究能力,注意区分考生的F级能力,对达到F级能力层次的文章给力鼓励。n2011考生应试作文的基本情况:n总体上看:n千篇一律,万人一“料”的作文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n写独到见解的增多,写原创作文的增

7、多。n材料丰富,古今中外异彩纷呈。n关注社会,完善自我的思想水平逐步提高。n超越三段论模式的新颖结构涌现。n文质兼美的句式、修辞、词语改变了花里胡哨的“ 文采”。详见语文月刊2011年第8期的2011广东高考作文分析n由于一些学校狠抓了F级层次能力的培养,鼓励考生大胆写原创作文;n由于一部分考生自信地发挥F级潜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有创意地表达;n由于评卷坚持了“鼓励探究的原则”;n由于不少评卷员认同了新增F级能力的意义,给力那些有探究的作文打高分。n所以,2011年作文平均分略有提高,为40.35分。n “依赖性”写作现象依然普遍。n“依赖性”写作,是指那些审题后不是完全独立思考,不能独立构思

8、,不敢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 表达与交流的文章。n这种文章,总让人看出依赖于准备好的文章进行牵强改写的痕迹;总让人感觉出依赖于三段论的模板结构文章的机械思路;总让人感觉出依赖于预先准备的观点材料生硬写作的拘束。n所有“依赖性”写作,都写不出好文章,得分都不高。n例6n第1、2自然段是开头部分;n第3、4、5自然段是主体部分,三段都在论“活得精彩”。第3段:不自暴自弃,舞出生命的活力,活得精彩。第4段:一生大爱,活得精彩。第5段:最后的岁月依然激情燃烧,活得精彩。n第6、7自然段是结尾部分。n问题:n 靠“戴帽穿靴”,靠过渡语,将“活得精彩”与“回到原点”牵强地粘合拼接,改写的痕迹抹不去。n三段论

9、的模板结构显露出文章思路呆板机械。n全文关于“回到原点”的体验与认识少,而“回到原点”之前怎 样活得精彩的角度偏离题意。n例7n典型的三段论的模板思路;n对“回到原点”的体验肤浅;n固有材料随意搭配“原点”;n全文无关于“回到原点”的中心论点。(例6 - 例11都属“依赖”性的写作)n这种依赖性源自考生:n不自信,怕独立思考独立构思不保险;n怕辛苦,备考不愿费神费时培养写作能力;n怕困难,觉得培养独立思考独立构思的能力难度大;n怕“伤不起”,过于保守自甘平庸,放弃高分追求。n三、2012广东高考作文备考建议(一)提高审题水平(二)积蓄思想(三)训练原创作文n备考建议一:提高审题水平n选拔性考试

10、的作文命题,必需能体现一定的 区分度,以区分考生的思维水平、理解与综 合能力,和表达能力。nF层级的设立,令高考作文命题必须增加审题难度,以实现其区分度。n选拔性考试的评卷,也需要突出审题水平的 区分,以实现选拔性考试之目的。n审题训练抓什么?n1. 抓各种题型的审题步骤与方法。n2. 抓解读、理解与思考。n2011年(广东卷)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n 28.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题目:习惯(直接给标题的作文题型,单一题意。)n29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直接给标题的作文题型,非单一题意。)n30.阅读下面

11、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老鹰从山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 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 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 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 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12、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2011年题干修改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引写作范围,必须将材料写进应试作文)n3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

13、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材料引话题,不一定将材料写进应试作文。)n3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 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 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导语引写作范围)说明:这几年反复强调各种作文题型的审题训练。关 于各种题型的审题步骤及方法可在网上搜索到陈妙云 高考作文备考的报告录音与课件,今天因时间关系, 不讲。n备考建议二:积蓄思想n高考作文,考的不仅仅是篇章结构和文字句子,还包括文章 的内容。这是新

14、课标对“写作”能力界定的考试项目。n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这一概念界定了写作能力包括了表达、思想、思维三个根 本元素。n考试命题年年强调“生活体验与认识”。n广东高考作文阅卷说明“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1.对自 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n语文考试大纲说明对F级能力的增加,标示着对“思想” 探究的重视。n有“思想”的文章,容易得高分。n例4与例5的对比n例4 58分,例5 48分,10分的区分度,主要在“思想”的距离上 。n例4和例5,用的同是岭南文化的题材。例4,对“回到原点”的 体验与认识

15、,明显比例5高。n例4,表达的是“出生的原点”,“培养我温和性格的原点”、“ 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起点”、“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n例5,表达的是“我生命的起点”。(第2自然段童年回忆与“回 到原点”关系松散;第3自然段的西关巨变也与“回到原点”关 系松散。n例4,在素材的处理与运用上,紧扣“回到原点”的立意表述题 材,选材充满智慧。n例5,跳不出“岭南文化”的圈子,材料虽丰富,但写来写去依 然还是“我的出生地”西关的前世今生,总回不到“原点”那。n例4,跳出三段论的模板,开头结尾首尾呼应,两次“回到”, 结尾那个梦,意蕴深邃幽远。n例5,开头结尾都在做梦,梦来梦去只是“我的出生地”而已。

16、n例1n这是一篇政论文。考生从“原点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这一角度切入,准确地把握了治国的根本“以民为本”,表现出不一般的政治眼光。n全文跳出三段论机械思路,从官员论起,到30年的改革对“民为本”的偏移,再论“回到原点”。最后呼吁全民都应共同努力回到“以民为本”的原点。n这篇文章,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与“回到原点”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句句都写在了“回到原点”这一题意上,表现出考生很高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n例2n这篇文章,从“可以是事物的根本”为角度切入,论 文学创作的根本,十分准确地提出了文学创作的源 泉在于生活,倡导“要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 。针砭当下的“经济文学”现象,由此重审文学创作 的根本使命,呼吁将“富豪文学”回归“使命文学”的 原点。n这位考生对文学的“原点”认识准确,对文学本质的 认识与体验深刻。面对复杂的文学创作现象,有独 立思考,积蓄了一定的思想。n全文句句都在论文学创作如何“回到原点”,文思畅 通,一贯到底。n例3n这是一位高2学生写的文章。语文月刊主编陈建 伟约稿在高考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