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2古诗语言鉴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08659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5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升级版2古诗语言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升级版2古诗语言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升级版2古诗语言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升级版2古诗语言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升级版2古诗语言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升级版2古诗语言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级版2古诗语言鉴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语言常见题型v一、炼字v二、诗眼v三、句子赏析v四、语言风格【提问方式】 1.诗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或哪两个)?并作 简要分析。 3.此诗某句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 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5.赏析句子 6.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 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一、“炼字”型题目解题思路例1.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2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 要赏析。(4分)“藏”字,意思是“掩盖、隐藏”;(步骤一)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大 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 边塞景,(步骤二)写景生动,颇有画意。“透”字,意思是“ 侵入、穿透”;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例2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 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 了,还频频

3、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 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解答思维流程】古人作诗,讲究一字传神,这类题目要求品味锤 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因此,不能就字论字,而应回 到原诗中,结合诗歌的意境、题旨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来进行分析。答题思路v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v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 景象;v点出该字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收到什么效果。二、“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

4、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例3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 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v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步骤一)山中 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

5、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 冷。(步骤二)“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 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步骤三 )例4、 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2)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 析。(6分) 参考: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 之思。(步骤一)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 诗人心烦意乱。颔联颈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 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尾联

6、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 致。(步骤二、三)【解答思维流程】 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或句,或指出该词(该句)在表达主旨上面所起的作用。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句或该 字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字或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这一步 有时没有)v三、句子赏析例5 (2012重庆) 鹧鸪天 金王 寂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 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 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 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

7、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 其巧妙之处。(4分)【答案示例】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步骤一 )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 峰的壮阔;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 水面的窄狭。(步骤二)写景传神,意蕴丰富,表现了热爱之 情。(步骤三)【解答思维流程】v1.找准赏析的切入点,或修辞、或写景、或 含有表现力的词语等;v2.结合具体的语境,回答该句表达的意思; 指出表现手法v3.最后指出其蕴涵的哲理(意境),或表达 的情感。 例6 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 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

8、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玉花:喻雪花。(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 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答案】(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 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 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 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 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 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要点:语言特色直接与诗歌内容相关!直接扣住内容,意境!四、品味语言风格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9、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鉴赏本诗的语言特色步骤:、用术语概括,是什么风格的语言;、解释用这样 的语言写的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 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 念丈夫的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l(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 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 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例4、【2008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送鲍

10、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 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 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 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 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 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 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 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 生动 v答题步骤:v(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v(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v 拓 展 训 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

11、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 。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 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 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例2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

12、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 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 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 上回答。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 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 例4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句政:通“正” 请自选角度赏析

13、颈联。(3分) 答案要点: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 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能衬托出一只野菊的清幽高 雅,画面优美,寄意幽远。 也可从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情感 (喜爱之情)等方面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例5、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2007浙江卷)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 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 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 遂有此作。 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2)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 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 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