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0854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田弘毅罗斯福希特勒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 ) 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国 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 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 (负的经济增长率),它是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 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1.英国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 2.1857年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当时 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后1866年又发生过一 次经济危机 3.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 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 4.19731975年发生了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5.1997年从泰国开始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6.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概述1、爆发

2、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 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资本主义生产(供)与销售(需)矛盾 尖锐 A、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B、劳动人民日益贫困,购买力降低,供需矛盾扩大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2 、危机的爆发问题一: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问题二:危机首先从哪一领域开始的?标志: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华尔街股 票市场崩溃。开始领域:金融领域。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涨后暴跌,股市崩溃 。过程 :银行倒闭工商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大增农产品价格下降人民消费水平下降“ 胡 佛 村 ” 及 其 “ 村 民 ”农场主销毁

3、“过剩”的牛奶3 、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一: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 、日、 英、 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而席卷了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并且波及到殖民地 、半殖民地和不发达 国家;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 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范围特别广 材料二:从1929 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 。持续时间特别长 材料三:破坏性特别大192919291933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4 、影响国内: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国际: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A 、工人大批失业B、 各国普遍出现了群众运动,人民示威游行

4、不断C、 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A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人民生活困苦 ,经济临近崩溃B、为争夺世界市场,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要求 提高 工资 改善 劳动 条件 的美 国工 人饥饿的灾民排长队领救济粮,广告牌上是满面笑 容、西装挺拔的富人坐着豪华的小汽车;广告牌 上的文字是“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比得上美国生活方 式”,车顶上的黑字是“全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一次危机两种典型应对途径国家干 预经济建立法西 斯政权二、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国家干预经济:美国 罗斯福新政1、背景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胡佛政府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无力扭转经济颓势。根本目的:直接目的 :罗斯福以“新政”为口

5、号,1933年入主白宫 。摆脱困境,实现经济振兴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2、目的3、措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项 目具 体 内 容整顿财政 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对工业加 强计划指导通过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 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 盲目竞争。压缩产量、稳定价格,改善农业生产 环境。调整 农业政策积极推行“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稳 定社会秩序。危机中的美国为什么能避免 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实行 罗斯福新政呢 ?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的经济实力和民主政治传统 3、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经验 4、凯恩斯主义提供理

6、论依据希特勒演讲群众听希特勒演讲群众听希特勒演讲历史原因: 缺乏民主传统 旧体系的压制打击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 垄断资本家的选择1、建立原因 建立法西斯政 权德、日希特勒上台和德国在 扩军备战希特勒(18891945年)出生于奥地 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受过 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次 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希特勒一直 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 是如此)。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 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 军队,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自豪 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希特勒加入 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 希特勒逐渐控制了该党。1920年,该 党改名为民

7、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 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 。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1932 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取得德国国 家政权,1939年,挑起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总理 府地下室自杀身亡。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纳粹党旗、 军旗和党徽纳粹党于1919年成立,全称 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 人党”。“纳粹”(NAZI) 为德语“民族的”和“社 会主义的”两词缩写词的 音译,勾结统治阶级讨好军队欺骗人民纳粹党势力扩大在德国,由于失业者所占的比 例较高,失

8、望情绪更为严重,局势 也更为紧张;所有这些最终使希特 勒的成功成为可能。 美斯 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独裁建立 。 (也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2、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1932年,通过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文化领域:用纳粹党的理论钳制人们的思想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残酷地迫害犹太人3、德国法西斯的内外政策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扩军备战1935年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陆军, 重建空军,建造军舰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政治上:一党专政1933年:退出国联为躲避迫害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曾一度住过两万名 犹太人,60多

9、年前被誉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处决犹太人处决犹太人纳粹大屠杀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1933年,纳粹党公开焚 烧了2万多本书正在燃烧的德 国国会大厦正在燃烧的德 国国会大厦1933年,纳粹党公开焚 烧了2万多本书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 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对外准备侵略扩张的德国1、原因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 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日本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受到华盛顿体系的 压制,有不满情绪。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受危机打击严重,阶级矛 盾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发展,要求建立独裁 政权。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历 史 原 因现

10、实 原 因1、原因日本法西斯专 政建立的标志: 1936年,广田 弘毅上台组阁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裕仁天皇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 、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 紧扩军备战2、过程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发动“二二六”兵变 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内外政策制定了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日本军部法西 斯势力的加强军国主义化 的日本少年日本法西斯化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且利用危 机扩张势力,夺取政权都得到垄断资产阶级支持。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不满法西斯专政的本质及影响:对内独裁,对外 侵略,使欧

11、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历 史 原 因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事性,缺乏民 主传统现 实 原 因过程德:先建立法西斯政权,再扩军备战,然 后发动对外战争日:先有军队,并发动战争和政变扩大势 力,然后夺取政权特点德:自下而上的国会道路的合法夺权日:自上而下的军部法西斯的武力夺权结果德:对原有的国家政治体制作了彻底否定日:没有突破近代天皇制的框架群众 基础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日:没有群众基础思考:思考: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 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您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您认为造成这种

12、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永远地纠正我 们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我们依靠 的是旧民主秩序的 新应用。新帝国必须.用德 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 得土地,为德国人民 取得每天的面包。综合比较 :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为什么美国与 德、日会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政治上美:有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德日:带封建军事性,缺乏民主传统2.经济上美:经济实力雄厚能采取国家干预 方式缓和危机德日:经济实力较弱国民经济军事 化和对外扩张 转嫁危机3国际 关系上美:“一战” 既得利益者维护“凡尔赛 华 盛顿”体系受“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的制裁或压制冲破其 束缚领导者素质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家,改革家德日:好

13、战分子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政治危机的严重程度:德日 大大超过美国。德日比美国更具备建立法西斯的土壤:德 纳粹党羽翼丰满;日 军部成为法西斯势力的大 本营。原 因 历史传统 经济实力 凡华体系地位 领袖个人素质 矛盾激化程度 美 国 德 、日 民主传统民主传统专制传统专制传统强强弱弱相对缓和相对缓和矛盾尖锐矛盾尖锐有利地位有利地位不利地位不利地位较高较高较低较低总结归纳基本矛盾供需矛盾股市崩溃经 济 危 机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政 治 危 机美:罗斯福新政德:法西斯政权日:法西斯政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一场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两种不同做法:忙于改革应对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三种不同的态度世

14、界走向战争英国外交大臣这样描述1932年的国际形势:由于某种原因,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 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 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 、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1、大国的猜疑:2、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恐惧:3、暴政的威胁:三种不同的态度:构筑集体安全失败不能阻挡战争的扩大野心欲望的增强世界走向战争1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 度哄抬 2 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

15、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 市场萧条 3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发生后,最先受其影响并受冲击最大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英国 4日本法西斯主义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垄断资产阶级公开的恐怖专政 B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 C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 D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5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的相同条件有:( ) 经济危机影响垄断资产阶级支持 法西斯势力猖獗发动对外战争而上台 A B C DA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BACA 6.(08年全国卷一)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 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 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 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 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 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A小结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 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根据自身 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寻找出路,使 资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