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0669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发言纲要 一、把握考试内容,清楚命题特点。(考什么?怎么考) 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怎样复习?)一、把握考试内容,清楚命题特点。(一)考试说明中的相关规定 2010年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 “二、古诗文阅读: 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 。 7、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 8、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10、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 发与评价; 11、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对文本意蕴的领悟、 探究与阐释。(二)高考北京卷古典诗歌鉴赏的命题特点。历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题统计高考北京卷古典诗词鉴赏的命题特点:1、体裁样式:从未考过曲。 6首诗:2首

2、古体诗,4首近体诗(1首五 律,1首七律,2首七绝)2首词:词都是小令高考北京卷古典诗词鉴赏的命题特点 :2、题材内容:以写景抒怀类诗歌居多。 3、作品年代:宋词2首,唐诗2首,宋诗1首 ,春秋1首,东晋1首,明末清初1首。 4、命题形式:基本固定了“选择题+问答题”的 形式。问答题年年有。选择题除07年没出之 外,7年中出了9道选择题,04和05都出了 两道选择题。填空题只在07年出了1题。4、命题形式 除06、07年外,都涉及诗词的比较。 02年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 ,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焕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 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03年唐朝诗人崔护

3、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 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 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04年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 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05年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 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 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08年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 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09年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 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5、考查角度:问答题侧重考查诗歌内容的 理解,对表达技

4、巧少有涉及。选择题涉及到 了作者思想情感、诗歌内容、手法(技巧) 、意象、意境。至今没有涉及炼字、诗人形 象等的考查。 6、分值及难度:北京卷诗歌鉴赏题的分值 逐年增加,08、09年已提高到10分。其地 位与散文、文言文逐渐接近,这说明新课改 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比重增加了,这一难 度、区分度均较大的试题分值有进一步增大 的趋势。高考北京卷古典诗词鉴赏的命题特点 :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一)分阶段 (二)讲实效 (三)重反馈 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一)分阶段 第一阶段:广见识 重整体每周做一道诗歌鉴赏题,以期达到四个目的 : 1、广博见识诗歌相关内容。 2、学会整体感知诗歌

5、内容。侧重两点: (1)通解诗歌语言。 (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通解诗歌语言 1、词语的层面。有五种词语要特别注意把握: 一是反映古代礼俗风物、典章制度等的词语。“西陆”(指秋天), “寒砧”(捣衣石,也指寒秋时的捣衣声),“亭堠” (兵营岗哨),“散发”(在家闲居状) 二是具有“语码”意义的词语。“白云”象征超尘、隐逸, “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 三是“用典”的词语。“请缨”意谓自请击敌报国,“争席”表示融洽无间不拘小节 四是有陌生义的熟词。“亲射虎,看孙郎”中的“看”是“比”的意思 五是古人习用的“词藻”。秋冬的树林叫“寒林”成对的鸟叫“并禽”通解诗歌语言 2、句法层面的问题。 是主语还是

6、状语?“尘埃不见咸阳桥”;“斜风细雨不须归”;“小园香径独徘徊”;“金风玉露一相逢” 是宾语还是补语?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名词句的理解“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拆分句与复合句问题。“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解诗歌语言 3、章法层面的问题。就一般情况看,诗词的 句与句、联与联、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类型, 大体和现代汉语常见的复句类型相当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列 承接 并列 认桃|无绿叶, | 辨杏|有青枝。转折 并列 转折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一)分阶段 第一阶段:广见

7、识 重整体每周做一道诗歌鉴赏题,以期达到四个目的 : 1、广博见识诗歌相关内容。 2、学会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侧重两点: (1)通解诗歌语言。 (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人事物景情谊理趣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一)分阶段 第一阶段:广见识 重整体每周做一道诗歌鉴赏题,以期达到四个目的 : 1、广博见识诗歌相关内容。 2、学会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强化借助有效信息解读诗歌的意识。有效 信息包括题目、注释、作者、背景和试题( 特别是选项)等。诗歌题目 揭示歌咏对象(04年红梅), 揭示地点(03年江楼旧感,02年登鹳 雀楼,09年西江月黄陵庙), 揭示所记事件(06年移居), 揭示创作目的(

8、08年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 作,05年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注释的作用 (1)介绍写作背景,是在暗示诗作的主要内容和抒发的思 想感情。2008年高考北京卷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 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 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 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 持到底

9、的决心。(2)解释相关词句,是在暗示你诗句含意和本 诗的用典、意境。09年高考北京卷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 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 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 准拟:准定。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

10、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注释的作用 (3)介绍作者,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或时代背景。 (4)介绍题目的内容,暗示与答题有关的一 些内容。注释的作用07年高考北京卷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注释: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y ):车前(草名),可食。 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有:得到。 掇(du):摘取、拾取。 捋(lu):成把地握取。 袺(ji):手持衣角盛物。 (xi):把衣襟

11、掖在腰带间装物。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 现出来的?(2分) 答: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 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答: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一)分阶段 第一阶段:广见识 重整体每周做一道诗歌鉴赏题,以期达到四个目的 : 1、广博见识诗歌相关内容。 2、学会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强化借助有效信息解读诗歌的意识。有效 信息包括题目、注释、作者、背景和试题( 特别是选项)等。 4、强化解答鉴赏诗歌题的步骤4、强化解

12、答鉴赏诗歌题的步骤 (1)审读诗题 (2)通解语言 (3)概括主旨 (4)审清题意 (5)解答问题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一)分阶段第二阶段:分专题 重题型 理解层面 专题1:描述诗歌画面专题2:分析作者情感专题3:分析语言 鉴赏层面 专题4:赏析表现手法专题5:比较鉴赏专题6:阅读延伸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第二阶段:分专题 重题型理解层面,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专题1:描述诗歌画面即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画面概括地 描绘出来。答题思路:1、找出意象2、描绘画面3、概 括氛围特点4、分析思想感情。专题1:描述诗歌画面 2007年高考北京卷(原诗见前):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13、。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 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所谓“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 妇女”“采摘”“芣苢”以及主人公通过歌声表现欢快、 愉悦的心情。所谓“概括描述”,即将前面这些基本 信息整合起来,这样便构成此题答案: 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 动景象。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第二阶段:分专题 重题型理解层面,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专题2:分析作者情感 1寻找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专题2:分析作者情感

14、1寻找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例1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 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 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例203年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题。江楼旧感 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诗作表达了作者由于见 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 触发的对人的思念。二、寻找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第二阶段:分专题 重题型理解层面,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专题2:分析作者情感 1寻找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 2透过意象,分析情感意象:沉淀凝固了某种意蕴月亮月亮思乡思乡柳絮柳絮送别离

15、愁送别离愁红豆红豆男女爱情男女爱情双鲤双鲤代书信代书信采薇采薇隐居生活隐居生活折桂折桂科举及第科举及第击楫击楫报效国家、收复失地报效国家、收复失地西路秋天 西成秋收 阳月农历十月 九重京城或帝宫 松松 傲霜斗雪的典范。傲霜斗雪的典范。 竹竹 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 梅梅 品格高洁,傲然独立、品格高洁,傲然独立、意志坚强、敢为天下先等。意志坚强、敢为天下先等。 菊菊 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另外,可以通过辨析意象的色彩来鉴赏另外,可以通过辨析意象的色彩来鉴赏 诗歌。诗歌。诗歌中诗歌中意象色彩意象色彩:暖色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预示着热烈活泼、积 极向上、意气风发;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冷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