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内容翔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04128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04 大小:17.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史(内容翔实)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化学史(内容翔实)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化学史(内容翔实)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化学史(内容翔实)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化学史(内容翔实)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史(内容翔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史(内容翔实)(2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 学 史有机化学学科组郑人卫 主讲思想者 (罗丹,18801990年作 )历史是人民写的,也是人写的 ,往往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 ,在学习中自己的思考很重要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衰,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宋欧阳修新唐书书 魏徵“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 抗衡,能把轶闻旧事保藏下来; 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诫, 后世的教训。”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547年1616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 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 傅 鹰傅鹰(1902-1979):物理化学家和化 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 基人。参考书目1.化学史简明手册 袁莉等编 甘肃科学

2、技术出版社 2006年 2.化学史教程 张家治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3.中国古代化学史略 周嘉华等编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年 4.中国化学史 郭保章编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教学目的:1.了解化学知识产生、发展、繁荣的历史过程、历史条件和原因。 2.了解化学各个分支的发展历程和条件,了解未来化学发展的趋势。 3.学习科学家的科学品质,从而提高个人的化学素养和科研精神。 成绩考核 :写小论文(2000字),要求查阅文献资料,对所选 题目有自己的观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 密,语言流畅。(论论文中心主题题可以是人物、事件、 事物、学科及感想)。第一章 绪 论什么是化学史

3、?科学史:科学和技术从产生到发展的史实,是自然科学和应用 科学的历史。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 ,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化学史不是纯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相互交叉的 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化学史也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 ,从纵的方向上,阐述从化学的萌芽开始,怎样发展为现代化 学的历史过程,即化学怎样产生、发展和繁荣起来的全过程的 系统阐述。学习化学史的必要性掌握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系统历史知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 。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可以正确处理化学中实验与理论二者的 辩证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承、不可偏废的。学习化学史,

4、有利于提高化学者的独立工作能力,把学过的化学 知识连贯起来,通盘考虑、分析比较、寻求方法、找出规律。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培养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培养为化学事业献身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培养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 豪感、自信心。“化学”一词的由来 “化学” (汉语)一词最早出现于1856年英国传教士韦廉 臣(Alexander Williamson 18291890)编的格物 探源,是英语“Chemistry”一词的意译。 “chemistry”(英语)来源于拉丁语“alchemy”,后者 来源于阿拉伯语“al-kimiya”。“al-kimiya”的来

5、源有 两种说法。 1. “alchemy”源于古埃及(普遍说法)。2. “al-Kimiya” 源于中国,由中国金丹术衍生 (印度学者马迪哈桑1951年提出 )。阿拉伯语al-klmiya的原意是炼金术,而阿拉伯的炼金术是由 中国传去的。在中国炼丹家中,“还丹”和“金液”是主要 的探讨对象,而“金液”在华南的福建方言中读音是“钦牙 ”(kimya),阿拉伯人与中国发生接触的地区正是福建。al- 是阿拉伯语的冠词,al-kimiya看作是“金液学”。事实上, 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的确是指一种能使其他物质成金的液体 ,即由哲人石得到的制剂。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 化学”一词倒是由我国传出,后来

6、又辗转传入我国,为出口 “转”内销。但这一出一入之间化学经历了由炼金术到近代 化学的巨大变化。“化学”一词,在19世纪70年代由我国传 入日本,取代了他们原来的音译名词“舍密”(德语chemie 的音译)。化学发展的几个主要时期: 1.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在实践经验 的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一些化学工艺(如制陶、冶炼金 属、酿酒、丝麻织物染色等),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 化学的萌芽时期。2.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 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 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而后

7、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虽然炼丹家、 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 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 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 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炼丹术和 点金术的失败,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 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 了丰富的素材。3.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 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 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

8、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 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理论尽管是 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 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 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 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 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 维的基础。这一时期,不仅从科学实践上,还从思想上为近代化 学的发展做了准备。4.定量化学时期: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

9、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科学家 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 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 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 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科学相互渗透时期: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 20世纪初,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涌现,促进 了溶液理论、物质结构、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论 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 多未决的问题,物理化

10、学、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同时,化 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蛋白质、 酶等结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化学史的另一种分期:古代化学时期:从化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中期近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现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古代化学时期的主要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中 心:中国、埃及。中国在17世纪前的科学文化成就占世界近75 ,许多发明创造被世界所公认,在世界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美)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世界上有古无今的文化很多,有 今无古的文化也很多,而有古有今的文化很少。像中国这样波 澜壮阔的文化

11、传统简直是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近代化学时期,历时约两个半世纪。发展中心:欧洲。它有以下特点:1. 在积累实验事实和经验的基础上,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建立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基础 分支学科。2. 在应用方面,兴起了化学工业。到19世纪,化学进入了繁荣 昌盛时期成为科学整体发展的带头学科。形成近代化学特点的主要原因:1. 16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后在欧洲一些主要国家 取得胜利,生产力得到发展,手工操作被机器生产所代替。各 工业部门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化学学科的成熟。2. 化学家的作用比以往突出。在欧洲工业革命取得胜利的同时 ,许多科学家强调发展实验自然科学,主

12、张通过科学实验追求 真理。这一思想观点上的转变,对于化学的发展,起了重大推 动作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化学家。3. 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化学专门教育的作用在化学史上逐渐 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对于培养大批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学人才 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对于培养杰出的化学家也起着必不可少的 作用。现代化学时期主要特点: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从描述发展到推理,从定性发展到定量, 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发展中心:美国1. 古代化学的特点是?古代、近代和现代化学中心?2我国化学家傅鹰关于化学史的名言是 ?3我国著名的化学史家有哪些?至少列举三位。思考题:第二章 古代化学发展时期古代,化学没有具体的研究对象,因而科学

13、的化学也不存在, 化学只以知识的形态积累着。它是化学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化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原始实用化学,是一些具体工艺中的化学知识,如陶瓷、冶金等。二、原始的化学物质观,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本原、构成及其变化的认识。三、金丹术,它是古代化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四、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在从金丹术到科学化学的转变中起了桥梁作用。古代时期,化学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知识的积累零散得很,严格的化学 概念未能建立,更谈不上严格的化学理论了。考察古代化学萌发生长过程, 可使人们懂得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某些规律。一、原始实用化学1. 人类第一个化学发现-火的利用和掌握(化学史的发端)森林大火火山喷

14、发火能带来巨大灾难,也能带来光明和温暖,火可以驱走野 兽,烧烤食物后的食物更加可口并可促进智力发展,减少 疾病,延长寿命。人类的祖先正是从对火的俱怕之中,逐 步认识和利用了火。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火?考古发现我国早期人类遗址都有火的遗迹。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前。出土大量炭屑和烧骨。云南元谋猿人用火遗迹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年。也发现用火遗迹。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陕西蓝田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距今4050万年。不但已普遍用火,而 且已经掌握了保存火种的方法。北京人群居洞穴之中有数米深 的灰烬,其中还有被烧过的兽骨和石块,这表明北京人已有意 识地利用火取暖和烧熟食物。北京人用火示意

15、图出土的鱼化石和豹骨架取火的方法:摩擦生火: 庄子 外物篇“木与木相摩则然(燃)”钻木取火:在我国古代沿用很久,从先秦到魏晋,该法是最普通的取火 方法。这种取火的方法在埃及、巴比伦、印度都有记载。直 到解放前我国海南岛的黎族和云南的侗族仍用钻木取火。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襙恶臭,而伤害腹胃,民 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襙,而民悦之。” 圣人(燧人氏)锯法取火: 与钻木法一样古老,这是利用竹木相锯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生火 ,传说的伏羲氏“错木生火”即为此法。此法自战国以来也广为 流传。解放前,云南侗族和苦聪族都曾用锯法取火。铜镜取火:进入青铜器时代(汉代)之后,我国先民又

16、利用青铜铸凹镜 ,聚日光以生火,这种铜镜又称“阳燧”、“夫燧”。周礼秋官司烜:“司烜氏掌以夫隧取明火于日。” (晋)崔豹古今注:“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向日则火生, 以艾承之则得火也。”西汉淮南王刘安 淮南万毕术:“削冰令回,举以向阳,以 艾承其影则火生。”淮南万毕术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是我国古代有关物理、化学的 重要文献。 火镰取火: 宋元时代以后,火柴发明之前普遍采用。铁器时代的产物采用两块黄铁矿石相击或黄铁矿石与火石相击,产生的火花 火镰击石法对火镰材料有一定的要求。即必须用高碳钢制成的火镰石才能 生火。皮革制作的口袋下面镶上一片铁镰,口袋内装火绒、火石。需要时,取 出火石和一些火绒,火绒放在火石下面,用铁镰敲击火石,敲击产生的 火星落在纤细的火绒上,引燃火绒,再扩大火绒的燃烧,取火的目的就 完成了。安全火柴: 约1830年英国人发明火柴盒的侧面涂有红磷(发火剂),三硫化二锑 (Sb2S3,易燃物)和玻璃粉;火柴头上一般是 KClO3、MnO2(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