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专科细则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2979 上传时间:2017-03-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科医学专科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科医学专科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科医学专科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科医学专科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科医学专科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科医学专科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医学专科细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1 页 2006 年版全科医学专科细则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正式建立于 20 世纪60 年代,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 预 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的各类健康问题/疾病。经过该专业培训 出来的全科医生主要工作在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养时间为 3 年。一、培养目标通过全科专科医师教育,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

2、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 性、 连续 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二、培养方法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 临床科室轮转、社区 实习。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 3 个月;采取集中授 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 26 个月。在轮转期间,学 员参加“ 临床培训基地”中的主要临床三级科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管理制度依照临 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此外,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 讨

3、会与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同时每月安排 1 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全科医疗诊所实习时间为 7 个月。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教学基地指定专门教师实行一对一带教。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2 页 2006 年版表 1 全科专科医师培养的内容及时间分配内容 时间 具体课程 时间分配第 1 年:理论课学习64 学时, 其中40 学时自学全科医学概论 88 学时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24 学时临床科室轮转(必修) 11 个月 内科(共 12 个月) 11 个月第 2

4、 年:理论课学习1 个月(可分散上课)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 118 学时(其中 46 学时自学)康复医学 40 学时临床科室轮转(必修) 11 个月 临床心理咨询 24 学时内科 1 个月急诊科 2 个月儿科 2 个月外科 2 个月妇产科 1 个月传染科 1 个月精神科 1 个月康复科 1 个月第 3 年:理论课学习1 个月(集中上课)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52 学时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6 学时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40 学时临床科室轮转(必修) 2 个月 眼科 月耳鼻喉科 月皮肤科 1 个月临床科室选修 2 个月 可选修科室包括:影象科、口腔科、中医科,月,最多为 1 个月社区全科医

5、疗诊所实习 7 个月 * 完成细则要求* 完成毕业论文7 个月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3 页 2006 年版注:每个月按 22 天计算;理论课 学时按每天 6 学时计算三、培养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理论课学习(3 个月)本部分学习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详见总则)和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全科医学相关理 论学习的主要课程及学时分配本详见下表。各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及要求分述如下。全科医学相关理论课程及学时分配序号 课 程 时间(学 时)1 全科医学概论 882 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243 康复医学 404 临床心理咨询 125 社区预防保健 366 实

6、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527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68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40合 计 308(一)全科/家庭医学概论1了解我国卫生改革的任务与目标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2掌握全科/家庭医学发展的 时代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 则,包括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观的理论,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 师 、三级预防等概念,全科医疗的各项基本原则;掌握全科医学对个人、家庭和社区进行综合性、连续性、 协调性一体化照顾的理论。熟悉全科医师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全科医师的历史起源、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全科医学发展,我国 发展全科医学的必然性、迫切性、特点与可行

7、途径。3掌握全科医疗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全科医师的临床思维方式和诊疗策略。掌握生命周期保健和临 床预防的原则。熟悉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病人管理与教育。了解生物医学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全科医疗中的成本效益原则及其与医疗保险的接轨。4掌握家庭的定义、结构与功能、家庭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家庭周期理论、家系图的编制与家庭结构的分析。熟悉家庭资源、家庭压力事件、家庭照 顾的原则及保健的方法。了解家庭系统理 论以及家庭功能评估。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4 页 2006 年版5掌握社区的定义及其要素、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社区 卫生服务的内容和特

8、征;掌握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社区卫生问题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步骤。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的作用及全科医师在其中的角色;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了解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6掌握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包括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 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掌握周期性健康检查的原则。7熟悉全科医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 态度。了解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培 训特点以及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原则与方法。8熟悉全科医学的健康档案(病历)书写和使用。熟悉慢性病人的能状态量表应用。了解基 层医疗 国际分类(原则和应用。(二)及调整

9、医患关系的主要方法,全科医疗中伦理学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在全科医学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现代社会中健康责任与卫生政策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师对患者照顾所涉及的伦理学决策问题。(三)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服务对象、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作任务, 组织机构,社区康复与专门机构康复的关系;熟悉社区康复的模式、工作程序与制度、社区康复工作及人员的职责。法和含义。及我国的五类残疾分类。类和内容。熟悉物理 疗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社区常用物理疗法的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用心理治疗方法和运用范围。行器、矫形器、假肢、自助具的种类、作用、适应范围及使用方法的基本知识。卫生

10、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5 页 2006 四)临床心理咨询1掌握社区常见心理问题的临床特征。2熟悉社区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方法与咨询技术。(五)握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评价、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了解监测在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熟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要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涵;掌握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的膳食指导原则;掌握社区居民营养监测方法。熟悉能量、六大 营养素及五大类食物内容;熟悉社区营养干预、检测与评价。了解社区实用营养调查方法。康心理、健康行为的概念;掌握人生三阶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原则与内容;掌握人类

11、不良行为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病人管理与教育的原则。熟悉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 实施、评价、 实施对象及实施场所。要影响因素及预防要点;了解残疾的种类及其特点、主要致残因素及其分类以及残疾预防要点;了解住宅、饮水、空气 卫生与健康及安全;了解环境与健康、劳动卫生等。(六)少掌握一种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悉常用统计图表的编制。本概念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掌握疾病筛检的原则和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社区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解其他流行病学方法。七)握科研论文的格式与内容要求。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6 页 2006 年版(八)社区卫生服务管理1. 掌握社

12、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性质、任务、基本知 识和基本概念;掌握社区中人、财、物、资料、信息和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质量评价指标和管理原则;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结构及其环境,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第二部分医院科室轮转(26 个月)全科专科医师临床科室及时间安排表科 室 时 间 科 室 时 间内科 12 个月(包括老年病、皮肤科 1 个月儿科 2 个月 眼 科 月精神科 1 个月 耳鼻咽喉科 月急诊科 2 个月 康复科 1 个月传染科 1 个月 选修 2 个月外科 2 个月妇产科 1 个月(一)内科(12 个月)1、轮转目的: 通过轮转使全科医师打好内

13、科临床工作基础。在内科轮转中,要求能准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要求细则如下:(1)症状学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技能和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腹痛、腹泻、头晕 、昏迷、 贫血、呕吐、黄疸、血尿、便血、咯血、腰背痛、水肿、抽搐、咳嗽、疲乏、消瘦、肥胖、便秘等。(2)心脑血管系 统高血压(10 例)掌握:正常人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型;原 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分级;缓进型、急进型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原则与康复;高血压所致头晕的特征及头晕的鉴别诊断。熟悉:药疗进展动态。冠心病(5 例)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7 页 2006 年版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院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及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胸痛的鉴别诊断,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