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96069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4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中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中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年级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打好基础 平稳过渡 促进发展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年级段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王向东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状况的 扫描(一)理念上有所更新有所进步由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化; 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由肢解割裂向综合学习转化; 由封闭学习向开放学习转化。(二)课堂实践有所变化强调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的多了;师生平等对话自主合作学习的多了;开发学习资源利用现代手段的多了;拓宽学习领域加强学科联系的多了。(三)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 第一,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拳 绣腿多,花里胡哨多。课堂上不抠词抠句, 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脱离文本的议论纷 纷太多,自由思考、诵读

2、的时间太少。 第二,杂。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张扬人文 性。主要表现是: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文 本的思想内容,问题繁杂;各种非语文现象 、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与语文本身没有 多大的关系。 第三,偏。对“课标”理解偏颇,轻视基础 知识的传授,把讲解、讲授等基本的教学方 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对立 起来。偏,还反映在弱化教师职能,不敢严 格要求学生。 敢问路在何方平平淡淡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教语文 轻轻松松教语文 平平淡淡教语文 平淡即平实淡雅,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 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色、原汁、原 味,是本色语文、本体语文、本真语文。 平淡为真。返于自然,归于

3、纯净。教师持这种 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与文本、与学生 进行平等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及学生进行真诚 交流。不讲奢糜,不求浮华。 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 淡之中,有时也会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 神来之笔;有时也会峰回路转,有曲径通幽, 有柳暗花明。 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重任务、拔高要求, 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 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身”,化繁为简, 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念 好“识、写、读、背、说、作、习”“七字经”,强 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 四项

4、要求。 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 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 易行,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扎扎实实教语文 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 。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 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 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 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 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要环环相扣,步 步为营,遇有错误要及时矫正,遇有遗漏要随时填 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 掘利用。语文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有时需要回

5、旋 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捻” ,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 轻轻松松教语文 就语文教学而言,要求太高,任务太多,问题满满 的,作业多多的,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 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 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 无拘无束地放言高论,尽情地表露他们的喜、怒、 哀、乐,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感悟、独特的 理解和独特的体验。其次要留下空白,留有弹性, 做到伸缩自如、进退有节、开合有度。 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 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 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 高效率地学习。 中年级段语文教

6、材教学的思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突出三性主体 性、实践性、整合性。 思维方法:减法思维,多元视野。 体例更新:两根柱子一条龙;课文图画更好地 帮助阅读。 课型独创:习惯、拼音、识字、阅读、习作、 练习阅 读 教 学第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什么是“阅读教学”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 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有哪些对话主体学生: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 者。文本:第一认识对象与对话伙伴 ;基本学习资源;优秀言语范型。主要对话方式与文本对话自主阅读;与伙伴对话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导读点拨。“课标”要求一:突出了四个重点学 习项目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 思

7、;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 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 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 语 、精彩句段 。(一)关于对词句理解的要求第一学段是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 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是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 用”。(二)关于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体会课 文思想感情的要求内容把握要求第二学段要求“能初 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叙事性作品 的大意”把握内容 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要求第一学段是要求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 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是要求学生从“表象”层面对课

8、文思想 感情进行把握。突出了一个基本思想:就是第一学段的阅 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阅 读兴趣,通过阅读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 第二学段是要求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 思想感情”,“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 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一学段是要求学生从“作品”的“意 蕴” 层面“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 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 基础上,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 乐”,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 的情怀。 (三)关于默读教学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 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 知文章大意。所谓“初步学会”,就是要基本

9、掌握默 读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默读的能力,不但 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而且要提高阅 读速度,“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四)关于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 彩句段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 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 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阅读和生 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是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 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 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则比较规范和广泛, 并且要求具有目的性和自主性。

10、“课标”要求二:其他方 面的要求(一)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第一学段是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使用普通话 朗读课文,教师要适当加大“教”的比重,重 点在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上下功夫。第二学段学生的普通话已比较流利,教师 要适当放手,逐步加大“用”的比例,引导学 生在读中“用”,在“用”中学,努力做到以 用促读,以用促学,既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朗 读基本功,又要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进一 步地提高。(二)关于阅读习惯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 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 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 总量不

11、少于40万字。”其区别是:第一学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护 图书的习惯”,主要增强学生对图书的兴趣与情 感,初步培养学生“好读书”的习惯;第二学段重在培养学生“读书看报”和“收藏 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的习惯,主要解决学生 “会读书”、 “读好书”和“有书读”的问题;为落 实“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 的书”奠定基础。 (三)关于识字量的要求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1000个, 而且均是随课文识字,这就意味着识字在阅 读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小学中年级的阅读课应注重识字任务的 落实,忽视识字教学的阅读课不是中年级的 阅读课。第二部分第二学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 一、充分体现

12、国家的意志,追求多维的 精神营养,选文品位高。语文课程标准在新修订版“前言”第 二段中,增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 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 纲要中,就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了明确的强 调:一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二是“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三是“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一)关于爱国主义教育1、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2、歌颂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特别是改革 开放以来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歌颂社会主 义新生活。3、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维护民族团结和 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13、整。4、传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 。 (二)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1、颂扬公而忘私、心系人民、以身报国情操 。2、表现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精神。3、赞扬诚实笃信、敬业乐群品德。4、倡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作风。5、歌颂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英勇抗争精神 。6、进行孝亲敬友、珍爱情感教育。 (三)关于创新精神教育1、引领学生走出国门,了解世界。2、进行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教育。3、加强爱科学、爱学习教育。4、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因课设练(一)三维整合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特别 是通过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既获 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

14、的能力,又 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 学习的方法, 并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 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等。(二)统筹安排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 段”的练习,涉及背诵的篇目均占全册课文 总数的50%以上。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习,在第二学段 的四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均占课文总数 的50%左右。(三)因课设练把握内容1、从题入手2、从事入手3、从物入手4、从景入手5、从情入手(四)多次重复 先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比较一组句子,说说带点词语的用法;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词句的意思;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特殊句

15、式的认识和比较;理解特殊用法的词语;先读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五)螺旋上升四年级的课后练习与三年级相比较,有 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一是由把握重点段落的内容上升为把握 篇章的内容; 二是由把握事件的简单发展过程上升为 把握事件的复杂发展过程;三是由把握童话体裁文章的中心上升为 把握说明文章的中心; 四是增加了两项新的练习内容:第一, 感悟文章的结构和写法。第二,想象文章的 空白,进行扩写练习。第三部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建议 一、突出小学中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特点,扎 扎实实地落实好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1、联系上下文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 思的最重要的手段(1)边读边想

16、(2)前后联系(3)归类组合 小稻秧脱险记其特点是以句(文)解词(句)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 思的基础(1)学文明法 学会查无字词典(2)激活生活积累,实现相似匹配叶子(3)学用结合,用中理解造句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 意思的重要工具(二)抓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1)抓课题 小稻秧 掌声(2)抓中心句 北大荒的秋天(3)抓中心词 拉萨的天空2、抓住动情点,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 掌声 (三)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 读习惯1、要整合教学环节2、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读书时间3、要注重培养学生潜心会文、不动笔 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四)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 、精 彩句段”的学习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3、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