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8390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 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 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 科技和教育)。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 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 技术)。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 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 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2.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

2、957年)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成就(1)大力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2)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 (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 备的建设人才新中国前新中国前17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高等高等 学校学校43443419471947年的年的 1.11.1倍倍67.467.4万人万人19471947年的年的3.33.3 倍倍中等中等 学校学校809938099319491949年的年的 14.114.1倍倍14321432万人万人19461946年的年的6.96.9 倍倍小小 学学1681016810 0

3、00019491949年的年的 4.94.9倍倍11626.911626.9 万人万人19461946年的年的3.93.9 倍倍比旧中国最比旧中国最 多时增长多时增长19651965年年 在校生在校生比旧中国最比旧中国最 多时增长多时增长19651965年年 学校数学校数新中国的教育 事业取得什么 成就?为什么 ?答: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较大发展主 要表现在: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 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 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 人才。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 教育方针。新中国教育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学思之窗田头识字学习偏远贫因地区

4、的小学世界扫盲游行大会落后地区的教育建国初 北京师范大学的开学典礼1、表现: (1)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66年,废止高考制度。 (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 2、影响:1.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2.民族文化素质下降3、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example“北大” 红卫兵 批判校 长陆平 等“反动 学术权 威”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 70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工工 农兵学员农兵学员”。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

5、盲人数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 于停滞状态。1962年 1982年 1999年 2000年1 1、重归正轨:、重归正轨: 肯定、整顿、肯定、整顿、恢复恢复、组织、倡导、组织、倡导2 2、蓬勃发展:、蓬勃发展:科教兴国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三个面向”指导方针指导方针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加快教育改革加快教育改革“211211工程工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 的力度的力度成就成就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 了 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 和教育部门负

6、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 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 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西藏拉萨大学培养的硕士生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 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 进教育创新”(2002年9月8 日)李岚清作关于“科教兴国”战 略的报告(1998年6月)3.坚持“三个面向”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安徽省金寨希望小学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希望小学。1991年10月,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仕仁村小学成为我国 第一批、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次年6月,邓小平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 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而该校则成为这笔捐

7、款的接受点,25名失学儿童得到 了小平同志的捐助,得以重返校园。如今,这25名受益儿童已有4人大学毕业走上了 工作岗位,另有11人正在读大学。 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 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 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 希望工程实施后,适龄儿童能上学读书民办教育新闻:明年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新闻:明年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 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当前的高考考场步入考场望子成龙的父母1、尊重知识,尊

8、重人才 的新风气出现;2、读书能改变命运自己的、国家的。 考生家长们考生家长们 为什么这么重为什么这么重 视高考呢?视高考呢?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蓬勃发展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提出“七二一工人大 学”的创办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完善教育立法邓小平提出教育 的“三个面向” A.

9、B. C. D.(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提出的战略是 A.科教兴国 B.教育革命 C.三个面向 D.信息高速公路( D )(A)( B )n(二)问答题n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 ”战略?n答案提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 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教育 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 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 女开门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 育(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 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提出的战略是 A.科教兴国 B.教育革命 C.三个面向 D.信息高速公路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 现为 “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提 出“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创办实行九年 义务教育完善教育立法邓小平提出教 育的“三个面向” A. B. C. D.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 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 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