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28379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研究及工程应用关键词:粉煤灰处理关键词:粉煤灰处理 采油废水采油废水 浸出毒性浸出毒性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石油开采的中后期,采油废水外排量也越来 越大,采油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 经济而有效的去除外排采油废水中的污染物是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 结合粉煤灰呈碱性且具有吸附作用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粉煤灰对采油废水进行 预处理,以有效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基础,并实现废物综 合利用。 本文对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的动力学

2、进行了研究,摸清了粉煤灰处 理采油废水的机理。通过实验室内摇床吸附试验和现场机械搅拌试验对粉煤灰 吸附采油废水中石油类、COO、挥发酚、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及其去除效果 进行了研究,绘制了粉煤灰对采油废水中 COD、石油类、挥发酚和氨氮的吸附 等温线,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了微生物被粉煤灰吸附的有机物 的降解作用及微生物在贮灰层中分布规律,为现场试验方案和操作参数的确定 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研究、试验,确定了灰水比、搅拌时间、搅拌强度、PH 值等实现粉煤灰最大处理能力的较优工况参数为:粉煤灰先与冲灰水混合再与 采油废水混合,粉煤灰(g):冲灰水(mL):采油废水(mL)为 1:20

3、:50,搅拌 15min,200r/min,原水 pH 值不调,此条件下,粉煤灰对采油废水中石油类、 COD、挥发酚去除率分别为 80、20和 10。对石油类和 COD 的吸附量为 091mg/g 和 1.34mg/g。实验研究表明:随着采油废水的增加,胜利电厂粉煤 灰对 COD 的最大吸附量为 10.1mg/g,对石油类的最大吸附量为 1.4 mg/g。 实验表明,粉煤灰直接与采油废水混合时,粉煤灰吸附去除采油废水 COD 较佳 的操作参数为:灰(g)水(mL)比为 1:30,PH 值为 10,温度为 35,振摇 48h,120r/min;COD 平均吸附量为 1.0mg/g,COD 去除率

4、达 40;由于粉煤灰 和采油废水均为多组分体系,在固液界面发生多种吸附作用,导致 COD 吸附等 温线呈跳跃状;粉煤灰先与冲灰水混合再与采油废水混合处理采油废水的效果 好于粉煤灰直接与采油废水混合。 根据实验结果,对“粉煤灰+氧化塘”处 理现河采油废水工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改进,使处理负荷由 10000m3/d 增加到 22000m3/d,一年的运行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工程运行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研究表明,本工程采取了防渗措施后,工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土壤 的盐渍化状况,工程运行对其周围地下水有一定影响,但对其周围地表水环

5、境 影响不大。 通过对处理采油废水后的粉煤灰的性质进行监测分析表明,采油 废水对粉煤灰的浸出毒性和再利用途径均没有影响。处理采油废水后的粉煤灰 在贮灰场堆放沥水后,可作为“粉煤灰烧结空心砌块” 、 “掺少量普通水泥的粉 煤灰空心砌块” 、 “回填工程”和“筑路工程”的原材料进行再利用。正文内容正文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石油开采的中后期,采油废水外排量也越来越 大,采油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经 济而有效的去除外排采油废水中的污染物是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结 合粉煤灰呈碱性且具有吸附作用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粉煤灰对采油废水进行预 处理,以有效去除其中的

6、污染物,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基础,并实现废物综合 利用。 本文对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摸清了粉煤灰处理 采油废水的机理。通过实验室内摇床吸附试验和现场机械搅拌试验对粉煤灰吸 附采油废水中石油类、COO、挥发酚、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及其去除效果进 行了研究,绘制了粉煤灰对采油废水中 COD、石油类、挥发酚和氨氮的吸附等 温线,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了微生物被粉煤灰吸附的有机物的 降解作用及微生物在贮灰层中分布规律,为现场试验方案和操作参数的确定提 供依据。 本文通过研究、试验,确定了灰水比、搅拌时间、搅拌强度、PH 值等实现粉煤灰最大处理能力的较优工况参数为:粉煤灰先与

7、冲灰水混合再与 采油废水混合,粉煤灰(g):冲灰水(mL):采油废水(mL)为 1:20:50,搅拌 15min,200r/min,原水 pH 值不调,此条件下,粉煤灰对采油废水中石油类、 COD、挥发酚去除率分别为 80、20和 10。对石油类和 COD 的吸附量为 091mg/g 和 1.34mg/g。实验研究表明:随着采油废水的增加,胜利电厂粉煤 灰对 COD 的最大吸附量为 10.1mg/g,对石油类的最大吸附量为 1.4 mg/g。 实验表明,粉煤灰直接与采油废水混合时,粉煤灰吸附去除采油废水 COD 较佳 的操作参数为:灰(g)水(mL)比为 1:30,PH 值为 10,温度为 3

8、5,振摇 48h,120r/min;COD 平均吸附量为 1.0mg/g,COD 去除率达 40;由于粉煤灰 和采油废水均为多组分体系,在固液界面发生多种吸附作用,导致 COD 吸附等 温线呈跳跃状;粉煤灰先与冲灰水混合再与采油废水混合处理采油废水的效果 好于粉煤灰直接与采油废水混合。 根据实验结果,对“粉煤灰+氧化塘”处 理现河采油废水工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改进,使处理负荷由 10000m3/d 增加到 22000m3/d,一年的运行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工程运行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研究表明,本工程采取了防渗措施后,工程运行在一定

9、程度上减轻了当地土壤 的盐渍化状况,工程运行对其周围地下水有一定影响,但对其周围地表水环境 影响不大。 通过对处理采油废水后的粉煤灰的性质进行监测分析表明,采油 废水对粉煤灰的浸出毒性和再利用途径均没有影响。处理采油废水后的粉煤灰 在贮灰场堆放沥水后,可作为“粉煤灰烧结空心砌块” 、 “掺少量普通水泥的粉 煤灰空心砌块” 、 “回填工程”和“筑路工程”的原材料进行再利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石油开采的中后期,采油废水外排量也越来越大, 采油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经济而 有效的去除外排采油废水中的污染物是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粉 煤灰呈碱性且具

10、有吸附作用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粉煤灰对采油废水进行预处理, 以有效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基础,并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本文对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摸清了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 的机理。通过实验室内摇床吸附试验和现场机械搅拌试验对粉煤灰吸附采油废 水中石油类、COO、挥发酚、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及其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 绘制了粉煤灰对采油废水中 COD、石油类、挥发酚和氨氮的吸附等温线,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了微生物被粉煤灰吸附的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及 微生物在贮灰层中分布规律,为现场试验方案和操作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研究、试验,确定了灰水比、搅拌时间、搅

11、拌强度、PH 值等实现粉煤 灰最大处理能力的较优工况参数为:粉煤灰先与冲灰水混合再与采油废水混合, 粉煤灰(g):冲灰水(mL):采油废水(mL)为 1:20:50,搅拌 15min,200r/min,原水 pH 值不调,此条件下,粉煤灰对采油废水中石油类、 COD、挥发酚去除率分别为 80、20和 10。对石油类和 COD 的吸附量为 091mg/g 和 1.34mg/g。实验研究表明:随着采油废水的增加,胜利电厂粉煤 灰对 COD 的最大吸附量为 10.1mg/g,对石油类的最大吸附量为 1.4 mg/g。 实验表明,粉煤灰直接与采油废水混合时,粉煤灰吸附去除采油废水 COD 较佳 的操作

12、参数为:灰(g)水(mL)比为 1:30,PH 值为 10,温度为 35,振摇 48h,120r/min;COD 平均吸附量为 1.0mg/g,COD 去除率达 40;由于粉煤灰 和采油废水均为多组分体系,在固液界面发生多种吸附作用,导致 COD 吸附等 温线呈跳跃状;粉煤灰先与冲灰水混合再与采油废水混合处理采油废水的效果 好于粉煤灰直接与采油废水混合。 根据实验结果,对“粉煤灰+氧化塘”处 理现河采油废水工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改进,使处理负荷由 10000m3/d 增加到 22000m3/d,一年的运行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工程运行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

13、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研究表明,本工程采取了防渗措施后,工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土壤 的盐渍化状况,工程运行对其周围地下水有一定影响,但对其周围地表水环境 影响不大。 通过对处理采油废水后的粉煤灰的性质进行监测分析表明,采油 废水对粉煤灰的浸出毒性和再利用途径均没有影响。处理采油废水后的粉煤灰 在贮灰场堆放沥水后,可作为“粉煤灰烧结空心砌块” 、 “掺少量普通水泥的粉 煤灰空心砌块” 、 “回填工程”和“筑路工程”的原材料进行再利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石油开采的中后期,采油废水外排量也越来越大, 采油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经济而 有效的去除外排

14、采油废水中的污染物是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粉 煤灰呈碱性且具有吸附作用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粉煤灰对采油废水进行预处理, 以有效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基础,并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本文对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摸清了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 的机理。通过实验室内摇床吸附试验和现场机械搅拌试验对粉煤灰吸附采油废 水中石油类、COO、挥发酚、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及其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 绘制了粉煤灰对采油废水中 COD、石油类、挥发酚和氨氮的吸附等温线,并对 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了微生物被粉煤灰吸附的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及 微生物在贮灰层中分布规律,为现场试验方案和

15、操作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研究、试验,确定了灰水比、搅拌时间、搅拌强度、PH 值等实现粉煤 灰最大处理能力的较优工况参数为:粉煤灰先与冲灰水混合再与采油废水混合, 粉煤灰(g):冲灰水(mL):采油废水(mL)为 1:20:50,搅拌 15min,200r/min,原水 pH 值不调,此条件下,粉煤灰对采油废水中石油类、 COD、挥发酚去除率分别为 80、20和 10。对石油类和 COD 的吸附量为 091mg/g 和 1.34mg/g。实验研究表明:随着采油废水的增加,胜利电厂粉煤 灰对 COD 的最大吸附量为 10.1mg/g,对石油类的最大吸附量为 1.4 mg/g。 实验表明,

16、粉煤灰直接与采油废水混合时,粉煤灰吸附去除采油废水 COD 较佳 的操作参数为:灰(g)水(mL)比为 1:30,PH 值为 10,温度为 35,振摇48h,120r/min;COD 平均吸附量为 1.0mg/g,COD 去除率达 40;由于粉煤灰 和采油废水均为多组分体系,在固液界面发生多种吸附作用,导致 COD 吸附等 温线呈跳跃状;粉煤灰先与冲灰水混合再与采油废水混合处理采油废水的效果 好于粉煤灰直接与采油废水混合。 根据实验结果,对“粉煤灰+氧化塘”处 理现河采油废水工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改进,使处理负荷由 10000m3/d 增加到 22000m3/d,一年的运行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工程运行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研究表明,本工程采取了防渗措施后,工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土壤 的盐渍化状况,工程运行对其周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