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8368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8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4课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考点自清1.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 或力的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能简简化成质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视 为为 共点力平衡状态态物体处处于 状态态或 状 态态,叫做平衡状态态.(该该状态态下物体的加 速度为为零)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 为为零,即F合= 或同一点 延长线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02.平衡条件的推论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 ,方向 ,为一对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 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 、方向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

2、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 大小 ,方向 .相等相反平衡力合力相等相反合力相等相反名师点拨在进进行一些平衡类问题类问题 的定性分析时时,采用共点力平衡的相关推论论,可以使问题简问题简 化.热点一 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平衡类问题不仅仅涉及力学内容,在电磁学中常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平衡,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平衡,但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1.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1)明确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2)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3)受力分析(规范画出受力示意图);热点聚焦(4)建立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及数学解析法);(5)

3、求解或讨论(解的结果及物理意义).2.求解平衡问题的常用规律(1)相似三角形法:通过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求未知力.对解斜三角形的情况更显优越性.(2)拉密原理:三个共点力平衡时,每个力与另外两个力夹角的正弦之比均相等,这个结论叫拉密原理.表达式为:F1/sin =F2/sin =F3/sin (其中为F2与F3的夹角,为F1与F3的夹角,为F1与F2的夹角).(3)三力汇交原理:物体在同一个平面内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若这三个力不平行,则这三个力必共点,这就是三力汇交原理.(4)矢量三角形法: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平衡时,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

4、形,即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由此求得未知力.热点二 一般平衡问题的解答策略1.整体法与隔离法要解决物体平衡问题,首先要能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常用两种方法:一是隔离法,二是整体法.我们可以把具有相同运动状态且又具有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当研究整体受外界作用力时可以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而涉及内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时则需采取隔离法.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变,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2.平衡法与正交分解法(1)平衡法这是研究平衡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它以二力平衡 为基础,重点研究三力平衡问题.根据分矢量与合 矢量的等效性以及平衡力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

5、这 样的结论:如果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处于平衡状 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是一对平 衡力.(2)正交分解法所谓正交分解就是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共点力都 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正交)的坐标轴上,这样就可 以在两个轴上进行力的合成了,所以正交分解法的 实质仍然是将矢量运算最终转化为代数运算.下面是应用正交分解法的基本步骤: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应首先满足使尽 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这样可以使需要分解的力少 一些;然后尽量使x轴正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将没能落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分别求出两个轴上的合外力,方法与一条直线上共点 力的运算方法相同.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

6、两个轴上的动力学方程,对平衡问题也可以应用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求解.特别提示正交分解法在后面动动力学的复习习中还还要应应用到,而且 动动力学问题问题 中需要分解的矢量不一定是力,也可能需 要分解速度和加速度,这这要视视具体问题问题 而定.总总之,正 交分解法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简简捷地将矢量运算转转 化为为代数运算.题题型1 动态动态 分析问题问题【例1】如图1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 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f和 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

7、情况是 ( ) A.Ff不变,FN不变 B.Ff增大,FN不变C.Ff增大,FN减小 D.Ff不变,FN减小图1题型探究思路点拨解析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由题可知,O点处于动态平衡,则可作出三力的平衡关系图如图(a).由图可知水平拉力增大.以环、绳和小球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图如图(b).由整个系统平衡可知:FN=(mA+mB)g;Ff=F.即Ff增大,FN不变,故B正确.答案 B动态动态 平衡问题问题 的处处理方法所谓动态谓动态 平衡问题问题 是指通过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态发 生缓缓慢变变化,而在这这个过过程中物体又始终终处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态

8、中.方法提炼(1)图图解分析法对对研究对对象在状态变态变 化过过程中的若干状态进态进 行受力分析,依据某一参量的变变化,在同一图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态下力的平衡图图(力的平行四边边形),再由动态动态力的平行四边边形各边长边长 度变变化及角度变变化确定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变化情况.动态动态 平衡中各力的变变化情况是一种常见题见题 型.总结总结 其特点有:合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变;一个分力的方向不变变,分析另一个分力方向变变化时时两个分力大小的变变化情况.用图图解法具有简单简单 、直观观的优优点.(2)相似三角形法对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先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图,再寻寻找与力的三角

9、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质,建立比例关系,把力的大小变变化问题转问题转 化为为几何三角形边长边长 的大小变变化问问题进题进 行讨论讨论 .(3)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时采用数学知识讨论识讨论 某物理量随变变量的变变化关系.题题型2 临临界与极值问题值问题【例2】如图2所示,一球A夹在竖直墙与三角劈B的斜面之间,三角劈的重力为G,劈的底部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劈的斜面与竖直墙面是光滑的.问:欲使三角劈静止不动,球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大?(设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解析 由三角形劈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以求出三角形劈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由此可求出

10、球的最大重力.图2球A与三角形劈B的受力情况如下图甲、乙所示,球A 在竖直方向的平衡方程为:GA=FNsin 45 三角形劈的平衡方程为: Ffm=FNsin 45F NB=G+FNcos 45另有Ffm= FNB由、式可得:FN=而FN=FN,代入式可得:答案 球的重力不超过处处理平衡物理中的临临界问题问题 和极值问题值问题 ,首先仍要正确受力分析,搞清临临界条件并且要利用好临临界条件,列出平衡方程,对对于分析极值问题值问题 ,要善于选择选择 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做到数理的巧妙结结合.对对于不能确定的临临界状态态,我们们采取的基本思维维方法是假设设推理法,即先假设为设为 某状态态,然后再根据

11、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识列方程求解.规律总结变式练习 木箱重为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用斜向上的力F拉木箱,使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如图3所示.问角为何值时拉力F最小?这个最小值为多大?图3 解析 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物体做匀速运动,有 Fsin +FN=G Fcos =Ff Ff=FN 联立得答案题题型3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应用【例3】如图4所示,质量为m1=5 kg的物体,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的力F推物体,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取g=10 m/s2,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

12、力和支持力.图4解析 (1)用隔离法:对滑块作受力分析,如下图甲所示,在平行斜面的方向上F=m1gsin 30+Ff,Ff=F-m1gsin 30=(30-5100.5) N=5 N(2)用整体法:因两个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将滑块与斜面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受力如上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地=Fcos 30=15 N;在竖直方向上有FN地=(m1+m2)g-Fsin 30=135 N答案 (1)5 N (2)15 N 135 N素能提升1.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的情景如图5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同学甲1和乙1

13、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500 N.绳上的A、B两点分别位于甲1和乙1、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5A.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的摩擦力是6 000 NB.A处绳上的张力为0C.B处绳上的张力为500 ND.B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 解析 双方同学“正僵持不下”,暗示了双方同学正 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先以“甲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 象,“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 根据二力平衡判断A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同理以 “乙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确定地面对乙方所有队 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A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 而乙1对绳

14、子的水平拉力为500 N,则B处绳上的张力为 5 500 N;正确答案是A、D. 答案 AD2.如图6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体冲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的拉力为B.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mgC.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D.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图6解析 由题意知,河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合=0.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g、绳拉力FT、河水的作用力F,如右图所示并正交分解力,得Fsin +FTcos =mgFcos =FTsin 由此分

15、析知B、D项正确.答案 BD3.如图7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秤此时的读数为2 N;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 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减少到0.3 kg,那么此装置将 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不计滑轮摩擦) ( )A.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小B.木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C.木块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D.木块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图7解析 当木块静止时,F合=0,对木块受力分析知,水平方向除了受向右的拉力F1=6 N,向左的拉力F2=2 N,还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Ff=4 N.当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变为3 N时,木块不会动,则F合=0,弹簧秤读数不变,受静摩擦力变为1 N,故只有B项正确.答案 B4.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了一个挡板,截面为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乙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现在从球心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