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烘干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82784 上传时间:2017-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泥烘干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煤泥烘干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煤泥烘干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煤泥烘干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煤泥烘干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泥烘干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泥烘干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煤泥烘干设计开题报告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者国是中国,中国每年的煤消耗量占全球消耗量 35%。但是如何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况且现在能源紧缺,不可再生,各国都在开发新能源,合理利用煤能源及煤泥的综合利用相信是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采,煤作为能源资源,在工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开采过程中,经过洗选,露天堆放,一部分煤被水冲走,经过沉淀形成煤泥,这样造成了煤源的流失,同样这些煤泥回收再利用的难度较大,煤泥烘干机的研发和生产,是对煤泥回收和利用的最有效的办法。作为煤炭开采业的副产品的煤泥由于具有高水分,高粘性,高持水性和自热值

2、等许多不利条件,很难实现工业应用。煤泥烘干机采用打散装置,可将粘结的煤泥打散后烘干,加大了煤泥与热风的接触面积,使热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烘干后的煤泥可一次性将水分降低到 12%一下,烘干后的煤泥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使得煤泥变废为宝。煤 泥 烘 干 行 业 是 近 几 年 新 兴 起 的 一 个 行 业 ,技 术 的 革 新 和 完 善 使 煤 泥 的 烘 干 处 理 实 现 了 工 业 化 、 自 动 化 。 在 我 国 的 许 多地 区 , 如 果 按 同 等 发 热 量 计 价 , 煤 泥 的 实 际 售 价 远 低 于 原 煤 , 特 别 是 在 一 些矿 区 , 煤 泥 销 售 不

3、畅 , 以 致 大 量 堆 积 , 如 果 能 够 将 煤 泥 干 燥 降 水 后 生 产 工 业型 煤 , 代 替 矿 区 的 部 分 自 用 煤 , 实 现 就 地 消 化 , 既 可 节 约 能 源 、 提 高 效 益 ,又 可 减 少 矿 区 的 环 境 污 染 。 因 此 , 对 煤 泥 烘 干 机 的 研 究 和 利 用 都 有 很 大 的 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煤泥烘干机厂家良莠不齐,一些企业起点高,坚持走科技发展之路,为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也有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杂牌军” ,以大量低质、低价的设备挤占市场,不仅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形象,更引起国内烘干机价格的

4、“内讧” ,出现价格战。企业的恶性竞争,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该行业的利润。 品种类少:我国煤泥烘干机设备厂家数目较多,但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寥寥无几。另外,我国生产的烘干机设备种类仅为国外的 30虽然有些设备已替代进口产品,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产品结构单一,高端产品只能进口国外产品,但价格相当于国外的 3 倍左右。 前,我国产品在中低技术产品市场上占主导地位。随着国外公司一些高端产品流入,我国烘干机行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国烘干机设备生产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低,能过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为数较少,这是我国烘干机技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我国烘干机设备生产企业研发投入少,或

5、根本没有投入;新产品开发力度小,品种少,大多维持相互仿制的状况。有较强综合实力,能为推动行业发展,在行业自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企业少。5. 在 过 去 国 内 引 进 的 国 外 回 转 式 烘 干 机 的 结 构 , 也 采 用 了 单 一 的 料 板 。 末 煤 、 粉 煤 在 原 煤 中 所 占 的 比 例 逐 渐 的 加 大 , 这 是 因 为 煤 炭 开 采机 械 化 水 平 的 提 高 。 使 的 动 力 煤 洗 煤 厂 的 原 生 煤 泥 和 炼 焦 煤 洗 煤 厂 的 浮 选 尾煤 量 大 大 增 加 。 煤 泥 作 为 洗 选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副 产 品 , 因 具 有

6、 粒 度 细 、 持 水 性强 、 灰 分 高 , 且 含 有 较 多 粘 土 等 特 点 , 给 煤 泥 的 综 合 利 用 带 来 了 诸 多 不 便 。目 前 洗 选 厂 的 煤 泥 绝 大 部 分 都 廉 价 售 给 当 地 农 民 , 既 污 染 了 环 境 又 造 成 了 资源 的 浪 费 , 煤 泥 的 经 济 价 值 没 有 得 到 真 正 充 沛 的 挖 掘 。 面 对 日 益 溃 乏 的 煤 炭资 源 与 居 高 不 下 的 煤 炭 价 格 , 煤 泥 烘 干 再 利 用 迫 在 眉 睫 , 煤 泥 干 燥 处 置 新 工艺 新 技 术 就 是 为 了 解 决 煤 泥 由

7、于 高 水 分 ( 20% 30% ) 而 无 法 综 合 利 。三. 本课题研究内容题目:高水分物料烘干设备(本设计初选为煤泥烘干设计)1、煤泥烘干机工作原理: 该设备是将含水分较大的煤泥,输送至强热风烘干机内烘干后,和粉碎过的煤矸石或焦沫用铲车送入自动配料搅拌机中加胶搅拌后,再送至压块机压制成煤块,最后再进入定型烘干机。煤泥由于具有一定的粘性,在干燥过程中湿煤泥进入干燥机后分以下几个工作区:一是导料区,湿煤泥进入此区与高温热风接触 迅速蒸发水分,物料在大导脚的抄板抄动下,形不成粘结便被导入下一个工作区;二是清理区,湿煤泥在此区被抄板抄起形成料幕状态,物料落下时易形成粘结滚筒壁现象,在此区由

8、于干燥设备设计有清扫装置,清扫装置便十分合理地清扫了内壁粘附的物料,在这个过程中,清扫装置对于物料团球结块也起破碎作用,从而增加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干燥速率;三是倾斜扬料板区,湿煤泥在此区已呈低水分松散状态,物料在此区已不具有粘结现象,经过热交换后物料达到所要求的水分状态,进入最后的出料区;四是出料区,滚筒在此区不设抄板,物料在此区滚动滑行至排料口,完成整个干燥过程。2、煤泥烘干机结构组成:煤 泥 烘 干 机 系 统 主 要 有 热 源 系 统 、 进 料 系 统 、 输 送 系 统 、 烘 干 系 统 、 除尘 系 统 、 电 器 控 制 系 统 组 成 。3、煤泥烘干机筒体结构设计:一般的

9、烘干机筒主要由烘干筒体、提料叶片、进料箱、出料箱、驱动装置等组成。烘干筒体采用整体焊接、最佳长径比和外附保温层等技术措施,内部导料装置经特殊设计,保证最佳的燃烧空间;采用摩擦轮驱动方式,选用德国烧器,具有高智能节油功能和超强调节范围,从而保证不同含水量石料充分烘干。目前,烘干筒均采用旋转的长圆柱筒体结构,由耐热的锅炉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其外壁前后装有两个支撑大滚轮,大滚轮通过拖轮支撑在底架上。两个滚筒之间安装一个驱动齿轮驱动方式在小型及早期设备中应用较多。煤泥烘干机中型以上设备多以链条驱动代替齿轮驱动,其结构筒单,制造、安装方便。对于大型设备一般都采用摩擦驱动,4 个拖轮均以主动轮:为增加驱动力

10、,有的机型还在拖轮上贴附橡胶。烘干机设备筒主要是由烘干筒体、进出料箱和驱动系统组成。烘干筒体是烘干系统中较关键的部件, 烘干设备各公司均有自己的技术决窍,但结果确不一样。国内外相关文献表明,德国 烘干筒效果较好,因它的烘干筒末端的放气温度在 110130之问,热效率较高,进布袋除尘器的温度又达到了布袋的要求。这也是烘干筒使用中的理想排气温度。四、 本课题设计方案(暂提出一种) 1、筒体结构的设计:筒体部分包括筒体和内部装置,筒体是卧式回转圆筒,内部装置是扬料板。在筒体的进料端,为防止倒料,装有挡料圈和导料板。在筒体的热端,为了保护筒体,装有耐热护口板。内部扬料装置的作用是改善物料在烘干机筒体内

11、的运动状态,增大物料和气流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加筒体内的热交换能力,加快物料的烘干速度。2、合理选用扬料板进行筒体部分的设计,主要是扬料板结构的设计选择。为了使物料均匀分布在转筒截面上的各个部分与干燥介质良好的接触,在筒体内装置扬料板。扬料板的种类有一下几种:(1)升举式扬料板:适用于大块物料或易黏结在筒壁上的物料。(2)四格式扬料板:适用于密度大,不脆的或不易分散的物料。该扬料板将圆通分四个格,呈互不相通的扇状作业室,物料与热气体的接触面比升举式扬料板大,并且又能增加物料的充填率及降低物料的降落高度而减少粉尘量损失等优点。(3)十字形或架形扬料板: 适用于较脆及易分散的小块物料,使其物料能均匀地

12、分散在筒体的整个截面上。(4)套筒式扬料板: 为复式传热(或称半径传热)转筒烘干机的扬料板。(5) (分格式(扇形)扬料板适用于颗粒很细而易引起粉末飞扬的物料。物料以给入就堆积在格板上,当筒体回转时,物料被翻动并不断与热气体接触,同时又因物料降低高度的降低,减少了干燥物料被气体带走的可能性。五、 此方案特点1、可根据不同的物料性质改变运行参数,使物料在烘干机筒体内能够形成稳定的全断面料幕,质热交换更为充分;2、烘干机抗过载能力强,处理量大,燃料消耗少,干燥成本低; 3、新型给料、排料装置,杜绝了滚筒干燥机给料堵塞、不连续、不均匀和返料等现象,降低了除尘系统的负荷;4、采用顺流干燥方式,烟气与湿

13、物料由同一侧进入干燥机,可以利用高温烟气获得很高的蒸发强度,烘干机出口温度低,热效率高;5、新型内部结构,强化了对已分散物料的清扫和热传导作用,消除了筒体内壁的沾粘现象,对物料水分、粘性的适应性更强;6、可根据用户要求控制产品粒度和水分,烘干煤泥时产品水分可达 8% 以下,粒度可控制在 8下。7、烘干机采用 “ 调心式托轮装置 ” ,使托轮和滚圈的配合永远呈线性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磨损和动力损耗;8、烘干机实现了 “ 零水平推力 ” ,大大减少了挡托轮的磨损,筒体运转平稳可靠。六、参考文献:【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4.【2】 邓育新,】998,11(4).【3】 朱昆泉,】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4】 林海生,】001.【5】 】003,7(20).【6】 】008,6.【7】 濮良贵,】005,12.【8】 戴枝荣,】005,4(30).【9】 】008,12.【10】 】991.【11】 】997,11. 【12】 】001,9.【13】 】998,2.【14】 】00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