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7390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0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3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3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3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3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9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针对训练1:(2008年海南单科)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 ,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 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解析】C。“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 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 出现贫富分化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 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备选题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 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 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

2、主义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解析】B。从材料可以反映出孙中山主张通过政治革 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体现 了民权主义思想。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 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 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本 题选B项。 针对训练2: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 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表明孙中山(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D确立了“联俄”政策【解析】B。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注意题干时间 “1918年”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体现了世界的影响 作用,材

3、料中并没有体现他接受列宁主义的内容和建 立苏维埃政府的思想,这两项都不符合孙中山的主要 思想。1923年1月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是孙 中山选择联俄政策的标志。备选题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 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 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解析】D。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是资产阶级 革命派领导人,一贯采用革命方式武装夺权,领导的 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不同 ,故排除A、B两项;责任内阁1912年建立,与题干不 符;

4、1924年,孙中山在吸取旧三民主义缺陷基础上, 提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的三大政策,故“找个办法”,指新三民主义, 答案选D。针对训练3: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 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解析】C。题眼是“继承”,经分析可知,A、B、D 都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C项符合题干表述 的“继承”之意,是正确答案。备选题 (2011年天津二模)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 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 联合

5、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 核心主张是 (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解析】B。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 料内容“遗嘱”、“积四十年之经验”、“必须唤起 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 可知此时孙中 山已认识到联合中共及发动民众的重要性。因此其核 心主张应是B项。针对训练4:(2011年全国文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 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

6、;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 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据孟子等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 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 ,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 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 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 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 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 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 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

7、有其思想 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 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 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 同。(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 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 起的历史必然性。参考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效仿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主

8、张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效仿美国实行共 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 重视民权。(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 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 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 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历史必然性:封 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 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备选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 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 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 必须推行“公养”、“

9、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 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 ,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 “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 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 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 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 ,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 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 、“恤贫院”,受到“公恤”。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 、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 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

10、以裕民衣; 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 ,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 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 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 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请回答:(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 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参考答案: (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 人实施救助。评价:孔子的主张

11、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 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 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2)特点:社会福利制度化,强调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 相结合,救济与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来源:继承了儒家的“仁”的思想(大同思想), 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3)发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 民生问题的解决);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 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 利问题。(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1.(2011年重庆文综)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 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12、(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解析】 A。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 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 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B项和D项 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项说的是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2011年安徽文综)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 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 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 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 )A历史学是

13、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解析】 C。关键要理解题干中心意思:历史的真实 ,一是事情的记录,二是对事情记录的解喻。A项表述 含糊,比如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 就体现了确定性;B项中阐述历史如“遭遇过的事情的 记录”就不可能带有主观因素;D项历史真实只有一个 ,不会因为时间的接近而更加真实;所以伴随人类知 识不断增长和历史观的变化,对“曾经遭遇过的事的 解喻”必然也会产生变动。故选C项。3.(2009年上海单科)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 们

14、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 B社会保障C人权 D君主立宪【解析】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基 本权利,法西斯主义就是独裁和专制,反法西斯主义 就是维护世界民主政治,因此临时约法、反法西 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都体现了对民主的追求。4.(2011年中山二模)“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 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解析】 D。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即是“平均地权”,在后来发展的新三民主义的“民 生主义”中,又进一步提出

15、“耕者有其田”,但由于 他不敢发动贫苦农民,通过自下而上的斗争来废除封 建土地制度,因而最终没有真正得以实施。而中国共 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土地政策,从而使“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真正得以实行,且卓有成效。 5.(2011年佛山质检)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 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 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 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解析】 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孙中山 主张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

16、立民主共和国,倡导民族 独立。所以此题应选择D。6.“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 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 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 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解析】 C。考查三民主义。从题干中的“社会革命 ”、“一劳永逸”,结合所学知识,这应为民生主义 。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 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强之大径,治国之大本试 观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成效已大有可 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清 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