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7364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5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其特征,然后对所有意象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如本题中萌发新芽的桑树,孵出幼蚕的蚕卵,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夕阳,晚归的乌鸦等,这些意象都具有春意盎然的共同特征。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

2、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 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答: 解析:解答该题第一问,首先要回答词作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要回答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解答第二问,则要分析词中运用这种手法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解答第三问,应联系词后注释,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答。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

3、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表达技巧是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它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一、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例证1 (2009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晚 泊 岳 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答: 解析:解答本题时,察觉到诗

4、中句句写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本诗化用张继、孟浩然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意境,写出了作者在城外孤舟上羁旅的惆怅,通过作者的所闻所见等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全诗以景寓情,考生应具体答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象,景与情有何关系。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二、描写手法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

5、描写。鉴赏古诗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白描等。例证2 (2009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西溪无相院张 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诗歌的第二联,上句写从溪水中没有浮萍的地方可以看到山影,换句话说,山倒映在溪水中;下句写主人公划着小船回来时能够听到草摆动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上句主要从视觉的角度写景,“破”字以动写静;下句主要从听觉的角度写景,以草声能够听到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答案:上句着眼

6、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三、修辞手法古人写诗很注重修辞。为了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常采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为了突出诗歌主旨,常采用夸张、对比、反问等手法;为了使字句更为精巧,常采用借代、双关、对偶、反复等手法。例证3 (200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 萼:花萼。这里指花瓣。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

7、并简析作者的情感。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因为作者提到了两种事物,且词中有“不是”“不似”的说法,所以“对比”的手法容易判断出来。在判断情感时,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叙述重点。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四、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高考主要涉及用典、象征、抑扬、托物言志等。例证4 (2007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小 斋 即 事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

8、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注 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 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答: 解析:通过题干可看出,本诗是一首感物抒怀诗。作者写“琴”“棋”二物,托物言志。借琴的“直”、棋局的“方”,来表现自己的“直、方”之志,抒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

9、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寄寓了作者对世事讥讽的情怀。一、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的方法1.掌握常见类型,熟记常用术语表达技巧鉴赏题是失分较严重的一类考题,除客观因素外,主观上考生相关知识的匮乏,甚至不明白“表达技巧”究竟从何思考回答是导致丢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工作,熟悉相关的答题角度和术语应是解答这类题的前提和关键。应该说,古诗词表达技巧种类繁多,角度多样,应认真归纳分类、熟悉掌握。2.立足诗词整体,联系思想内容近年来的古诗词考查题目虽然在具体语句上进行探究,但局部分析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特别要明白的是,表达技巧只是形式上的讲究,一定的艺术形式都是为

10、一定的内容服务的,只有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更好地体会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3.密切联系课文,引入源头活水古诗的数量可谓恒河沙数,我们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对其“大面积”鉴赏,因此,精心选择重要而又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重点赏析,应是我们高三古诗鉴赏备考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选择此类诗歌的时候,不应忽视教材中那些经典性的课文诗歌,它们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对象。其实,古诗中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类型在教材中几乎都能看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为常见,其他类型也并不鲜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

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姜夔扬州慢中的“比拟”(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烘托”(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豪杰,写乱石穿空,旨在为下片写周瑜功业),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不一而足。鉴赏时我们可把它们作为“样板”诗歌加以细心体会,精心揣摩。当然,我们还可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工作把教材中那些表达技巧相同的诗歌“钩连”在一起鉴赏,也可从课文诗歌联系到课外诗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而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一些课外篇目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手法,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合

12、并同类项”这种“钩连”课内联系课外、通过对同类表达技巧在不同诗歌中运用情况的分析和了解的赏析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复习工作取得“小投入”而“大产值”的效果。4.审清题目要求,寻求答题启示前面说过,表达技巧丰富多彩,设题角度五花八门,因此必须从题目中寻求答题的切入口,以免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有的题目,“小角度”设题,“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比如,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赏析”。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哪个角度鉴赏,答题时只要根据题

13、干所要求的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有的题目,“大角度”设题,“切入点”较大,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要求通常是“表达效果如何”“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等较为宽泛笼统的说法。比如2008年福建卷“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此类题目鉴赏难度较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因素很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平时复习要注重对高考题目进行分析和探究,归纳高考设题的特点、答案的模式、切入的方式、语言的组织等。5.找准典型特色,突出分析重点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题目标明的具体范围,抓住这一范围,不能泛化内容,随意鉴赏;二是抓住重要的、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表达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只要看准就要抓住关键深入挖掘分析。当然,如没有确切把握,可集中谈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也不要忘记多写几条可能正确的方面,以免“漏了要点,丢了分数”。二、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型答题模式1.命题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3)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2.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手法,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3.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运用的表达手法。第二步: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步:分析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