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7230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3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3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3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3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3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 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 化的原因之一。 人口移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人口迁移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人口移动的主要 形式,其含义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离开自 己原来的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乡。迁移者称为 移民,其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新居住地称为 迁入地,它的突出特征是长期改变居住地。 人口迁移不同于人口移动。人口移动是指人口 从一个地方来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活动,不论其 距离远近、时间长 短,只要有空间移动,就属 此概念,如狩猎活

2、动、旅游活动、朝圣活动、 日常上下班等。而人口迁移是居住地永久性改 变。所以人口迁移的第一个含义是时间 性特征 ,即人口移动的长期性,而不包括频繁往来的 人口移动;第二个含义是空间性特征,是指较 长距离的人口居住地的变化;第三个含义是指 居住地的改变,不同于长途、长时间 的出差及 派出工作或学习。 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 原因临时 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的外出活动,而 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 象。 2人口迁移及其分布 (1)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和原因( 见下表)时期特点流向原因二战 前旧大陆 新大 陆已开 发国家 未开 发国家欧洲 美洲 非洲 美洲 中、日、印 度等国

3、 东 南亚、美洲地理大发 现与新航 线的开辟 ,资本主 义发 展和 殖民主义 扩张二战 后发展中 国家 发达国 家 定居移 民(减少 )转向外 籍工人( 增多)亚非拉发展 中国家 北 美、西欧等 发达国家及 石油产区西 亚各国生产 发展的不 平衡,劳 动力供求 关系的地区 差异性 (2)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注意:解放后,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其实主要 是城市化和开发国土造成的。 图示法解读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 (3)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现代人口 迁移的三 种形式科技移民劳动 力输出国际难 民 迁移特 点迁移 人口 类型高素质人 才外国廉价劳

4、动力战争难民 、政治难 民 迁移 的原 因寻找更好 的学习、 工作和生 活条件发达国家劳 动力不足, 寻找更多的 就业机会战乱、种 族冲突、 政治迫害迁移 的方 向发展中国 家流向发 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流向发达国 家,贫穷 国 家流向富裕的 石油输出国 ,人口稠密国 家流向人口稀 疏国家流向和平 国家、能 对其提供 避难场 所 的国家产生 的影 响发展中国 家在人才 和经济 上 蒙受双重 损失使发展中国 家缓解就业 压力,赚取 外汇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 环境和社会经济环 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 或职业 需求的变化。一般认为 ,人口迁移是人 们对

5、 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 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下图: 注意:以上因素中经济 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 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 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 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解析 卡塔尔位于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需大量劳动力,因此有大量外籍工人迁入。 答案 B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 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下题。 2(2010年福建文综)导致该都

6、市圈人口增长空 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 收入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 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东部、南部地区人口 增长快,表明有大量人口迁入,说明东部、南 部非农产业发 达,收入高。 答案 C (2010年绍兴调研)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 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 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35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 排序表全国前 五位人 口流入 省第一位人口流 出地第 二 位 人 口 流 出 地第 三 位 人 口 流 出 地第 四 位 人 口 流 出

7、地第 五 位 人 口 流 出 地 广东湖南四 川广 西江 西湖 北 江苏安徽四 川浙 江河 南贵 州 浙江江西安 徽四 川贵 州湖 北 M省黑龙江吉 林河 南安 徽江 苏 四川重庆广 东云 南浙 江新 疆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 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解析 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 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四川省位于西部, 人口流入居第五位,排除D,同时,也可得出四 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 论,B正确。另外,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

8、其位于东部经济 地带,可排除C。 答案 B 4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 最有可能是(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解析 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 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 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 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 答案 C 5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灾害 B经济 因素 C人口政策 D宗教信仰 解析 经济 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 最主要的因素。 答案 B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 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 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67题。迁出国 数

9、量(万人/ 年)迁入 国数量(万人/ 年) 中国30.3美国110.0 墨西哥26.7德国21.1 印度22.2加拿 大17.3印度尼 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 利亚8.3 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解析 分析表格可知人口迁出国全部为发 展 中国家,而人口迁入国全部为发 达国家。分析 迁出、迁入数据可进一步明确世界人口迁入国 中迁入人口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 答案 A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

10、然环境 解析 发达国家经济发 达,经济规 模大,经 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质量高于发 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众多素质较 高,渴望 更高经济 收入、优越生活环境的公民被吸引而 迁移到发达国家。 答案 C 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 流出、流入饼状图,回 答下题。 8(2010年广东惠州)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 力流动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 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 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 力严重短缺 解析 人口的大量流动促进了流入地区的工 业化、城市化进程,缓解了流出地区的人地矛 盾。 答案 C 二、综合题 12根据下列材料

11、,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走 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当时东北地区为什 么能吸引如此多的人迁入。右图为我国东北地 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 2009年国庆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 “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 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 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 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 展,超过了黑龙江。 (1)结合材料二、三,试分析小明的爷爷 20世纪 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 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2)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

12、 _。迁移到此地的农民大量开荒种 地,产生的环境问题 有哪些?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 ”现象,该现 象给山东经济发 展带来哪些有 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解析 由材料二中小明的爷爷迁移的时间和地 点可知,小明的爷爷是70年代迁往东北的,其 迁移属于材料一中1980年前的迁移;1990年迁 回山东属于材料一中1985年后的迁移;由材料 二和三可知70年代小明的爷爷迁往东北时,东 北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90年代由东北迁回山 东时,山东人均收入高于东北,因此迁移的原 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人口迁移有利于促进迁入 地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可能引发 环境问题,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带来困难。 答案 (1)两次迁移的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因素 ;70年代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 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高于黑 龙江。 (2)东北 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黑土肥力下降;湿地减少。 (3)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 计生、住房等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