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图版选修2《海底地形的分布》课件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70293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7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图版选修2《海底地形的分布》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3中图版选修2《海底地形的分布》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3中图版选修2《海底地形的分布》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3中图版选修2《海底地形的分布》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3中图版选修2《海底地形的分布》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中图版选修2《海底地形的分布》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图版选修2《海底地形的分布》课件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基础自主梳理知能层级突破教材深化透析课标领航当堂巩固训练第二节课外视野拓展课标领航课课程标标准 说说明海底地形的分布规规律。 学习习目标标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洋盆、洋中脊的分布位置。基础自主梳理海底地形分布规规律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显的_。从大陆陆边缘边缘 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_、大陆陆坡、_和洋中脊等主要类类型。规规律性大陆陆架洋盆1大陆陆架和大陆陆坡(1)大陆陆架:_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_较缓较缓 ,水深在_以内。其宽宽度从低潮线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显著_的地方为为止。大陆陆架接受来自大陆陆的河流_,阳光可透射至海底,_繁盛。

2、大陆陆 坡度200米沉积积物和营营养盐盐 海洋生物增大(2)大陆陆坡:由大陆陆架向外伸展,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一个相对对陡峭的斜坡,叫做大陆陆坡。水深一般为为_,是地球上最绵长绵长、最壮观观的_。2004000米斜坡思考 1海底地形有何特点?【提示】 海底地形的特点:一是海底地形的多样样性;二是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显的规规律性,海底地形主要有大陆陆架、大陆陆坡、海沟和岛岛弧、洋盆和洋中脊,它们们以洋中脊为轴为轴,基本对对称分布。 2岛岛弧和海沟岛岛弧和海沟分布在大陆边缘陆边缘 与洋盆的过过渡地带带。(1)岛岛弧:指大陆陆和洋盆之间间呈_分布的群岛岛,也称“_”或“_”。岛岛弧分布在大陆陆坡

3、的前缘缘,以_海域最为为典型。弧形 岛链岛链弧形列岛岛太平洋西部(2)海沟:位于岛岛弧的外缘缘,是海洋中_的地方,一般是大陆陆坡与_的分界线线。_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最深处处超过过_米。(3)特征:岛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_活跃跃的地带带,多_、地震。最深 洋盆马马里亚纳亚纳 海沟 11000构造运动动火山思考 2岛岛弧和海沟为为什么常常相伴而生? 【提示】 科学家们经过们经过 大量的研究认为认为 ,岛岛弧 和海沟的平行并存,是大洋地壳和大陆陆地壳相互 碰撞时时,大洋地壳倾倾没于大陆陆地壳之下的结结果。 如太平洋地壳,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处的位置又 相对较对较 低,在海底扩张扩张 的作用下,与东亚

4、东亚 大陆陆地 壳相碰撞时时,太平洋地壳便俯冲入东亚东亚 大陆陆地壳 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侧出现现深度巨大的海沟;同 时时,大陆陆地壳的继续继续 运动动使它的前缘缘的表层层沉 积积物质质相互迭合到一起,形成了岛岛弧。由于这这两种地壳的相对对运动动速度较较大,所以碰 撞后形成的海沟深度就大,而岛岛弧上峰岭的高 度也大。因此,可以说岛说岛 弧和海沟是在同一种 地壳运动动中形成的,它们们有着共同的成因。 正是由于大洋地壳与大陆陆地壳的相互碰撞,同 时时引起了地震和火山的活动动,所以岛岛弧海沟地 区又是世界上地壳活动动最活跃跃的地方。1923年9 月1日中午,临近日本海沟的东京、横滨一带发 生的关东大

5、地震,使55亿日元的财产毁于一旦 ,伤亡人数高达24万。因此,人们又称海沟是 “地狱之门”。 3洋盆和洋中脊 (1)洋盆:又称“_”,构成了大洋底 的_,面积积占整个海洋底部面积积的一半。 (2)洋中脊:地球上_的海底山系,常分布在 大洋_部位。洋中脊在_、大西洋、 _和北冰洋都有分布,并且相互连连通。太 平洋中脊位于大洋_位置。大西洋中脊贯贯穿 大洋_,与两岸大致平行分布。印度洋中 脊犹如“_”字分布在大洋中部。洋中脊中 轴为轴为 _。深海平原 主体 最长长 中心太平洋 印度洋 偏东东 中部 入 裂谷知能层级突破海底地形分布规律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显的规规律性。从大陆边陆边 缘缘到大洋中心

6、,海底地形分成大陆陆架、大陆陆坡 、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类型(如下图图)。海底地形的分布如下表所示:海底 地形位置水深特点地形地 貌大 陆陆 架从低潮线线起向 海洋方向延伸 至坡度显显著增 大的地方为为止200 m以 内深度浅,坡 度缓缓,光照 、营营养物质质 和海洋生物 丰富 大 陆陆 坡大陆陆架向外延 伸的部分200 m 4000 m坡度大海底 地形位置水深特点地形地貌岛岛弧大陆陆与洋盆的过过 渡地带带,也称“ 岛链岛链 ”或“弧形 列岛岛”,分布于 大陆陆坡的前缘缘弧形分布太平洋西部 岛岛弧海沟岛岛弧外缘缘,一般 是大陆陆坡与洋盆 的分界线线深度大马马里亚纳亚纳 海沟海底 地形位置水深特

7、点地形地貌洋盆海沟与洋 中脊之间间4000 m 6000 m地壳活动动 相对稳对稳 定 ,地形较较 为为平坦洋中 脊大洋中心中轴为轴为 裂 谷,其两 侧侧群峰对对 峙,内壁 陡峻大西洋 “S”形中 脊,印度 洋“入” 字形中脊学法指导 图图示法记忆记忆 海底地形类类型及特征海底地形水 深0米 以上200 m以 上200 m 4000 m海平 面以 上6000 m以 下4000m 6000 m顶顶部在 2000m 3000 m 之间间特 征地势势 起伏 较较大坡度 平缓缓坡度较较 陡,表 面崎岖岖 不平地势势 起伏 较较大深海 洼地底部平 坦,微 有起伏海底山 系,相 对对高度 大读读下图图,完

8、成(1)(2)题题。例例1 1(1)图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别是( ) A大陆陆架、大陆陆坡、洋中脊、洋盆 B洋盆、大陆陆架、大陆陆坡、洋中脊 C洋中脊、大陆陆坡、大陆陆架、洋盆 D大陆陆坡、洋中脊、大陆陆架、洋盆(2)关于岛岛弧与海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岛岛弧与海沟都是相伴在一起的B岛岛弧与海沟位于生长边长边 界C马马里亚纳亚纳 海沟是世界上最长长的海沟,长长度为为11304米D海沟处处于消亡边边界【解析】 (1)从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看出:大陆陆 架在靠近大陆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陆向海洋的延 伸部分,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过200米;大陆陆架外 缘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陆坡,水深从几百

9、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陆坡以外分布面积积广大的 平坦部分,则为则为 洋盆;洋中脊是大洋中的山脉 或隆起,为为海底山系。(2)岛岛弧与海沟并不都是 相伴而生,海沟处处于消亡边边界,马马里亚纳亚纳 海沟 为为世界最深达11034米。 【答案】 (1)C (2)D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例例2 2(1)填出海底地形名称:A_,B_,C_,D_, E_。(2)图图中字母F表示的含义义是什么?(3)目前,寻寻找开发发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_处处,多金属结结核主要分布的地区是_处处。【解析】 此题题考查查海底地形的分布规规律及其 意义义。由图图中海底地形的深度、坡度可确定其 名称。从海洋矿产资矿

10、产资 源的分布看,大陆陆架地区 不但蕴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资源,而且水较较浅,易 于开发发,多金属结结核则则分布在深海盆地中。 【答案】 (1)大陆陆架 大陆陆坡 海沟 洋盆 洋中脊 (2)海水上泛将营营养盐类带盐类带 到表层层。 (3)A D教材深化透析一、教材P16“思考” 在处处于成年期的大洋海底,以洋中脊为为中心 ,向两侧对侧对 称分布着洋盆、海沟和岛岛弧、大 陆陆坡、大陆陆架。 二、教材P17“活动动” 1从海岸线线到大洋中部依次分布为为大陆陆架、 大陆陆坡、岛岛弧、海沟。2.大陆陆坡 的坡度大陆陆 坡的 宽宽度岛岛 弧海沟位置A缓缓大无无欧洲西部大陆陆架向洋 盆过过渡B陡小无有南美洲

11、西部大陆陆架向 洋盆过过渡C较较陡小有有亚亚洲东东部大陆陆架向洋 盆过过渡课外视野拓展海底地形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质演化的结结果,在内 外营营力的作用下经历经历 漫长长的地质历质历 史时时期, 而成为为今天的状态态。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 ,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陆边缘 、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 个大单单元。所谓谓大陆边缘陆边缘 ,即大陆陆表面和大洋 底面之间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阔过 渡带带,是一个巨大 而复杂杂的斜坡带带,是大陆陆与海洋连连接的边缘边缘 地 带带。全球大陆边缘纵陆边缘纵 延35万千米,总总面积约积约 为为80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表面积积的15.9%左 右。大陆边缘陆边缘 地形通常又可分

12、为为大陆陆架、大陆陆坡、 大陆陆隆、海沟和岛屿岛屿 等次一级级地形单单元。大陆陆 边缘边缘 在整个地球历历史中变变化最大,同时时也是地 质矿产质矿产 比较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大洋盆地 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阔而平坦,占海洋面 积积的45%左右。大洋盆地倾倾斜度小,在020 040,深度从大陆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 左右。在宽阔宽阔 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线,且 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处的海底动动物群非常稀少 ,其洋底沉积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层上面的 浮游生物的钙质钙质 和硅质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软泥中 ,形成钙质软钙质软 泥及硅质软质软 泥。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积物中,发现发现 了分布广泛、储储量很大的锰结锰结 核资资源。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形地势势是呈脉状分布的具有全球规规模的海底隆起。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四大洋。这这些洋底“山脉”,称为为大洋中脊,规规模超过陆过陆 地最大山脉,其物质组质组 成为为硅镁质镁质 火山岩。这这里火山、地震活动频动频 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