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8下地理综合复习题59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69837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星球版8下地理综合复习题5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商务星球版8下地理综合复习题5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商务星球版8下地理综合复习题5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商务星球版8下地理综合复习题5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商务星球版8下地理综合复习题5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星球版8下地理综合复习题5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星球版8下地理综合复习题59页(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八年级下册 综合复习题1.下列各组地形名称中,全部位于北方 地区的是: A.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辽东丘陵 B.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青藏高原 C.小兴安岭 塔里木盆地 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 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2.下列地形区中,不属于四大 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的是: A.秦岭 B.昆仑山脉 C.天山山脉 D.横断山脉 3.限制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 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经济落后 C.人才缺乏 D.水资源不足 4.下列四幅图图, 反映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回答关于四大区域的名称与序号相对应对应 的是: A. -南方地区 B

2、.-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6.西北地区的居民和城镇主要呈带状或点状分布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人们生活在有水源的河流或绿洲地区B.主要是兰新铁路贯穿了西北地区的大部分C.主要是矿产资源呈带状或点状分布D.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较差,不适合人们居住 6.关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叙述, 错误的是:A.南方地区的传统运动项目是游泳和赛龙舟,北方地区的是溜冰和滑雪B.南方地区的房屋一般高大宽敞,便于通风散热,北方地区的房屋一般墙体较厚,门窗较小C.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比较缺乏D.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为主,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丘陵和高原

3、为主。 7.甲:我们这里的冬天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夏天农 作物茁壮成长,大地笼罩“青纱帐”,一片新绿。乙:我们那里放眼望去,是茫茫的草原,到处牛羊 成群。甲和乙分别所在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8.西藏的农作物一般贮藏器官特别发达,单株生产 力高。如春小麦单产为985千克/亩,萝卜、黄瓜一个 重达1015千克,马铃薯一个重0.51千克。形成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西藏夏季气温较低,作物各发育阶段无抑制性 高温影响,光合作用日进程无“午睡”现象,有机物 累积多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累积 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

4、 地势高,有利于有机物的累积A. .B. C. D.9.下列我国各区域的农业生产不符合因地 制宜原则合理布局的是: A.南方地区大力发展水稻 B.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北方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 D.青藏地区大力发展喜凉作物10.读读“西北地区”图图,完成下列问题问题 :(14分) 填出图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省级级行政区: . 山脉: . 盆地: . 省级级行政区的地形可以概括为为“三山夹夹两盆”,除了山脉、和盆地 外,还还有山脉 和盆地 。 制约约本区农业发农业发 展的主要因素是: 。 C省著名的灌溉农业溉农业 区是 ,著名的旅游胜胜地是 。 由F省到N省的铁铁路线线叫 。内蒙古

5、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大兴安岭 昆仑山脉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脉 塔里木盆地 水资源不足 河西走廊 敦煌莫高窟 青藏铁路 11.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冀、辽 B.冀、津 C .津、辽 D.晋、鲁12.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北京 的河流的流向是: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南北 D.东西 14.北京的下列景观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的是( ) 明清故宫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颐和 园 天坛 胡同 四合院A、 B、 C、 D、15.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客 货运输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是( )A、首都国际机场 B、成都双流机场

6、 C、上海虹桥机场 D、广州白云机场16.北京目前面临的问题有( ) 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沙尘暴天气加剧 水资源匮乏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A、 B、 C、 D、 17.北京应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电子工业 B、炼铝工业 C、钢铁工业 D、化学工业 19. 材料二:北京,上海相关资资料。 (一)地理位置A位于我国大陆陆海岸线线中部,长长江入海口处处,依江濒濒海B位于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二)城市主要职职能C全国政治、文化中心D全国最大的经济经济 中心 (三)所在工业业基地E沪宁杭工业业基地F京津唐工业业基地 根据上面的资资料,用相关字母完成下表项目城市地理位置城市主要职能所

7、在工业基地北京上海答案 BCFADE20.“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泰山 衡山 华山 嵩山21.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22.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一年三熟一年一熟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23.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800mm1600mm400mm800mm200mm400mm200mm以下24.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很多地方是侨乡 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引进资金和技术 资源丰富A B C D23.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 是:( )秦始皇陵兵马俑避暑山庄

8、布达拉宫黄山24.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 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 :( ) 大秦线 京包线 陇海线 哈大线25.读图综读图综 合题题 读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_(高原) _ (山脉) _ (山脉) _ (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_ _ (3)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矿产 是_。(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带看,属于_带带;从季风风区看,属于 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地区;从阶阶梯位置看,位 于_阶阶梯。(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_。防护护的主要措施有:_ _。内蒙古太行 秦岭黄河太原呼和浩特 郑州西

9、安兰州煤炭 暖温季风北方第二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夏季多暴雨;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和挡土坝措施相结合 ,治理水土流失;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合理的生产活动措施 26.珠江三角洲某制伞企业生产的雨具,下列哪 个地区比较好销售:A中亚 B北非 C西亚 D东南亚27.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 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城市是( )A广州 B香港 C澳门 D北京28.香港的支柱产业不包括哪个 ( )A贸易、金融 B机械制造C信息服务 D运输、旅游 29.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A.日本 B.祖国内地 C.英国 D.法国 3

10、0.香港和澳门都比较发达的经济 部门是: A.精密仪器 B.化学工业 C.旅游业 D.建筑材料工业31.被称为“购物者天堂”和“海上花园”的是:A上海 台湾 B香港 澳门 C香港 台湾 D上海 澳门 32.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三大黄金市场、 第五大外汇市场、第五大股票市场,香港2000年海 洋运输的货物吞吐量达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80 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一位。这说明香港是A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B国际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C以重工业为主 D只是航运中心 33.读读珠江三角洲图图,回答问题问题 填出图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河流: A B 城市: . 经济经济 特区: . 特别

11、别行政区: 核电电站: . . 和都比较发较发 达的经济经济 部门门是 ,该该地区与特别别 行政区形成“ ” 的经济经济 模式 . 以城市为为中心的工业业基地 是 ,它发发展工业业的有利条 件是,人口众多,劳劳 动动力丰富, 紧邻紧邻 , 很多地方是“ ”, 引进进大量资资金和技术术,大力发发展型经济经济 。不利条件是缺乏,地狭人绸绸, 狭小。东江北江广州 珠海深圳 澳门香港大亚湾 旅游业 前店后厂珠江三角洲港澳侨乡外向 资源市场34.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级行政区 是: A.粤 B.桂 C.闽 D.浙35.台湾省的火烧瞭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下 列因素难以在那里形成降水的是( )来自

12、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来自太平洋的东北季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经过的台风 . 36.与台湾省经济发经济发 展模式相吻合的图图示, 正确的一项项是:( )A B C D37.台湾和大陆相比,其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是 ( )丰富的资源 廉价的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 雄厚的资金和技术38.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祖。这说明了(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台湾居民全部是福建移民的后代39.“祖国东南盐仓“分布在( )南海沿岸 东海沿岸 台湾西海岸 台湾东海岸 布袋盐场40.台湾的地下矿藏多种多样,西部主要分布有 ( )A金、铜 B天然硫磺C煤、石油 D 稀土 41.台湾的经济类型类似于下列哪个国家( )巴西 俄罗斯 日本 澳大利亚 42.读读“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