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样品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26286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化学样品分析(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 化探测试方法又称化探分析方法。它包 括各种化学、物理及物理化学的测试方 法。地球化学找矿中,提取一切找矿信 息和总结有关规律,都是以样品分析结 果的研究为基础。离开了样品的分析就 无法进行工作。因此,要顺利进行地球 化学调查,必须具备一定的样品分析方 面的知识。第一节化探样品的特点及其对测 试方法的要求 一、化探测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检出限:为某一分析方法或分析仪器能可 靠地测试出样品中某一元素的最小质量(g 或ng)。对仪器分析来说,检出限受仪器内 部噪音的影响,所谓噪音是指仪器内部一系 列偶然因素而引起的观测值的变动。如激发 源、传感元件、电路参数的微小变化引

2、起的 输出信号的变动。国际分析化学会议规定, 重复分析(n10次)元素含量产生的讯号 相当于10倍噪音水平的,其标准离差三倍相 对应的含量为该方法的检出限。 2.灵敏度 灵敏度指某一分析方法在一定条件 下能可靠地测出的相对最低含量(g/g 、 g/L或10-6、 10-9 )。 分析灵敏度与分析方案、仪器性能、 待测元素有关,同一台仪器,使用分析 方案不同,分析样品的灵敏度也就不同 ,分析不同的元素灵敏度也不同。 3.精确度(精密度或重现性) 精确度是某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所得 结果的接近程度。因而它常用分析的重现性来表 示。符合程度愈好即再(重)现性就愈好,精密 度愈高。检验分析方法的

3、精密度常采用相对误差 (RE%):式中C1、C2 为两次分析结果。根据相对误差的大小,可对分析方法作如下划 分:相对误差: 5定量分析520近似定量分析2033半定量分析50 定性分析 分析精确度的要求是由化探工作的任 务所决定的。若从发现异常为目的时,精 密度要适当放宽些。研究性工作或区域性 工作,分析精密度要相应提高些。 这是因为前者主要是要求区分出异常 和背景,故对于绝对值相对误差考虑不太 多;而后者经常需要进行对比和接图,故 相对误差不能太大。 4.准确度 指所测定得出的含量与元素在样品中的真 实含量的符合程度。准确度较难以衡量。因 为样品的真实含量不可能确切的测得。实际 上,检验分析

4、准确度是通过分析地球化学标 准样(标准参考物质)来实现的。根据对标 准样的分析结果与标准样的推荐值之差来确 定它的准确度。通常用含量值的对数差lgC 或相对误差表示: 5.地球化学标准样。标准参考物质是国 家标准局或高级实验研究机构联合研制 发行的,化学组成经过多家研究机构实 验室、多种方法、多次精密测定、化学 组成均匀、稳定的一组样品。用于对分 析仪器和分析方法的质量进行监控,进 行全国、全球标准化。 为了帮助各国开展区域地化扫面,国际勘查 地化协会分析委员会(1976)制备了6个样品送 世界189个第一流实验室分析。 我国1978年以来搞了第一批8个水系沉积物 标样,由全国39家单位测定共

5、30000多次,比较 可靠地得出30多个元素的推荐值。当然,检验方 法准确度的方法很多,如用石英或密码样等。 目前,已研制了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 植物、金矿、铂矿、土壤有效态成分等九个系列 81个标准物质,其中77个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 准物质,为地球化学分析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提 供了保证。已在国内各部门千余个单位和美国、 英国、德国、加拿大等31个国家百余家公司使用 ,享有较高的信誉 。 应当指出:分析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 度高,但精密度高的不一定准确度高。精密 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低说明 所测结果不可靠,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失去 衡量准确度的前提。因此,评价分析结果时 需由精密

6、度和准确度两个方面来衡量。 另外,地球化学找矿工作中的正常含量 和异常含量是相对的,如前所述,过去一般 可以不要测出元素在样品中的准确真实含量 ,但要求重复分析结果的符合程度(再现性 )要好。这样就不会漏掉异常或造成假异常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A-精密度好准确度差;B-精密度差准确度差;C-精密度好准确度差A B C 二、地球化学样品的特点 化探工作所采集的样品种类较多,有固态的、液 态的、气态的。但是化探样品的分析具有共同的 特点。 1.样品数量大。为了解测区特征元素的空间分布 规律,地球化学找矿工作需在测区地表及地下工 程内系统采集样品。一个中等规模矿床的化探工 作,通常采集数以千计的

7、样品。 2.分析项目多。地球化学找矿工作中需要了解指示元素 特征,查明其分带性以及研究异常形成的有关问题,因 此,每个样品一般要测定十几种到几十种元素。 3.样品中元素含量低,变化范围大。化探样品中指示元 素的含量通常很低,多属微量(ppm级)或超微量( ppb级)。但有的样品中元素含量可达到工业品位。因 而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也是十分大的,可达几个数量级 。 4. 样品性质复杂,种类多种多样。化探样品可采自地球 外层各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岩石 、土壤、水系沉积物、植物、水、气体等,都可以是样 品的组成物质。 根据上述各点,使化探样品分析技术不同于一般矿物 原料分析方法,具有独

8、特的要求。 三、化探对测试方法的要求 (1)要有较高的灵敏度。为了有效地发现地球化学 异常,化探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要求能够检测出该元素 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或更低的含量,以 便能确定元素的背景值。 (2)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过去化探工作一 般不要求测定样品中元素的真实含量,通常只要求半定 量的精度。近年来在“区域化探扫面”问题提出以后,由 于需要在全省、全区、甚至全国范围内拼接图幅,进行 综合研究、分析对比。对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3)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所用分析方法能够一 次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可提高分析速度和降低分析成本 。 (4)测试方法要有较大的测

9、程。测程是指某 种分析方法能检出的最低含量至最高含量之 间的范围。化探样品中元素含量变化大,有 的接近克拉克值,有的近工业品位,高低相 差几个数量级。因此要求测试方法有较大的 测程,最好能测定几十到几百倍范围内变化 的含量。 (5)测定的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由于 化探样品数量大,要求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必 须具备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的特点。这对缩 短样品分析周期及时取得分析结果及降低成 本有很大意义。 (6)要求对元素的赋存状态、价态的分析。 地球化学研究不仅要了解地球化学样品中的 总含量的变化规律,而且还需要对元素的赋 存形式、价态有所了解,只有通过元素的量 与质(存在形式)的统一研究,才能对

10、元素 的迁移活动、沉淀机制有深刻的认识。 。 上述化探对分析的各种要求,任何一种分 析方法不可能同时予以满足,所以化探工作 者应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根据要分析 的元素,合理地选择分析方法。 第二节分析误差及分析质量监控 一、误差的性质 1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采样、制样、分析过程和仪器 工作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偶然误 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在分析人员的高度 责任心和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的情 况下,把偶然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2系统误 差 系统误 差:是有规律因素造成的误差,包 括正向和负向的偏离。它常常是不同实验 室 的工作条件的差别、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分 析人员间 以及同一

11、台仪器不同时间 的差异 所造成的误差。 系统误 差还可以由以下原因造成: (1)沾污与污染。(2)样品制备过 程。 (3)分析流程。(4)仪器漂移。(5)样 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误差来源分析 偶然误差既影响分析的准确度,也影 响分析的精确度,且以后者为主。而系 统误差则主要影响分析的准确度。 系统误差有两种表现形式,如图5一1所 示。 第一种情况是系统地相差一个倍数,往往由于工作曲线的斜率变化所致。 第二种情况是系统地相差一个常数,往往是由工作曲线平移造成的。前者 是由于仪器或试剂有问题,应查清原因,对症解决。后者则是标准溶液浓 度测定不准确造成的,应重做工作曲线。 三、分析质量监控 分析

12、质量的监控一般是以批次为单位进 行的,所谓“批”是指尽可能在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分析的一组样品,一般以50200件样 品为一组(批),可以按日(同一天)、台 班(同一台仪器、同一分析组、同一天)划 分。每批样品内插入空白样以检查试剂的纯 度;插入重复样以检查分析的精确度;插入 标准样以检查分析的准确度。根据这三种检 查样的结果进行误差计算和校正,以评价该 “批”样品的分析结果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每“批”分析结果,实验人员都必须立即进 行检查评价。 第三节 化探分析方法简介 一、分析方法概述 目前,样品分析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化学分 析和仪器分析。 1化学分析 (湿法分析 ) 有容量法(VOL)

13、、比色分析法(COL)和重量法 (GR)。 (1)容量法(VOL)是利用化学反应达到反应平 衡的终点时所耗去的标准滴定液的体积,根据化 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出待分析溶液中待测元素的 含量。标准滴定液是用滴定管逐渐加入待测分析 溶液中,并选用适当的变色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 点,因此,容量法又称滴定法。 (2)比色法(COL)是一种利用待测溶液中元素与某种 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某种颜色络合物的特性,研制的一种 用颜色的深浅比较法确定元素含量的方法。用肉眼对比 颜色的方法称目视比色;用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来 测定结果的称为光电比色。比色分析是测定微量元素的 快速、灵敏的简便方法之一,检出限比容量法和重量法

14、 的检出限低,可达10-710-9g/ml。本方法广泛用于野 外和室内的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是野外现场分析基本方 法。 (3)重量法(GR)是利用被测元素与某种化学试剂 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沉淀物与其他元素分离,称其 沉淀物的重量来计算该元素的含量的方法。例如,用 Ba”来测定SO2-4时,生成BaSO4沉淀,只要准确称出该 沉淀物的重量就可计算出SO2-4的含量。 2仪器分析 (1)涉及原子外层价电子的仪器分析方法。 基于这种原理的仪器分析有发射光谱(ES) 分析根据激发光特征不同而分为两种: 电弧发射光谱分析;等离子源发射光谱分 析(ICP)、原子吸收光谱(AA)分析(根 据原子化器的不同

15、而分为两种: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分析;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石墨炉原子吸收和氢化物原子吸收)和原 子荧光光谱分析。 (2)涉及原子内层电子的仪器分析方法。原子内层 电子与原子核联系较紧密,要使内层电子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需要施加很大的能量。应用高速电子流 、射线、硬X射线轰击试样,使原子的内层电子能 量发生变化而产生X射线。不同的元素发射出的X射 线的波长不同它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电 子探针分析(EPX)的物理基础。这类分析仪器自动 化程度高,可以实现样品无损分析,能同时测定原 子序数9(F)到92(U)的所有元素。常量元素的分 析精密度(RE)可5,微量元素的检查下限有 少数元素可达gg,多数为n10gg, 由于 检出下限偏高,勘查地球化学应用尚不广泛。 (3)涉及原子核的仪器分析。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 中要自发地放出不同能量的粒子( 、 ),不 同元素放射出的射线能量也不同,从而就成了多道能谱 分析和中子活化分析的基础。多道能谱分析就测量激发 后发射的射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