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之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8228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课件之一(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以后儒学复兴的重要背景。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 ,将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它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 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导入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三教合一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白马寺创建 于东汉永平十一 年(公元68年), 是佛教传入我国 后第一座由官府 建造的寺院,所 以历来被尊为中 国佛教的“祖庭” 和“释源”,有“中 国第一古刹”之称 。白马寺(河南洛阳)第

2、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 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 佛像97000余尊。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 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奉先寺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江江 南南 春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老

3、君岩(福建泉州清源山),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 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老君岩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 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 、岩庙。武当山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 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 ,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 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政恶多门久矣三

4、教(儒、佛、道)于是乎可一矣。隋王通中说问易篇 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程朱理学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 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 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 “ 理理” ”或或“ “天理天理” ”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 “理学理学 ” ”。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程颢,河南洛阳人,世称 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

5、先生。本朝(宋朝)之本朝(宋朝)之 治治以理学为之以理学为之 根底也。义理之学根底也。义理之学 独盛本朝,以程先独盛本朝,以程先 生(二程)为之宗生(二程)为之宗 师也。师也。黄震黄震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自宋以来在历史上以理学大师 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更使书院地位独特,时与河南睢 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嵩阳书院内的“二将军”柏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河南伊川二程祠庙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

6、理 学学岳麓书院(位于今长沙市岳麓山)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 一,宋、明理学的一些学者曾在此讲 学。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岳麓书院内专祀程颢、程颐的“四箴亭”。亭内现存清刻程氏 视听言动四箴碑。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程颐四箴之一程子听箴碑刻,原物存于岳麓书院 。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二程先生全书分遗书外书经说 文集四类,号“程氏全书”。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二程遗书书影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四库全书将二程遗书列为“儒家类”的重点内容。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

7、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二程遗书二程言论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性即是理。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 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二程言论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朱熹(朱熹(1130113012001200),), 号晦庵,是二程思想的号晦庵,是二程思想的 集大成者。集大成者。二程言论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岳麓书院内专祀朱熹、张栻的“崇道祠”。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朱熹来岳麓书院讲

8、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 )欧阳厚均重刻。忠孝廉节碑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道中庸”碑宋乾道三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与张栻论中庸之义, 并题写“道中庸”。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朱熹著书图朱熹著述图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大学“格物致知

9、”始见于礼记大学,原本是从属于为“诚意 ”“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程颐开始, 理学家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对待。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 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 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 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之兴,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

10、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之兴,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 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 术思想之大成。术思想之大成。钱穆钱穆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四书”是对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 一标准。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五经”是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的合称。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今版性理大

11、全书影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今版四书章句集注书影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朱子语类书影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是熟饭。看其它经是打禾为饭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 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 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 妙处。 朱子语类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 所适而不在。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致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圣人

12、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 朱子语类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元史选举志一书影元代科举考试从“四书”中出题,以程朱等 理学家的注疏为评卷标准。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明成祖朱棣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五经大全之一的周易大全(明永乐内府写本)书影性理大全, 七十卷。永乐中, 既命胡广等纂修 经书大全,又以 周、程、张、 朱诸 儒性理之书类聚成 编。成祖制序。 明史艺文志 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陆王心学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陆九渊(11391193),江西金溪人,因曾在江西象山 (今江西贵溪西南)讲学,人称象山先生。

13、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朱、陆两人学术观点不同,但经常邀请对方到自己主持的书院讲学, 反映宋代书院打破了不同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提倡学术争鸣论辩的良好学风 。陆九渊应朱熹的邀请到白鹿洞书院讲课时的讲义书影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 之所同然者耳。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集陆九渊言论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王阳明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王阳明全集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阳明墓(位于浙江绍兴的鲜虾山麓)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 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王阳明言论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朱熹、陆九渊 、王守仁都曾在此讲学。白鹿洞书院第第4 4课课 宋宋 明明 理理 学学思贤台(位于白鹿洞书院内) 第第4 4课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