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岸带的开发》课件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696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岸带的开发》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岸带的开发》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岸带的开发》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岸带的开发》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岸带的开发》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岸带的开发》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岸带的开发》课件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一、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1、海岸带:广义:狭义:包括部分的陆地、滩涂、湿地、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的海域海岸线高潮水位低潮水位潮间带陆广义的海岸带指潮间带向 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 的带状区域狭义的海岸带主体指潮间带从世界范看,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海不足200千米 的沿海地区尤其是海岸带地区,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在海岸 带居住?地形、土壤、气候、交通海岸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是人类 早期开发农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较 快的地区在我国,19801986年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 查时曾经规定,海岸带的范围特指从海岸线算起,向陆域 延伸1

2、0千米、向海域延至-10-15米等深线的区域。而 在我国社会经济调查统计中,则把沿海占有海岸线的县级 行政单位或市的市区,作为海岸带的陆域范围。这一个狭 长的“黄金地带”,起着对外、对内两个辐射作用,它既是 把新技术从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枢纽,又是我国外贸出口的 基地。特别是从海洋开发和向海洋进军方面来看,我国的 海岸带既是前沿阵地,又是后勤供应基地。我国沿海地区现有4亿多人口,其工农业总产值达全 国的60,从经济发展战略和我国海岸带实际情况来看 ,当前主要围绕海港和城镇体系建设,发展海洋运输业、 临海工业、创汇农业、海水增养殖业,以及滨海旅游和其 他产业。阅读材料讨论:海岸带具有哪些区位优势?一

3、、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2、海岸带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自然 能量、生物生产力高信息交流快,信息量大资金 雄厚人才密集,技术水平高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 :大潮高潮线大潮低潮线陆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1、滩涂养殖(1)滩涂的范围及重要性滩涂范围: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 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重要性: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其他海洋 资源想一想:哪一类海岸适宜发展滩涂养殖?为什么?江苏 沿海滩涂是否适宜发展滩涂养殖?(2)滩涂养殖的有利条件: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营养丰富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3)滩涂的其它利用方式围海造陆 (造田) 、 休闲旅 游、围海 晒盐观察图

4、片思考:除了 水产养殖, 滩涂还有哪 些利用方式?长芦盐场启德机场崇明东滩农场北戴河海滨浴场左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 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 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 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 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带来 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 对策:合理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5、。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 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海滩消失、海湾消失、山林被破 坏、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新生土地等。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3)滩涂的其它利用方式围海造陆(造田)、 休闲旅游、围海晒盐围海造田导致 ;围造盐田、虾池导致 ;河口围堵导致 等。 我国滩涂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农田荒芜洪水泛滥二、海岸带开

6、发利用方式 2、港口建设 (1)港口 :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 ,由水域和陆域组成(2)港口的区位选择:水域条件 :水文水深陆域条件:地形 交通 经济腹地城市依托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影响港口 位置图图中的处选处选 建一港区,从港口影响因素考 虑虑,应选择应选择 在何处处建港最合理( )图125A B C DC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2、港口建设 (1)港口 :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 ,由水域和陆域组成(2)港口的区位选择:水域条件 :水文水深陆域条件:地形 交通 经济腹地城市依托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影响港口 位置社会经济因 素影响港口 吞吐量及兴 衰收集资料

7、从区位、疏集运能力和腹地等方面,分析上 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条件。(1)自然条件: 长江三角洲河口港,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江海联运地貌:三角洲地貌 地势开阔平坦,为港口设备、建 筑及城市平面布置提供有利条件 河流:长江、黄浦江 为港口提供淡水 ,保证了船舶入港航 道应有的宽度和锚地空间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条件。地理位置:(2)社会经济条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腹地:城市依托(港口与城市互相依存、促进) 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浦东开发:政策、人、财、物优势交通运输处于铁路、公路、航空交汇点,疏集运能力强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2、港口建设 (2)优良港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8、A、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 B、尽量依靠大城市,以提供港口建设所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 、财力; C、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 ; D、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 及生产辅助设施。 E、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外 ,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 成,是中国首个在海岛建设的港 口。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 通过东海大桥与上海交通运输网 络连接,充分发挥上海港经济腹 地广阔、箱源充足的优势。经过 一系列可行性研究,2002年6月 26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正

9、 式开工,至2008年底,洋山深水 港区三期工程全面建成 。集装箱 专用泊位达16个,设计年吞吐能 力为930万标准箱。 港口规划中通常需要研究哪些问题?预测腹地范围和吞吐量 评价腹地内经济水平、资源开发及生产潜力 港口与腹地的疏集运条件(3)港口规划:3、海洋旅游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旅游业有哪些有利条件?海洋波澜壮阔、海岛景色迷人、 海滨气候宜人3、海洋旅游(2)海洋旅游分类: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海上旅游 、海底旅游按空间范围划分 :按距陆域远近划分:滨海旅游(最基本、最有魅力)近海海上旅游远洋旅游(3)滨海旅游滨海旅游方式:海滨观光、海滨度假疗养 、海水浴场、海上体育娱

10、乐活动等滨海旅游资源主体:阳光、沙滩、海水、 海岛、新鲜空气等滨海旅游资源特点:浪缓、沙软、滩平、 岛异3、海洋旅游问题探究:我国沿海地区发展 旅游业有哪些优势?海岸线长,海岸类型多, 滨海资源丰富沿海对外开放程度高,经 济充满活力鸭绿江口北仑河口(1)图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 ;B 。 (2)处为处为 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式为为 。 ;处为处为 砂质质海岸,其特点是 ;是天 然优质优质 的 。 处为处为 珊瑚礁海岸,它与红树红树 林海岸同属于 海岸。大陆架洋盆筑港 旅游海滩宽阔,坡缓水清 海滨浴场生物(3)图图中处处附近有莺莺歌海盐场盐场 ,分析其发发展晒盐业盐业 的主要有利 自然条件 。 (4)海南岛岛已被国家确定为为“国际际旅游岛岛”,这这将促进进其海岸带带 的大规规模开发发。在大规规模开发发海岸带过带过 程中,你认为应认为应 采取哪些 措施保护护海洋环环境?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海洋污染控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 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地势平坦,滩面宽阔,位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量大(5)收集资资料分析海南岛发岛发 展海洋旅游业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