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课件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599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7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课件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22 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对 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 ,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 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即 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 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 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 必被其泽”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一、起用王安石(为变法提供了可能)宋神宗:宋英宗之子。 10671085年在位,曾说:“ 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 即位后,不治宫室,不事游幸 ,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之志 ,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思考:

2、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第一目的内容,宋神宗为什 么要起用王安石?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从王安石方面来看: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2)从宋神宗方面来看: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和加 强封建统治起用的原因:变法的指导思想:理财富国(积极开源)“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二、变法的主要内容措 施目 的内 容作 用富国 中心内容强兵育才富国之法富国之法措 施 内 容目 的为了改变积贫 的局面,调整 封建国家、地 主和农民的关 系,发展生产 ,巩固封建统 治政府贷款或谷物,还本付息以钱代役,官僚地主不例外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设发运使,

3、“徙贵就贱,用 近易远”采购物资设市易务,收购滞销物,市 场短缺时卖出按土地数量、质量收税,官 僚地主不例外青 苗 法农田水利法均 输 法市 易 法方田均税法募 役 法措 施 意 义作 用青 苗 法农田水利法募 役 法市 易 法方田均税法均 输 法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业生产;增 加政府收入;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 证农时和农业劳力;打击地主官僚特权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节约开支和成本,增加收入,减轻纳税 户的负担;限制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打击商人垄断,稳定市场,安定生产 和生活;增加了政府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隐瞒和兼并土地 的现象,保证了

4、财政收入分析与探究1打击豪强地主 减轻人民负担 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积贫局面强兵之法强兵之法探究2 王安石为什么要采取强兵之举?结合 教材P53学思之窗加以说明。问题:宋朝中期的“积弱” 局面,士兵素质低下, 战斗力不强。 原因: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 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 、兵无常将、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 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目的: 整顿军队,克服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措 施内 容作 用保 甲 法组织农户习武,轮差巡查, 维护地方治安。保 马 法百姓自愿申请替官府养马, 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

5、税。将 兵 法选派有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 各地区军队的军事训练。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 提高武器质量。强兵之法强兵之法节省了军费 开支,提高 了宋军的战 斗力,避免 了地方的不 安定因素, 减少官府负 担。神臂弓。一种单兵操作的 弩,其威力之大,为弓弩之冠, 在460米的射程内,可以穿透两 层铠甲鳞片。宋代火箭宋代习武图宋代习武图 取士之法取士之法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选拔人 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措 施内 容作 用改革科举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要 求考生联系实际。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 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 新学科惟才用人择优录用,打破按资升迁

6、成规,克服 “恩荫” 弊病培养专门人 才,使许多 低级官吏和 下层士大夫 得到发挥才 干的机会内 容具 体 措 施作 用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 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上 改善了北宋积 贫积弱的局面 ,使北宋的国 力得到增强。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取士之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惟才用人王安石变法总结巩固练习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 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2.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主要目的在( )A.抵抗辽国的进攻 B.加强对农民阶

7、级反抗的镇压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与大地主斗争的力量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 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BBC4.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的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青苗法 5.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 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减轻地主对

8、农民的人身控制A. B. C. D.ABD7.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8.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 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 是( )青苗法 募役法 将兵法 市易法A. B. C. D.9.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 戍法”带来的弊端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ADC【作业】1、选择题:随堂小测15题;变 式训练1、2题;基础巩固15题2、主观题:能力提升第6、7题材料一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

9、之于官”, “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 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 30年代的新政材料二 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 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 则恐鞭箠(即“棰”,意: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转引自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 材料三 欧阳修认为:夏料钱于春中俵(bio,把东西分给人 )散,犹是青黄不相接之时,虽不户户缺乏,然其间容有不济 者。以为惠政,尚有说焉。若秋料钱于五月俵散,正是蚕麦成 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缺?直是放债取利尔。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七

10、卷中古 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1、结合材料一说明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意 图是什么? 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剥削,增加政府收入, 平抑物价,促进农业生产的进行 2、结合材料二、三归纳苏辙、欧阳修反对青苗 法的理由有哪些?不易监管,会出现官吏舞弊现象;收取困难,会增加地方政府负担:夏季贷款利于解决贫困者的生活问题,而秋季放贷 纯粹是为了获取利息材料一 宋代役法规定,按户等高低分别 轮流负担官衙的差役。服役不仅是没有报 酬的义务,而且差役很多,如保管公物、 督收赋税、追捕盗贼、传递命令等。有钱 有势的人家服轻役或不服役,沉重的负担 就落在一般贫民身上。为了规避重役,民 众“土地不敢多耕”,怕被评

11、为大户人家 ;“骨肉不敢义聚”,怕被评为人多之户 ,甚至铤而走险,“不得已而为盗贼”。 材料二 范振兴就募役法的弊端作了分析:1役钱之多寡以 人户之资产为依据,而资产审定的标准,立法者并未规定,令各 地从所便为法,于推行之余,猾官奸吏便不免乘机勒索,以致民 间骚扰不堪。2二分宽剩钱乃为水旱灾歉人户物力不及时之备 者,而施行未久,宽剩钱灾年照出,又别收头子钱五文,所收的 钱亦不尽以用于雇役,慢慢成为政府之特别收入。3征收之际 ,官吏舞文弄法,鱼肉乡民,时常打破法定的限额。4人户输 钱免役是立法的本意,但是实施不久,常有役钱已输而又增派他 种名色的力役的事情发生,以致募人多不肯就。范振兴王安石政略

12、,转自李华瑞:王安 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弊端:役钱的征收标准混乱;不按规定征收 宽剩钱;任意征收额度;纳钱后仍要服役 材料 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动机是“通有无、权贵贱 ,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事实则是“商贾为之不 行,通都会邑,至有寂寞之叹,非独商贾之患也,而上 下均受其弊”。连最初倡议施行市易法的魏继宗也认为 ,“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摘编自叶坦:大变法,三联书店1996年版思考:王安石推行市易法的意图是什么?事实上都 邑之人不胜其怨的原因是什么?意图:打击商人垄断,稳定市场,安定生产和生活 ;增加了政府收入。原因:政府垄断了市场,影响了商业的正常运行。 市易法实施期间,原本是购买滞销商品,但实际上却 专门抢购紧俏物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完成朝 廷下达的利润指标,也才能从中渔利,中饱私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