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564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社会美(一)什么是社会美?v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的美。它是社会实践的 最直接的表现。(二)社会美的表现v1、作为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及相关活动场景 。v2、劳动产品赤壁怀古v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 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v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苏 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v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v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三)社会美的特 征1、社会美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 象。v社会美是对人的自由创造的实践的积极肯定。v包括: (1)生产劳动实践。如鲁班、华佗、扁鹊的传说。 (2)社会历史进步或变革实践。如华盛顿、孙中山 。 (3)伦理道德实践。孟母三迁。 (4)其他。 2、社会美重在内 容。(四)审美与意识形态(五)理想与审 美理想 八、自然美(一)什么是自 然美?(二)自然美的根 源v1、客观的自然界作为人类实践的资源与环境 ,与人发生关联。v歌曲大海啊故乡v歌曲山里的

3、孩子心爱山思考:未经人类 改造的自然如何 美?v2、自然事物经由形式美的中介,与人发生关 联。v鸟鸣声v丹顶鹤v3、自然事物作为人的精神的投射山园小梅 (宋)林逋v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v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v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v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v 吾家洗砚池头树, v 个个花开淡墨痕。 v 不要人夸好颜色, v 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图题诗(清)郑板桥v咬定青山不放松,v立根原在破岩中,v千磨万击还坚劲,v任尔东西南北风。 v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 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

4、微虫犹或入感, 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 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 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 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 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 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 林共朝哉!v4、自然作为文明的对立面,成为“自由”的象 征归园田居陶渊明v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5、,复得返自然. (1)文明的发展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予人类极 大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束缚了人类的自由。 (2)“自然”作为“文明”的对立面,而成为“自由” 的象征,令人向往。 (3)这样的“自然”,其实仍然是人化的自然。小结:“自然”作为思想文化范畴,是 人的实践的产物。vA 纵向地看,人类关于“自然”的定义、评价,随着 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vB 横向地看,不同的文化体系中,“自然”的内涵与 地位都有差异。vC 总之,人类的实践是在与自然矛盾统一的运动中 的实践。“自然”是这一实践的环境、对象、目标, 等等。实践与自然不可分割。vD 从而,“自然”从各种渠道渗透到实践中,实践也 以各种形式投射到

6、“自然”中。(四)自然美的特征自然美的特征:重在形式蝴蝶杜鹃v杜鹃鸟叫声v“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 锦瑟)v“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v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 令送春)鸳鸯v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 安古意)v“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李白古风)v“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杜甫佳人)v“梧桐相持老,鸳鸯会双死。”(孟郊列女操) 九、形式美(一)什么是形式美?v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 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 。(

7、二)形式美的 规律1、单纯齐一v国庆阅兵2、对称均衡3、调和对比4、比例5、节奏韵律练习:试分析下面这首诗中运用的形 式美规则。v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 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6、和谐统一(三)思考题:形 式美的规律从何而 来?十、艺术美(一)艺术活动的构成v1、艺术家-艺术品-受众v2、艺术创造-艺术接受v3、艺术活动以及艺术美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实 践的产物,是社会大生产的有机组成。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二)艺术品的 结构物质材料层形式符号层艺术意象层超验意境层(三)艺术创造1、艺术意象的孕 育v(1)意象产生于主体意识与客观世界的相互 作用,这是创造新

8、的、精神性的对象世界的 过程。一方面是艺术家主体力量的对象化, 另一方面是对象世界的人化。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2)、意象孕育过程中的主客统一v客观物象为基础。v倾注作者的思想情感。v表达富于个性的精神内涵。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v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自愁,更著风和雨。 v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 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2、艺术意象的生产v意象的生产是指艺术家头脑里的意象获得物 态化表达的

9、过程,使孕育在头脑里的艺术意 象获得符号形式和物质实体,从而产生艺术 品。v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方其搦翰,气倍辞 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 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基本步骤v将潜藏的意象明朗化、零散的感觉整体化 ,从而生成艺术意象的整体。v将内在心理的东西变成外在可见的物化形 式。v将变动的内在意象凝聚为确定的符号形式 。v宋代苏东坡的答谢民师书“求物之妙,如 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 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v郑板桥题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 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 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 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

10、倏作变相,手中之 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三)、艺术生产 中的形式与技巧1、艺术生产中的形 式与内容的矛盾v沈璟 【二郎神】套曲词隐先生论曲:“欲 度新声休走样!名为乐府,须教合律度腔。 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说不得 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纵使词出 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 v汤显祖:“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 (王骥德曲律杂论) 2、艺术生产中的“ 技”与“道”的矛盾十一、意境与传 神(一)意境问题:意境之“境”, 是客观的还是主观 的?v王夫之姜斋诗话 : “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 。非按舆地

11、图便可云平野入青徐也,抑登楼所得见者耳。”v谢榛四溟诗话: 写景述事,宜实而不泥乎实。有实用 而害於诗者,有虚用而无害於诗者,此诗之权衡也。 予与李元博秋日郊行,荆榛夹径,草虫之声不绝。元博曰: “凡秋夜赋诗,多用蛩螀,而昼则弗用,何哉?”予曰 :“此实用而害於诗,所谓靥子在颡则丑是也。” 贯休曰:“庭花 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景实而无 趣。太白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景虚 而有味。v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 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 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 悠下。”无我之境也。有

12、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 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二)传神1、形似与神似v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论画 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 诗人。v“离形得似”v“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2、传神v问题:“神”来自何处?表现的客体对象,还是 创作主体自身?作业:选择一个对 象,运用形式美法 则,分析它的形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