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考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29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8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考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是中国人民 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 我的祖国和人 民。”邓小平他是家人眼里可爱可敬的“老爷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 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凡是毛主席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作出的决策, ,我我 们都坚决维护;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凡是毛主席的指 示示, ,我们都始终我们都始终 不渝地遵循。不渝地遵循。” ” -19771977年年2 2月月7 7日日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红旗红旗 杂志、杂志、解放军报解放军报 联合社论联合社论创建新理论的宣告书 (一)时代背景“文革”结束

2、,百废待兴,人民渴望 摆脱困境;“两个凡是”束缚人们头脑,“左”倾 错误继续影响;邓小平恢复领导工作.19781978年年5 5月月1111日,日,光明日报光明日报上刊载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二)宣言书-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 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 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1978年)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 方面政治 方面组织 方面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 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 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 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 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 要成果。意义: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一)时代背景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影响中国; 国内部分人社

4、会主义前途和改革开放产生了 疑惑;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二)南巡讲话判断实践的标准发展是硬道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 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 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中共十四大(1)大会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 平理论这个概念(四)意义以邓小平

5、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从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 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抓住“什么是 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深刻揭 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 的水平;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 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

6、合第二次历史性飞 跃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 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历史地位1.“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2.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 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3.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知识拓展:中共“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 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

7、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据此回答: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 别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的? (2)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有何内 在联系 (3)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于这三大理论对中国革命 和建设所起用的认识(1)确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1945年中共七大 1997年中共十五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2)共同特点:内在联系: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这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三大 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3)作用: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 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

8、备。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 指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 目标的根本指针。延伸探究练习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 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 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 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 举例说明。(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

9、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 说明。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 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 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 振兴国家的道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列宁“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能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 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解说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