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26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 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 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 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证两类。快速浏览7677页尹 方荣的论度量,本 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 点?使用了哪些论据? 这些论据中哪些是道理 论证,哪些是事例依据 ?1.引用史搢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 ,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道理 论据)2.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 去,从而化解矛盾。(事实论据)3.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 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事实论据)

2、4.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 。(道理论据)5.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 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事实论据 )论据的选择1.论据的选择要紧扣论点 2 .论据要真实 3.论据要力求新颖 4.论据要典型论据的选择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 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 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 搬照用的是石子。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 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论据的使用1、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2、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3、叙述论据应选择多元化的方式 4、要学会分析材料,使之与观点结合得更 紧密 议论

3、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 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 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属于散文,属 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 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 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 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 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 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 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 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议论性散文的基本结构模式 1开头要求语言优美,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先 声夺人,字数100字左右。 2本论

4、部分一般要有三个片段,可以用小标题 突出,标题要求简洁、明确、有内蕴,最好能体 现文章观点。每个片段应先散文化叙述(引用或 化用诗文),再议论性评说(引用或化用诗文) ,使之契合写作要求(切题)。并能展示举例精 当,引用或化用诗文,语言优美三个亮点。 3本论部分要“形散神不散”,用一根思想的红 线(写作的主题)将三个片段串连起来,切忌堆 砌材料。 4结尾部分干净利落,照应开头,点题并再次 揭示观点。 写作素材(名人类)巧用方法总结 1.熟悉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文学人物或当代人物; 2.对其人生经历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其重要经历,特别 是著名事迹和散落的轶事; 3.熟记并理解他们每个人重要人生阶段

5、的主要作品,重点 落实在名篇名句上; 4.关注他人对该名人的评价; 5.学会多角度分析材料,比如:从不同的人物(角色)寻 找角度,从事件的几个逻辑阶段寻找角度(起因、本质、 过程、结果、对策等)将积累的这些素材用于不同作文中 ,掌握作文素材的变通本领。 6.根据命题(或话题)意图,对所掌握的素材采用不同的 表述方式:一般先散文化叙述(引用或化用诗文),再议 论性评说(引用或化用诗文),尤其注意在议论性评说时 要突出命题(或话题),使之契合写作要求(切题)。 关于宽容与度量的论据 你能想到哪些?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弟子规 宽恕一个敌人要比宽恕一个朋友容易。 英布菜克耶鲁撒冷紫罗兰

6、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 这就是宽怒。马克吐温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雨果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 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写作练习 1、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 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甚于 水。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 。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 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 文。写作练习 2、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日 本发生9.0级地震,强震破坏力超过20多个 汶川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余震不断,最大达到了7.1级。更加雪 上加霜的是,福岛两座核电站,核物质发 生了泄漏。日本是一个岛国,其地理位置在亚欧大陆 板块的交接处,是火山、地震、

7、海啸等重大自 然灾害的高发区。有史料记载的七级以上地 震就高达数十次。饱受自然灾害威胁之苦的 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对自然灾 害的未雨绸缪措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 拟的。日本有世界最先进的海啸、地震预防系 统,以确保在海啸、地震发生前,让群众 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逃生。日本的小孩在 上学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系列的预防自然灾 害基础知识的教育,一些城市每年都会举 行一些模拟地震演习。日本的房屋绝大多 数都经过严格的防震处理,能够抵抗较强 的地震,正是因为如此,近代日本发生了 几次严重的地震,但是都没有造成大的人 员伤亡。 阳光依旧照在身上,迎春花在路边的花坛 里开得正浓。季节的轮回里,一切外

8、物看 起来都是那么的恒常和自然。然而,无常 却是时时潜伏在有常之后,从没有一天远 离过,只是我们没有察觉。昨天还是风平 浪静、和美生活的日本,在一刹那,就被 卷入一个噩梦的漩涡。9.0级的地震,一个 并不惊人的数字,带给人的,却是惊人的 灾难。 诚然,日本人曾经屠杀我三十万民 族同胞,惨绝人寰。 弟子规中讲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 地同载。意思是,我们人类同属于生长天地之间 的生灵,应该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彼此关怀。这 种仁爱不是狭隘的爱,而是广泛的爱。从这句话 中,我体会到祖先是让我们拓展心胸,关爱他人 ,这样的人才会拥有快乐。这种仁爱之心并不是 说跟你有仇的你就恨,跟你关系好的你就去爱,

9、 那样的心灵亲亲疏疏,爱恨情仇,装满了一肚子 ,却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了。 相隔遥远,我们触摸不到他们的痛,但是 我们可以祝福和同情,长养我们的慈悲心 ,慈悲心会让我们的心胸越来越宽广。如 果幸灾乐祸,长养的却是一颗嗔恨心,嗔 恨心会使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狭隘。 心胸宽 广,平静柔和却坚强有力的地方,就是生 活在天堂,心胸狭隘,快意恩仇和刚强难 调的心,就是生活在地狱。 我们不要这样去恨一个人,一个民族。当 对方有难的时候,能伸出手,就要帮一把 ,就像汶川地震时的国际救援队。当不能 伸出手的时候,应有一颗同情的心。 有人 说,这样太软弱。其实,最软的东西,却 是最坚强。你看那水,终无形状,装在盆

10、中是圆的,流到溪流是长的,这样柔软的 东西却是可以滴水穿石,可以承载轮船, 她是最有力的。我们何不从中悟到一些什 么呢? 把爱的心门再打开一点。能够发挥“大爱”的 精神,就比较不会被“小爱”的执着束缚住, 因而造成人生的痛苦。透彻的大爱,才是 仁爱之心。 让我们怀着仁爱之心去生活, 因为只有这样,快乐才可以离我们更近些 。 有一颗仁爱的心,快乐的生活,我们首 先就要真正做到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也要 快乐的生活。否则,仁爱之心终究会是一 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们的心却永远生活 在杂然之中。 把爱的心门再打开一点。能够发挥“大爱”的 精神,就比较不会被“小爱”的执着束缚住, 因而造成人生的痛苦。透彻的

11、大爱,才是 仁爱之心。立论角度: 1、从自然物本身的色、味、形、态等特点出发可以得出: (1)水是无色、无味的,进而联想到水的纯粹,或者,反过来思考水的单调 乏味进而联系到人。 (2)水是没有固定形态的,放到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状,进而联想到水的 适应性,也可以反过来想水缺乏个性、没有自我杂,再进一步联系到人。 (3)水是清澈的,可以联想到水的清明,不容一丝杂质,也可以反过来想“ 水至清则无鱼”,生命应该包容一些杂质。 (4)水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有不同的状态,可以联想到人也应该及时地改 变、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 (5)水普遍而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想到水的重要性,平凡而默 默奉献的精

12、神。 (6)水流过高山、低谷,最终流入大海,可以联想人生只有经历了无数的挫 折、苦痛之后才能有所成就。 (7)水的质地柔软而坚韧,可以想到人的性格应该是外柔内刚的。 (8)水能沉淀也能洗涤污物,可能想到水的自我净化和净化他物进而联系到 人。 联系课本中所学的水展开联想: 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可以联想到雨水默默地滋润万物进而联想到平凡 人们的默默奉献。 柳宗元小石潭记联想到水的清新的趣味。 余秋雨都江堰想到治水要善疏进而想到用人 要善导。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想 到水的磅礴气势,水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还有好多好多的课文可供学生们去利用。、联系平时的积累

13、展开联想,寻找立意点: 如“高山流水”、“水滴石穿”、“海纳百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等。 4、联系生活、社会热点展开联想,寻找立意点:水对万物、对我们生活的重 要性,西部的缺水,“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保护母亲河”等等 5、 从运动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6、 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7、 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 做时代的弄潮儿。 8、 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9、 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0、 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 己。 11、 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 发出更大的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