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933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经典测验理论 的基本假设 本章提要:q心理特质及其可测性q心理测量的误差及其种类,真分数的 含义q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 第一节心理特质及其可测性假设 一、心理特质的含义 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 方式称为人的心理特质(trait)。 理解:q(l)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 有一定的抽象性。 q(2)特质是“一种一般的神经心理系统,它 可以综合不同的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 反应”(GAllport)。 q(3)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 q(4)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人格)是由多种特质分 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 q(5)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刺

2、激的反应倾向 ,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二、心理特质的可测性 CTT的心理特质的可测性假设:心理特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 有其数量”(E.L.Thorndike),“凡有数量的东西都 可以测量”(A.McCall)。这就是CTT的心理特质的 可测性假设。 第二节 测量误差及其来源 一、测量误差的含义 测量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 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 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理解:q1、测量误差是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 所致;q2、测量误差表现为不准确或不一致两种方式 。 二、测量误差的种类 q随机误差:即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

3、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 q系统误差即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 恒定而有规律的误差 。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不影响稳定性。 而随机误差既影响稳定性又影响准确性。 三、测量误差的来源 q测量工具:如测验题目、题目格式、题目难度过高或过低 、指导语不当、测验时限过短等。q测量对象:如测验经验、生理因素、测验焦虑、动机等 。q施测过程 :如物理环境、主试因素、意外干扰、评分不 客观计算登记出错等。第三节 真分数及其有关的假设 q一、真分数的含义 我们把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 值称作该特质的真分数(True Score,简称为T分数) 把实测的分数称作该特质的观察分

4、数(Observed Score)。 二、数学模型及其假设 经典测验理论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与真分 数(T)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 机误差(记之为E)。即:XTE, (3.1)这就叫CTT的数学模型。 3个关联的假设公理: q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 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 会接近于真分数。即:E(X)T或E(E)O q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T,E)0 q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E1,E2)O q首先,在问题的研究范围之内,反映个体某种 心理特质水平的真分数是假定不会变的,测量的 任务就是估计这一真分数的大小; q

5、其次,观察分数被假定等于真分数与误差分数之 和。 q第三,测量误差是完全随机的,并服从均值为零 的正态分布。 平行测验的定义:如果两个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 一特质,并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 、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后所得分 数的分布(X和S)都是一致的,则 这两个测验被称作是彼此平行的测验 。 CTT模型和假设可推导出如下关系:SX2ST2SE2 (3.2) 真分数还可以分成两部分:与测量目的有关变异 (SV2)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SI2),即:ST2SV2SI2 (3.3)于是公式(3.2)可改写成:SX2SV2+SI2SE2 (3.4)练习与思考:q1、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q2、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哪些?q3、CTT模型及其假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q4、根据CTT的数学模型及其假设,推导 关系式(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