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86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8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理综生物选择题逐题解析 第 一 题(07)1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 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解析】在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当失水过 多或食物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 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而产生渴觉, 因此,产生渴觉说明血浆渗透压升高了。在运动中, 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除了CO2和乳酸增加外, 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量出汗而失水过多。C(08) 1.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A. 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 B. 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C.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的复原

2、D. 蜥蜴断尾再生【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 个体发育中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简单的 说就是一种细胞的后代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细胞。但是 质壁分离的复原只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失水之 后又发生吸水的过程。对于教材中各个概念的把握要 注意分析其内涵和外延。C(09) 1.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 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解析】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 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

3、传机制决定的程序 性调控,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而细胞癌变是由于 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 和分裂失控所致。因此,B正确。B(10)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D解析:此题非常容易,主要是考查细胞的结构。病毒 为无细胞结构的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 人体细胞有许多是不进行分裂的成熟细胞,没有细胞 周期。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是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都具有流动性。(11)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 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

4、主要原因是 (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红细胞的结构特点。人的成熟 的红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 ,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具膜细胞器。将人的红细胞放 入4蒸馏水中,红细胞的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的 环境浓度,导致红细胞不断吸水而涨破。 【评价】本题考察中4 是一个小骗局,容易误导学生 选择D。但是本题的考察难度比较低,因此通常学生都 可以很容易作答。C(2012) (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河南、贵州、云南 、甘肃、青海、湖北、湖南、辽宁)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

5、泌蛋白,组成这 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 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 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决定的氨基 酸不同解析: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 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 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 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合成蛋白质的模版是mRNA,组成这两 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原因只能 是mRNA碱基序列不同。B第 二 题(07)2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 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间期发

6、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解析】只有极少数病毒具有逆转录的现象,正 常的动物体细胞内没有感染病毒,因此其有丝分 裂间期不会有逆转录的发生。 D(08)2.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 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 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解析】光合作用的进行必须有光照和二氧化碳 等原料。要通过好氧细菌检测氧气的

7、放出,因此 实验要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进行,便于 观察氧气的产生与否。 B(09)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 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 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 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 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 重 【解析】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 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温度过高,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 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

8、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故C、D 错误。B(10)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 结 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 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 能量多解析:丙酮酸是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H与氧结合生 成水是在线粒体内膜上,无氧呼吸产生的H在第二阶 段用于还原丙酮酸,没有积累。D(11) 2、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 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 的RNA C、乙酶的化

9、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 子结构的改变【评价】关于酶的图像本题的考察方式是一个突破, 而且考察了酶的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 数酶是RNA。但是本题的考察点并不难,因此学生较 容易得分。B【解析】本题以坐标图为信息载体,主要考 查酶的本质、特点及功能的相关知识。观察 曲线图看出,甲酶的活性始终保持不变,说 明甲酶能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从酶的化学 成分上来看,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 RNA,甲酶也可能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 RNA;乙酶的活性不断降低,说明能被该种 蛋白酶降解,其本质为蛋白质;乙酶被降解 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12)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

10、误的是 A癌细胞的基本特征是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 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癌细胞的基本 特征是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大家比较熟悉; 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与正常细胞有明显区别;病毒是 诱变因素之一。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 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故D项错。D第 三 题 (07)3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 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 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

11、是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 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 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 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 经乙到丙B【解析】此题考查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种 间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取 食方式都为吞食,主要取食的食物颗粒 大小有区别,三种生物所取食的食物颗 粒大小有重叠,可以判断三种生物是竞 争关系。(08)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 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 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 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 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

12、 前膜递质的释放【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神经元间兴奋的传 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 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引起的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 奋或抑制。药物阻断传递,但是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不 变,则说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一切正常,药物只是抑制了 突触后膜的功能。学习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要注意结合图解分析。B(09)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 误的是 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 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 择透过性 【解析】液

13、泡膜是一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 积累大量的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时,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 累溶质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D(10)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 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 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解析:观察质壁分离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花生 子叶含丰富的脂肪可用于脂肪鉴定,观察RNA需 用吡罗红染色,所用材料最好无色C(11)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 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 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 A.光反应强度

14、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光合作用的场所、 过程及特点等知识。镁是植物细胞中叶绿体色 素的重要组成元素,若幼苗在缺镁的培养基中 培养,会使叶绿体中的色素含量降低,导致光 反应强度降低,生成的ATP及H的量也随之 降低,而后暗反应强度也会降低。 【评价】镁元素的功能,叶绿素的功能都很容 易答出,但是学生分析的时候很可能会选择D ,忽略了暗反应强度也会改变的部分,因为感 觉上叶绿素与暗反应无关,因此会有一些同学 选错。(12) 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 会发生的生

15、理现象是 A 血浆渗透压降低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 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 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 的刺激增强、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 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尿量减少。B第 四 题 (07)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 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 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

16、位于脊髓A【解析】反射弧的完整结构信息传递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 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 应器一般都分布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如缩手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皮 肤,而效应器位于手臂的肌肉中;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 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低级的反射中枢有的位于脊髓 中,有的位于脑干中,而高级反射的活动都位于大脑皮层。A(08)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 用的物质分别分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