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48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8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华理工大学简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学校简介一、学校简介东华理工大学于东华理工大学于19561956年成立,已有年成立,已有5757年办学历史,目前已成为年办学历史,目前已成为以理、工为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育主,经、管、文、法、教育兼备的高等兼备的高等学校。学校。 学校先后隶属于地质部、二机部、核工业部、学校先后隶属于地质部、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91999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划转地方,现为国,学校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划转地方,现为国家国防科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家国防科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土资源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

2、共建高校。国土资源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 1、学校隶属关系发展、学校隶属关系发展2 2、校园概况、校园概况 二个校区:二个校区:抚州校区 南昌校区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2400: 2400亩;亩; 学校校舍面积:学校校舍面积:7474万平方米;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15.615.6亿元(亿元(教学科研仪器总值教学科研仪器总值2.182.18亿元亿元); 在校学生数:在校学生数:3000030000余人;余人; 全校在职教职员工:全校在职教职员工:28002800人。人。3 3、师资队伍、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现有教职工28002800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11

3、00余人;余人; 高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教师536536人,其中教授人,其中教授129129人;人;具有博士具有博士280280多人,硕士多人,硕士800800多人;多人;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434人,省级骨干教师人,省级骨干教师4848人;人;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2020人,硕士生导师人,硕士生导师360360余人余人 ;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 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3838人人; 江西省江西省“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人才第一、二层次人才8 8 人。赣鄱人。赣鄱555555人才人才1515人。人。4 4

4、 、院(系)设置、院(系)设置设有设有2323个教学单位:个教学单位: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学院长江学院 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软件学院软件学院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海军后备军官学院海军后备军官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生部研究生部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学院国防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文法与艺术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数学与信

5、息科学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 师范学院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学院5 5、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专业设置6868个本科专业个本科专业其中:其中:5 5个国家管理专业个国家管理专业1818个国家特色和江西省品牌专业个国家特色和江西省品牌专业1212个国防军工专业个国防军工专业1 1个国防重点专业个国防重点专业 1 1个国防紧缺学科个国防紧缺学科1 1个国防紧缺专业个国防紧缺专业 1414个一级学科、个一级学科、656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省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省 级示范性硕士点级示范性硕士点5 5个;个; 1010个工程硕士领域。个工

6、程硕士领域。 20122012年获得获得博士授予权:铀矿资源勘查开年获得获得博士授予权:铀矿资源勘查开 发与核废物处置。发与核废物处置。6 6、14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 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放射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放射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分析化学(放射性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放射性分析化学) 测量学与测绘工程测量学与测绘工程材料学材料学 计算数学计算数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地质工程地质工程 应用化学应用化学企业管理企业管理 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普查与勘探2 2

7、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技术及应用核技术及应用7 7、研究机构、研究机构 8 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技部、教育部)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技部、教育部)“ “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工局)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核技术应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核技术应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地质调查研究院地

8、质调查研究院江西省铀资源勘查江西省铀资源勘查2011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质谱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质谱学重点实验室 2 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加速改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加速改 革与发展革与发展1 1、学校的目标定位、学校的目标定位实现实现“ “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部分优势学科专业进入世界先鲜明,部分优势学科专业进入世界先 进行列进行列” ”目标目标即:即: 经过经过3 35 5年的建设,使学校整体年的建

9、设,使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 流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核流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核 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0101年提出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战年提出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战略,加快办学条件的改善;略,加快办学条件的改善;0303年提出稳定外延发展,加强内年提出稳定外延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涵建设。3 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确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 目标,实施目标,实施“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 育育”

10、 ”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2005年、年、20072007年、年、20092009年、年、20112011、20132013 年五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根据社年五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根据社 会需求,不断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会需求,不断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 模式。模式。2008-20122008-2012届本科生就业率一览表届本科生就业率一览表届届别别毕业毕业 生人数生人数就就业业人数人数就就业业率率20092009598059805173517386.5%86.5%20102010746374636828682891.5%91.5%20112011739873986

11、843684392.5%92.5%20122012728372836763676392.9%92.9%三、学科建设与科研三、学科建设与科研1 1、学科建设、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一直以地学为优势、以核为特色,逐步拓展,取得明学科建设一直以地学为优势、以核为特色,逐步拓展,取得明显成效。显成效。 核工业部级重点学科四个核工业部级重点学科四个 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放射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分析化学(放射化学分析)、核技术及应用 江西省重点学科:江西省重点学科: 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大地测量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大地测量学学 、应用化学、企业管理、计算数学

12、、核技术及应用、材料、应用化学、企业管理、计算数学、核技术及应用、材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 2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技术及应用核技术及应用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省311311工程工程3 3、近年来主要、近年来主要科技成果科技成果 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96796项项 其中: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项目其中: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项目6 6项项 国家国家863863项目、项目、97397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646项项 省部级项目省部级项目244244项项 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获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