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564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讲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形成于70年代。其包含的理性预期假说是美国经 济学家穆斯JF于1961年提出来的,但在那时并未发生影响。70年代之初,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连续发表论文 将理性预期假说作为批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的工 具,接着明尼苏达大学的萨金特也发表论文提出相似观点,于 是形成了以他们三个人为核心的理性预期学派。在此之后,又 有罗伯特巴罗、约翰泰勒、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等经济学家脱颖而出,加入了这个学派。目前,这个学派的影响也已渗透到 了西方经济学的几乎所有领域,尤其是极大地改变了西方宏观 经济学的面貌,

2、使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 个学派也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地位日益提高,十分引人注目 。 概 述本章主要内容1、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产生的背景和 主要特色;2、掌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掌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4、掌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政策主张;5、正确评价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重点及难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周期理论、政策无效性主张1、卢卡斯(1937 ) 主要著作:1981经济周期理论研究,1981年,与Thomas Sargent 合著经济理论研究,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1995年“因发展和应用理性预期假说并因此改进了宏观经济学分析和加

3、深我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主要代表人物2、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1943 ) 宏观经济理论(1979)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与卢卡斯合著(1981)重要论文理性预期与恶性通货膨胀动态学(与华莱士合著,1973)阐明经济时间序列(1981)主要著作:3、罗伯特巴罗 (1944) 货币、就业和通货膨胀(与 Crossman合著,1976)货币、预期和经济周期(1981 )宏观经济学(1984)现代周期理论(1989)合理预期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1976) 美国的非预期货币增长和失业 (1977)主要成果二、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产

4、生理性预期的概念是由约翰穆斯在1961年在美国计量经济学杂志7月号发表了著名论文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萨金特在其宏观经济理论一书中把它们这个学派的理论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代(20世纪70年代)。当时称作“理性预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人。第二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罗、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泰勒等人。1、经济背景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派凯恩斯主义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派凯恩斯

5、主义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无法作出解释。2、 经济学背景3、技术背景计算机技术和高等数学。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特色大量使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技术,尤其是统计检验 技术。认为古典二分法有效,坚持货币中性论。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主张用固定不变的政策规则取代斟酌使用的需求管理政策。第二节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一、理性预期假设1、一般预期的含义和预期的类型在经济学上,预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预期;广义的预期是指经济当事人包括消费者、企业家和工人等在自己作出行动

6、决策之前对未来经济形势或某一经济变量所作的估计或预测。经济学家认为,预期对经济变量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预期的类型:(1)静态预期。例如:蛛网模型。(2)外推型预期。又称推断性预期。 为人们预期价格变动的趋势 ,其数值的大小与预测者的情绪有关,乐观的估计值偏大,悲观的估计值偏小 。(3) 适应性预期式中为预期价格 变动的幅度,一般为01, 最大=1,最小=0。乐观的预期值偏大,悲观的预 期偏小。 (4)理性预期预期误差n服从期望值为零,方差为常数2的正 态分布。2、理性预期假设 3、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经济主体会随时随地根据他得到的信息来修正他的预期值。指人们在

7、经济活动中,在有效地掌握和利用一切可以达到的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合乎逻辑推理的并与所使用的经济模型和理论的需求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的含义:1、作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2、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当事人必须有效地掌握和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其中包含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二、市场出清假设 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都有充分的弹性。三、自然率假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四、复活的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论古典的二分法,即把宏观经济体系划分为货币部门和实际部

8、门两个部分,并认为这两个部分是彼此独立、互不影响的。五、“卢卡斯批评”“货币中性论” :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化仅仅影响名义经济变量的变化,而不会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化。“卢卡斯批评”的政策含义是,如果政策制定者过分依赖过去的规则,经济行为就可能发生变化。“卢卡斯批评”的基本思想,经济计量模型中的参数一般都是政策变量的函数,并随着这些政策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不是要假定宏观经济中的函数关系是不变的,正确的做法是从单个经济当事人的基本选择中推导出带估计的函数形式;经济学家们必须在技术和偏好一定的条件下从个体最优化行为中推导出宏观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如果与经济当事人的决策有关的序列结构或制度发生了变化

9、,那么,任何政策变化将系统地改变计量经济学的模型结构。六、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如果令 , 则: 如果没有攻击冲击,只有单纯的预期误差, 如果经济当事人可以获得完全信息,则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把理性预期概念融入菲利普斯 曲线,所以这条曲线又叫做“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因为 货币工资率的变化反映了失业率的变化,所以菲利普斯曲线方 程可写为: 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的变化将致实际产量与其自然率水 平的偏离,即: 将代入并令(/=),得到: 由和可知,失业率和总产出对各自自然率水平的偏离 是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造成的。第三节第三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

10、基本理论一、经济周期理论概述新古典经济学价格和工资具有充分弹性,供给决定产出和需求,供给的变化引起经济波动,价格运动与产出的运动无关。 凯恩斯总需求的变化是产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投资行为不稳定引起总需求变动不稳定,工资和价格刚性加剧了总需求的不稳定,因此,经济出现周期性。 新古典综合派主要分歧:波动根源货币主义 为了解释通货膨胀的周期性,又发展了菲利普斯曲线,用来说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存在的滞胀关系。在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在短期内,总需求影响产出,但影响总需求变化的不是投资,而是货币数量的意外变化和经济人调整未预期到的货币冲击需要时间,导致总需求在短期内不稳定,从而引起经济波动。与其他学

11、派的经济周期理论不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提出了经济周期的预期决定论。但由于其自身内部对经济周期起因的不同解释又分为两派,即所谓的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前者以卢卡斯和巴罗为代表,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需求变化,影响经济周期性的因素是外生的;后者以Kyland、Prescott、lang、losser为代表,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供给,产出波动是持久的,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是外生的。二、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人和相对价格变动从“闲暇替代效应”阐述经济的周期性如果产品价格永久地变化,由于长期劳动供给弹性为零或负,销售产品所得的利润储蓄增加,经济人不会增加工作时间;如果价格变化是暂时的,

12、闲暇与劳动时间是替代的。经济人将在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时工作较长的时间,在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时工作较短的时间。人们对暂时的价格变化 有很高的“闲暇与劳动时间的替代弹性”即“闲暇的替代效应”。经济人在产品价格较高时工作较长时间,这时产出增加, 就业增加。在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时产出减少,就业下降。这 时,较小的价格变化能带来较大的产出和就业的波动。 厂商对价格变化的最优决策取决于对信息的处理和对闲暇、消费跨时替代的偏好。一般地,对于未预见的价格上升 ,理性厂商的行为是增加劳动供给,降低存货和扩大资本积 累,价格下降时,则相反。 (二)周期波动与一般价格变化1、相对价格波动影响经济人行为,不影响经济总量;

13、在经济中,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消费偏好引起相对价格的变化,对单个经济人有很大的影响,如新技术的引入导致新产品或生产成本的下降,社会资源会从其他产品的生产中转移到该产品的生产中来。但是技术和消费偏好可能被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因此,相对价格的波动不影响经济总量的波动。2、 一般价格水平变化引起经济波动一般价格变动对厂商的影响与相对价格变动时对厂商的影响相同。一般价格水平较高,厂商发现需求在增加,于是扩大生产规模,就业和投资随着增加,产出也相应增长。反之,相反。经济随着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周期地波动。人们不能判断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所以,经济在短期内,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估计值与实际有偏差。在长期中,经

14、济人会纠正一般价格水平的预期误差,一般价格水平对经济人的决策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3、原因:(三)经济波动的根源是货币供给在长期中,由于人们能够获得完全信息,货币冲击的影响消失,经济恢复到自然率的增长路径。因此,任何稳 定经济的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经济周期波动的是经济人不完全信息下对一般价格水平作出错误判断的结果,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原因是 货币冲击,即波动的根源是货币数量的意外变化。卢卡斯的均衡的经济周期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在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替换,但是这种替换(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只有在货币变化和价 格变化未被人们预期到的情况下才存在。2、旨在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是无效

15、的。即预期到货币政策变化对实际变量(产出和就业)是没有影响的,只会引 起价格水平的变化,预期到的货币是中性的。4、由于存在理性预期,人们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所以在长期,货币是超中性的。所谓“货币超中性”是指,甚至在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也不会对经济体系中的 实际变量产生影响。3、菲利普斯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是由结构参数、单个市场的供给弹性以及受政策影响的变化率影响 的变化率共同作用决定的。因此,如果政策按照某一特定 的方式发生变化,结构参数从而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将会 发生变化(“卢卡斯批评”)。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一)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缺陷货币周期模型的某些假设不合理。 信息障碍

16、在实际中似乎不特别重要,用不完全信息解释 经济波动很勉强。模型仅考虑供给方,没有考虑需求方,影响了模型的结论 。产出和一般价格水平的相关性很弱 。(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根源。2、波动的传导。 重大冲击与经济周期。3、货币与实际变量。 即使在短期内货币也是中性的。 个别部门的技术变化能够传导到整个经济中去。单向连续的技术冲击形成持续的经济波动。4、实际的经济周期“革命”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的 经济理论产生了冲击或重要的影响。主要有:对经济周期特性的看法的“革命” 在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产生以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周期或宏观经 济波动具有“规则性”和“重复性”的特性。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家根据宏观经济总量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就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