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概述及发展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245548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74 大小:89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的概述及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幼儿教育的概述及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幼儿教育的概述及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幼儿教育的概述及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幼儿教育的概述及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的概述及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的概述及发展史(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幼儿教育概述学习目标:1.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如教育、幼儿 教育、幼儿园等。2.明确幼儿园教育的各领域的内容,理解它 们之间的关系。3.把握幼儿园教育对儿童个体、社会等方面 的重要意义。4.初步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幼儿的 发展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 第一节 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幼儿教育的意义第一节 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可以说是在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 教育,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惟有凭借 教育,才能成人。”如果我们离开了教育,就只能长大(生理上的成熟),而不能成 人(心理、个性的成熟、完善等)。为了更好地表达教育

2、的概念,理论是在肯定教育 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分析,把 教育分为广义和侠义两种。广义的教育指的是有目的 、有意识地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 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了家庭教育、社 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侠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与家 庭和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机构的专业人 员,而且有很强的目的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因此, 教育的概念,就学校教育而言,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 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 挥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 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由 于学校教育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

3、 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 的作用。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 生一代的成长。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 的延续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 必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 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不断出现新情况,增添新的内容,表现出新的 形式。二、幼儿教育和幼儿园 人的年龄阶段划分 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 儿童期(611岁、12岁)、少年期(11岁 、1214岁、15岁)、青年期、成年期、 老年期等 教育的分阶段进行 06岁是学前教育阶段。6岁以

4、后是学校教 育阶段,又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 等教育等阶段。 一、幼儿教育 (一) 广义的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 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 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活动,都是幼儿教育 ,比如幼儿在家中看图书、帮父母做家务、 或随成人参观、旅游、参加社会活动都可以 被认为是幼儿教育活动。 (一) 侠义的幼儿教育指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育。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地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对36岁的幼儿施 加的影响(幼儿教育学上一般使用的都是下一代的 幼儿教育概念)。二、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它是通

5、过让幼儿群体和教师共同生 活以获得有益经验,并奠定未来社会所必需 的态度和能力的场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 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在 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旨在促进在园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 活动。(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 (1) 幼儿健康教育,它是以健康为目标,以卫生科学、体育科学为主要内容,向幼儿进行保 护自己身体和促进心理健康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2)幼儿语言教育,它是以发展幼儿言语交往的积极态度、基本能力、良好习惯为目标的教 育。 (3) 幼儿社会教育,它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 会感情、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

6、的教育 。(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 (4) 幼儿科学教育,它是通过引导、帮助幼儿懂得初步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 识,以使幼儿将来有兴趣、有能力正确探索科学 知识的科学启蒙教育。 (5) 幼儿艺术教育,它是以幼儿当前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以美育目标为主要任务,对幼儿 实施的与他们现有水平、特点、发展需要相适宜 的艺术教育。三、幼儿教育学 (一) 幼儿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二) 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三) 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一)幼儿教育学的性质 从教育学学科的层次来看 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 从边缘或交叉学科的性质来看 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 法

7、学、教育美学,以及教育技术学、教育统 计学、教育卫生学、教育生态学等 从教育学自身理论体系来看:教育原理教学论课程论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学(二)为什么学习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延续。 在我国,教育幼儿更是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中 国需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需要尽快培养大 批高质量的人才,而这一伟大的工程必须从娃娃 抓起。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担负着人才培养奠基的光荣任务。办高质量 的幼儿教育,让教育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的 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发展,不仅啊是时代 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追求 。

8、(三)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学习幼儿教育学需要纵向深入和横向联合 1. 纵向深入认真读书,勤于思考 ,钻研幼儿教育学理论 认真学习教材,深入理解和领会幼儿教育学 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 点,初步了解幼儿教育学的基本结构,这是 读书学习的重点。 独立思考,反复切磋讨论是学习幼儿教育学 的重要方法。(三)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2. 横向联合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邻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 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1) 联系幼儿教育实际 ( 2) 联系相邻学科和有关知识、信息 (3) 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第二节 幼儿教育的意义 一、幼儿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

9、义 三、真正把握幼儿教育的意义,促进每一 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一、幼儿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一)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使幼儿健康、安全、愉快地成长 (二) 发展儿童的智力潜力和特点,识别和培养他们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 性的发展 (三) 培养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促进个性、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四) 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 的快乐二、幼儿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 幼儿教育对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发展各类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基础 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二) 幼儿教育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10、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三) 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的 发展三、真正把握幼儿教育的意义,促进 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坚决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二) 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第二章 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掌握各个历史阶段的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 点。 了解建国后颁布的主要幼儿教育 法规、文件,掌握这些法规文件的颁布的 时间、主要内容及实施意义。第二章 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各个历史阶段的幼儿教育实施的 主要特点 第二节 我国颁布的幼儿教育的法规、文 件、意义及主要

11、内容 第一节 各个历史阶段的幼儿教育实施的主 要特点 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的特点 中国当代幼儿教育实施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 奴隶社会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封建社会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多方面的,是儿童与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 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奴隶社会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1)由于家庭的出现,原

12、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而代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儿童的任务。 (2) 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力,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仅限于在奴隶主贵 族的家庭中实施。 (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奴隶社会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4) 对幼儿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5) 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博制度。所谓 保博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博 官以对君主、太之进行教谕的制度。封建社会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1) 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幼儿教育

13、的局面,使幼儿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 (2)幼儿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握幼儿编写的勇用于思 想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材;对幼儿的潜能 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教育内容的难度与 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 (3) 幼儿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家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 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幼儿教育的实施。 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的特点 (一) 清末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1)中国的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 学前教育机构在中国的产生,既反映了近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学前

14、教育与其相适应的一帮规律 ,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着 中国的近代学制出现而勉强确定的。 蒙养院严重抄袭日本,无论在教员、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等方面。所以说中国的蒙养院,采用的是日本 的一套体制,显示出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五四”运动前后学前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学前教育上,建立了蒙养园制度。这是学前教育地位有所 提高的标志。 (1)1922年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即 所谓的“新学制”,将蒙养院改为幼稚园,确立了幼稚园制度,幼儿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 民国时期幼教师资的培训又从不够正规向严格化 、标准化改变,为幼儿教育的

15、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师资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学前教育实施的主 要特点 (1)战时保育会对难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反抗侵略的精神。重视劳动教育。 (2)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3)在抗日战争的后方也创办了一些负有声望的幼稚园,加强幼稚师资的培养,如创办我国第一所独立的 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解放区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1) 党和政府为幼儿教育制定了正确方针和政 策,举办各种类型的托幼组织,建立了“一切为 了孩子”“一切为了革命”的保教队伍,推广保教经验; (2) 建立各种学前教育机构,注重保教合一和品德教育的特点; (3) 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社会、卫生等许多方面;解放区幼儿教育实施的主要特点 (4) 采取直观、比较、三化教学方法; (5) 学前机构还十分重视与家庭的联系和配合,注重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并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