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5417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运动什么是运动?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 化之中。 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动。 化学运动:元素的化合与分解运动 。 生物运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思考一下:哲学中的“运动” 和具体科学中的“运动” 二者有什么关系?运动的哲学含义:宇宙间一切事 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里的运动是对各种具体科学 中不同的运动形式的概括和总结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 别的关系。(一)运动和物质的联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 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思考:结合上面的知识点,分析 一下“刻舟求剑

2、”的主人公犯了 什么错误? 只承认物质,却否认了物质的运 动。即所谓离开运动谈物质,属 于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 的承担者。机械运动的载体: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 生物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 思维运动的载体:人脑思考:“仁者心动”犯了什么错 误?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静止的含义(1)物体相对于某一 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 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绝对静止的事物是 不存在的!这些是好苹果 还是烂苹果?事物不可能永远保持 原先的根本性质!静止的含义:(2)事物在它 发展的一定阶

3、段和一定时期,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相对的。2、联系:(1)事物在绝对运动的同时 都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相对静 止的一面,静止是一种不显著 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 相对静止的统一。这两次考得都不错!以后 可以轻松一点儿啦! 啥破玩儿意!咋学都不明 白,不学了! 结合本节课知识,分析一下这两 个小家伙儿犯了什么共同的错误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 而上学的不变论。阅读教材32页中间的探究框,欧 布里德犯了什么错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 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

4、和物质 的联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 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运动的承担者。运动和静止 的关系区别:运动无条件、永恒、 绝对;静止有条件、暂时、 相对。 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包含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 对静止的统一。巩固练习:1、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具体存在方 式分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是不断变化 的,无法准确认识。”、 “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句话?3、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 属性分别是什么?(三)规律 1、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固有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 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 人只能尊重、认识

5、、利用规律。(2)本质的: 本质和现象的区别: (1)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 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肤浅的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 、相对稳定的、单纯的、深刻的。 (2)现象是感觉器官可以直接认识 的,本质则只能运用抽象思维,间接 地被人认识。对于把握事物而言,认识现象和 认识本质哪个更重要? 下列属于规律的有 昼夜更替 水往低处处流 以价值值量为为基础础,等价交换换 生产产力决定生产产关系 A B C D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 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 的趋向。(3)必然的:规律是可有可无的吗?(4)稳定的:指的是一种状态, 一定

6、的时间内不会轻易变化。 规律会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 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性,指的是规律 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挥作用 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条件存在,规 律就必然起作用;反之,规律就不起 作用。例如,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商 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原始社会初期因 为没有这个条件,价值规律自然不起 作用;进入其他社会后具备了这个条 件,价值规律就发生作用了,这是不 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特殊规律不是永恒的!普遍规律是永恒的!2、规规律的属性:(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 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关于作息时间的规

7、定属于规律吗 ?(2)规规律具有普遍性:规规律是 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类社会和人 的思维维,在其运动动、变变化和发发展 的过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规律 。3、方法论:(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 性,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 观规律办事。(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 性,我们要在认识和把握规律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 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 观世界,造福人类。规律含义属性 (世界观 )方法论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 尊重规律认识、利用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013年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 由环保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 办的“探索环保新道路

8、六五世界环境 日特别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环保部 部长周生贤提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 ,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 问题。 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积 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 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以生 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 问题,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必将推动我国摸索出 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 、经济发展的路子。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 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 策。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 ,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 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重点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 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 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结合材料,用规律相关的知识说明政府 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2)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 办事。政府按照原则办事,体现 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尊重。 (3)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 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政府 采取一系列措施,创造条件使规 律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