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540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1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 氯霉素 甘氨酰四环素 奎奴普丁 达福普汀 利奈唑胺 2一、氨基糖苷类二、大环内酯类三、林可霉素类四、氯霉素类五、四环素类3DrugYearSource organismStreptomycin1944Streptomyces griseusNeomycin1949Streptomyces fradiaeKanamycin1957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Paromomycin1959Streptomyces rimosusSpectinomycin1962Streptomyces spectabil

2、isGentamicin1963Micromonospora purpureaTobramycin1968Streptomyces tenebrariusSisomicin1972Micromonospora inyoensisAmikacin1972Semisynth deriv of kanamycinNetilmicin1975Semisynth deriv of sisomicinTHE AMINOGLYCOSIDES: 1944-19754n 结构:由氨基环醇与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键连接成苷。n 来源: 天然类(由链霉菌产生):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 ;(由小单胞菌产生)

3、如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米星、福提米星等 半合成类:由某些天然氨基苷类经改造结构获得,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奈替米星等。n 用药注意:与-内酰胺类合用时不能混合于同一容器5氨基糖苷类药物共性n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全过程使细菌胞膜 缺损导致胞 膜通透性增 加6n耐药机制 膜通透性降低 产生钝化酶 靶位的修饰 7n抗菌谱:静止期杀菌 需氧的 G- 杆菌(包括绿脓杆菌) 对MRSA和MRSE有效 耐酸性结核杆菌链霉素(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阿米卡星8n体内过程 口服难吸收,注射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血药浓度10-50倍(肾毒性)透过胎盘,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排泄 以原形经肾小球滤

4、过排出,T1/2在肾衰竭时比正常人延长20-30倍9n不良反应(危险因素) 连续使用5天以上 剂量过大老人或小孩肾功能不全 联合使用袢利尿剂或肾毒性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101)耳毒性p 前庭功能损害:眩晕、头晕、恶心、呕吐 、眼球震颤等p 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减退或永久性 耳聋机制:可能是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 过高,损害内耳柯蒂器内、外毛细胞 的糖代谢和能量利用,导致Na+- K+ATP 功能障碍,造成毛细胞损伤预防: 1、观察、询问早期症状。定期检查听力。 2、禁与其他耳毒性药物如万古霉素、速尿、甘露醇等合用。 3、H1受体阻断剂可掩盖耳毒性,避免合用。 4、老人慎用,禁用于孕妇、儿童。

5、112)肾毒性p 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轻:肾小管肿胀重:肾急性坏死1.定期肾功能检查 2.肾功能损害者慎用、禁用 3.避免与肾毒性药物合用。123)神经肌肉麻痹p 心肌抑制、血压下降、呼吸衰竭p 与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关。机制是:与突触前膜上“钙结合部位”结合,从而阻止Ach释放,神经肌肉传导阻断p 防治:避免静注 or 过快的静滴; 避免合用肌松药;用钙剂和新斯的明治疗。4)过敏反应p 链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仅次于PG13常用药链霉素(streptomycin)n最早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也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需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对G-杆菌作用强大,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n鼠疫与土拉

6、菌病(兔热病)的首选药 +四环素n心内膜炎 +青霉素或氨苄西林n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现用现配n肾损害最轻14庆大霉素(genetamicin)n多种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感染n+羧苄西林 绿脓杆菌感染,不可混滴 n+羧苄西林/头孢菌素:未明原因的G-杆菌混合感染n口服: 泌尿系和肠道术前预防和术后感染n肾毒性较高,耳毒性以前庭损伤为主15卡那霉素(kanamycin) 抗菌谱与链霉素相似。抗结核二线药毒性大、易耐药。现较少应用,妥布霉素(tobramycin)对绿脓杆菌抗菌作用强,是庆大霉素2-5倍,对庆大霉素耐药者仍有效 不良反应庆大霉素16阿米卡星(amikacin,丁胺卡那霉素) 抗菌谱

7、最广的氨基糖苷类,对结核、绿脓杆菌均有效对肠道G-杆菌、绿脓杆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与-内酰胺合用有协同作用 不良反应较轻,但仍可致听力损害。 用于治疗对其他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包括绿脓杆菌)所引起的感染。17一、氨基糖苷类二、大环内酯类三、林可霉素类四、氯霉素类五、四环素类18n基本结构:14-16元大环内酯环u第一代红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u第二代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罗他霉素u第三代泰里霉素 喹红霉素19n第二代特点(与第一代比)1)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提高;2)血药浓度及组织浓度高;3)半衰期延长;4)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5)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8、;6)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软组织感染;7)不良反应较少20n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蛋白质合成(与核蛋白体50s亚基呈不可逆的结合)(结合位点与林可霉素和氯霉素非常接近,合用可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并增加细菌耐药性) 快速抑菌剂,高浓度可杀菌 哺乳动物的核糖体与细菌核糖体构成不同,故该类药对哺乳动物几乎无影响。21n耐药 特点: 1.易耐药,停药易恢复;2.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类仍敏感。对第一代大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对第二代大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机制:改变靶位结构;产生灭活酶;主动流出增加;22n抗菌谱: 与PG相似,用于PG过敏或对PG耐药

9、。军团杆菌病 23n临床应用 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白喉带菌者首选 ; 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梅毒等的治疗。24n体内过程 可被胃酸破坏(肠衣片) 分布:广泛(除脑脊液),可透过胎盘;红霉素能进入前列腺,并聚积在肝脏 代谢:肝 排泄:胆汁、肠肝循环肾 碱化尿液,增强抗菌能力,治疗泌尿系统感染25n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 reported;伪膜性肠炎):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难辨的梭状芽胞杆菌)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用万古霉素、甲硝唑治疗) 属二

10、重感染。 过敏反应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表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处理:停药可恢复正常 26一、氨基糖苷类二、大环内酯类三、林可霉素类四、氯霉素类五、四环素类27n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同大环内酯类药物;n抗菌谱:较窄 G+和厌氧菌 强: G+球菌(耐青霉素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 G+杆菌(白喉杆菌) 厌氧菌 克林霉素作用最强(强于灭滴灵)n主要特点:骨组织分布浓度高 应用: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关节感染(首选)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 n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伪膜性肠炎);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28一、氨基糖苷类二、大环内酯类三、林可霉素类四、氯霉素类五、四环

11、素类29n广谱,尤对厌氧菌作用佳nRestricted to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s for which no alternatives exist because of its toxicity.n抗菌作用机制同大环内酯类.30【临床应用】:严格掌握适应证n可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菌属感染,首选为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类。n严重的耐药菌感染的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n用于立克次体感染的孕妇、儿童等31【不良反应】n血液系统毒性:抑制骨髓造血系统1)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常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剂量大或疗程长有关。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2)不可逆性再障:死亡率高

12、变态反应。发病率与剂量和疗程无关。n灰婴综合症:新生儿,早产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及肾功能不完善,对氯霉素解毒能力差,药物剂量过大而致中毒。表现为循环衰竭、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和发绀。32【不良反应】n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n二重感染n过敏反应n胃肠道反应和肝损害33一、氨基糖苷类二、大环内酯类三、林可霉素类四、氯霉素类五、四环素类34n天然四环素类 四环素 金霉素 土霉素 35n半合成四环素类 强力霉素美满霉素 替加环素 36nG-杆菌 经外膜膜孔蛋白被动扩散入内 转运至胞质内需耗能 与核糖体呈30S 亚基可逆性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nG+的抗菌机制尚不清楚。n作用机制37The

13、tetracyclines block bacterial translation by binding reversibly to the 30S subunit and distorting it in such a way that the anticodons of the charged tRNAs cannot align properly with the codons of the mRNA.38n抗菌谱沙眼衣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腹股沟淋巴肉芽肿 鹦鹉热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霍乱 布鲁氏杆菌 霍乱弧菌 耶尔森菌 洛基山斑疹热 Rickettsia-Prowazekii (普罗沃

14、泽克-立克次体,简称普氏立克次体) 39n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空腹) Ca2+, Mg2+, Al3+, Fe2+等金属离子能和四环素螯合 分布广泛,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易通过胎盘,沉积在胎儿的骨骼、牙齿 原形经肾排泄,肠肝循环。40n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乘机在体内大量繁殖。多见于儿童、老人、体质衰弱者使用GCS或免疫抑制药,表现:1)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2)伪膜性肠炎(难辨梭状杆菌)治疗万古霉素、甲硝唑 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 1)四环素牙(四环素-钙-磷酸盐);2)抑制骨质生成,骨骼呈黄色41u Tigecyclinen作用机制

15、: as tetracyclinesn广谱抑菌剂: including MRSA, MRSE and VRE etc.n耐药机制: as tetracyclinesn副作用: less and slighter than tetracyclines.426)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nMixture of two streptogramins ratio=3:7nEmployed in the treatment of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faecium (VRE).nBind to 50S subunit separa

16、tely.nIV or IMnAdverse effects: venous irritation, arthralgia and myalgia and hyperbilirubinemia.nInhibit the cytochrome P450.437) LinezolidnCombat resistant G+ organisms such as MRSA, VRE E. faecalis and 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i. 44n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抗菌药有几类?各举出1-2种代表药。n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抗菌谱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n氯霉素对血液系统的毒性有哪些,与剂量和疗程的关系如何? Questions45多肽类抗生素 n特点:抗菌作用强 抗菌谱窄: 对G+菌作用强大(耐青霉素的金葡菌MR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