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539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4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学教程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主讲:刘蒙之 传播学博士、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1、库利:社会学传统 库利(18641929)是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也是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鼻祖。1887年获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89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并贯穿于他的三部极具分量的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社会组织和社会过程之中。 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

2、础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查尔斯皮尔士(1839年1914年),Peirce,Charles Sanders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u 库利和皮尔士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u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u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第一节 从传播定

3、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3、施拉姆的传播理解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 体的信息。 u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 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如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 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u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 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 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定义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

4、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3、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

5、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区别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4、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

6、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的中文义:传,纵横地传播;播,广泛地传播。合成一词,最早见于北史 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含义为长久而广泛地宣布、传扬。传播的英语义:传递、交流、通信、传达、交往、沟通、传染。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Communication”与“传播”相比,不仅具有单向的精神内容的传布、扩散和物质实体的传染(病菌)、撒扬(花粉),而且具有双向的人际交往、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意义共享、物质交换等意蕴。相比较而言,英语的含义较丰富而又具有弹性。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传播的五种

7、有代表性的定义:(1)“共享”说 施拉姆认为,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 向”。这个定义强调了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 这类定义源于拉丁文的Communicare的意思:“使共 同”。亚历山大戈德的定义即是: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 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Agode ,1959)。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共享”说定义强调了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但没有明确指出:传受两者要“分享的是其含义,而非符号。”因为,“同一个符号对两个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或者对一个人有意义,对另一个人却毫无意义” 。传播“乃是设法建立共同性,也就是

8、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 。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影响”说 沃伏.韦伦认为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定义强调了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u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贾尼斯和凯利的定义为: 传播是指“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u奥斯古德等人认为:“传播就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信宿)” 。u沃伦韦弗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影响”说强调了传播者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把传者目的的实现和受者行为

9、的改变看作是一切传播的基本特征,并据此检测传播活动进行了没有和进行得怎样,而忽视了人类传播活动中还有一些信息并非是向人们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事实。“影响”说定义有它的长处,比如用它来指导和评估政治传播和经济传播等具有明显劝服性的传播活动,就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3)“反应”说这类定义吸收了心理学中刺激一反应论的观点,其含义极为广泛和模糊。u史蒂文斯的定义是: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SStevens,1966)。u理兹的看法是:“一个来源透过对讯息(不管是语文或非语文、记号或符号)的传达,能使接受者引起反应的过程”(LRich,

10、1974)。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在强调传播的广泛性和受者反应的必然性的同时,抛弃了传播的社会性和受者的能动性,而有的定义甚至混淆了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传播学与心理学、生物学之间的界限与区别,使传播学成了一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4)“互动”说格伯纳认为: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定义借用社会学术语,强调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格伯纳后来进一步解释道: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CGerbner,1967)。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瓦茨罗维克等人

11、也认为: “在互动的情境中,有讯息价值的所有活动都是传播”(1967)。这些定义借用社会学术语,强调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人类传播毕竟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一来一往的讯息互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多向的有目的、合需求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同时,随着信息传播的持续进行,每个参与交流的人所拥有的信息非但不会减少,也不限于对等交换,而且会一起增加、共同累积。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5)“过程”说l 希伯特(PSiebert,1974)认为:“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传播不是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

12、静止的实体。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l 彼德等人在媒介:美国大众传播解析(Peter,1976)一书中的看法与此相近:“大众传播就是通过某种媒介向许多人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l 德弗勒和丹尼斯在大众传播通论一书中定义更全面些: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过程”说定义强调了信息由传播者经媒介流向受传者这一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它要求

13、传播有始有终,而且传播的效果最终能够显示出来。如果传播缺乏基本要素或者传播中断、阻塞,就不能构成传播的过程和发挥特有的功能。这似乎是一种渐趋成熟的定义。它既标明了信息传播的轨迹,也指定了传播研究的要素,已被不少中国传播学者所采用和接受,但它仍有“模糊”、“宽泛”和难以把握的缺陷。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6) 对上述定义的评价对于上述几类定义,我们指出了各自的不足和缺点,也许是一种近似苛刻的要求,因为有的并非科学定义、有意定义,而是操作定义、无意定义;有的只是特定时代和传播阶段的定义,而时代和媒介却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它们往往有时有用,有时无用;在某个操作层面有用,在另一情况下无用

14、。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另外由于任何定义都具有突出和遮蔽的双重作用,即它必然只限于有选择地强调和突出“传播”的某些方面,同时又回避和遮蔽了“传播的其他方面,而不可能全面详尽地指称和列举它的具体情景和所有义项,从而使得任何高明的定义都有某种瑕疵。可见,要想给“传播”下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德弗勒和丹尼斯指出:“一贯正确不是科学的特点。科学是实现理解、前进和纠正错误的厉刃。”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我们既不能无视前人的精神劳动成果,也不能照单全收、不假思索,用操作性、随意性的传播定义来“指示”科学的传播学研究,也不能在没有对传播取得明

15、确认识的情况下而贸然进入它的研究领域。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复习补充: 传播理论的七个传统来源传播是现在通常定义为一个在我们日常社会活动领域发挥基本功能的互动过程。传播研究的相关专题包括、人内传播、崇拜交际、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商业传播、政治传播、大众传播、家庭传播、健康传播甚至精神传播等等。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理论的七个传统来源传播理论在学术界的发芽出现在1940年代后期,好像植根于所有的知识传统,所有的社会空间都传播实践发生关联。来自语言学,物理学、工程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的思想理论都被传播学吸收消化,被解释为传播学的理论

16、体系。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理论的七个传统来源尽管传播学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发展,不断成熟,在全世界的大学和知识界生根发芽,但是时至今日,这个学科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成为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清晰的学科。 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理论的七个传统来源1、修辞学传统(Rhtorical Tradition)修辞学是其中最古老的一种。从古典修辞学的观点来看,传播可以作为一种话语的实践艺术来学习和培养。 修辞(Rhetoric)的古典意义是指运用演讲来规劝、说服听众,让他们接受一种观点并采取某种行动。作为西方的修辞学的Rhetoric,指的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运用演讲或话语、象征来影响人的观念、行为的学问。 第一节 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理论的七个传统来源2、符号学传统(Semiotics Tradition)符号学传统认为,传播是一种依靠符号的主体之间的媒介。符号学研究的是信号的科学。符号学理论把传播建构为一个过程,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