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号礼俗古代用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5287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姓氏名号礼俗古代用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姓氏名号礼俗古代用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姓氏名号礼俗古代用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姓氏名号礼俗古代用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姓氏名号礼俗古代用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姓氏名号礼俗古代用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姓氏名号礼俗古代用品(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姓氏名号一、姓与氏 上古社会,姓氏有别,姓是族号, 氏是姓的分支。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宗法制度有密切 联系。上古同姓不通婚,因此贵族妇女的 姓十分重要。 战国以后,往往以氏为姓,姓氏逐 渐合而为一。到了汉代,不再称氏,统称为姓, 而且平民也有姓了。 几种姓氏来源:(1)以祖先的族号为氏,如:唐、虞、夏、殷等;(2)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如:王、公、伯、侯等;(3)以分封的国名为姓氏,如:齐、鲁、宋、卫等;(4)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5)以贵族的谥号为姓氏,如:武、宣、穆、庄等;(6)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氏,如:城、郭、园、池等;(7)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如:伯、仲、

2、叔、季等;(8)以从事的工作为姓氏,如:陶、匠、巫、卜等;(9)因避讳而改姓氏,如:丘姓因避讳孔丘而改为邱姓;(10)因避难而改姓氏,如:韩信的儿子韩天贡,逃到广西宜山改姓韦。二、名与字 v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 生三个月后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 举行加冠礼,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 举行笄礼,取字。v名和字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v周代贵族男子字前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 后面加“父”或“甫”表示性别,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 v秦以前,名与字连说时,往往先说字后说名,如孟明 (字)视(名)、孔父(字)嘉(名)、叔梁(字) 纥(名)。v汉以后往往先说名后说字,如萧君圭(名)君玉(字 )、王

3、回(名)深父(字)、安国(名)平父(字) 、安上(名)纯父(字)v古代尊呼卑或自称时称名,对平辈或尊者称字。如 左传宣公二年晋国大夫士季自称名“会”,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称司马光的字“君实”。 三、号 1、谥号所谓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 死后,朝廷按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评 价性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大 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带褒义的,如文、武、景、忠等; 二是带贬义的,如灵、厉、幽、炀等;皇 帝为何死后曰炀?古代谥法说,“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 民曰炀。” 三是表同情的,如哀、怀、悼等。2、庙号q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 般称为太祖、高

4、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 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q如汉高祖的全 号是太祖高皇帝 ,汉文帝的全号 是太宗孝文皇帝 ,汉武帝的全号 是世宗孝武皇帝 。3、年号v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v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 的第一年称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 二年,等等。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 称为“改元”。v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v明清两代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因此可以 用年号来称谓皇帝,如明世宗被称为嘉 靖皇帝,清高宗被称为乾隆皇帝,等等 。 4、别号v古人的别号是自己取的,如王安石别号半山,陆游别 号放翁,陶潜别号五柳先生,李清照别号易安居士。v一个人也可以取几个别号,如汤显祖号海若,又号若 士

5、,又号清远道人。v古人为表示对人尊敬,常以官职、地望(出生地或住 地)来代替名字,如韩愈世称韩吏部(官终吏部侍郎 )或韩昌黎(昌黎韩氏是望族)。四、避讳v封建社会称已故国君或尊长的名字叫讳。 v在书写或说话时不直接称呼国君和尊者的名字,遇到和他 们的名字相同的字时要设法回避,称避讳。 v避国君和孔子的名字,叫国讳或公讳;避祖先和尊长的名 字,叫家讳或私讳。v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避讳的主要办法有:1、改字2、缺笔3、空字1、改字:v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代 替。v如避汉高祖刘邦的讳, 汉人就用“国”字代“ 邦”;v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唐人就用“人”字代“ 民”。v隋文

6、帝父亲名忠,“忠 ”、“中”同音,于是 改官名“中书”为“内 史”。 2、缺笔: 即缺避讳字的一笔。如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讳,“玄”字 不写最后一笔; 避孔丘的讳,“丘”不写第四笔。3、空字:即空着不写避讳的字。如许慎说文解字 中“秀”、“庄”等字 下都空着,不作分析, 标上“上讳”二字,是 避汉光武帝刘秀、明帝 刘庄讳。 第二节 礼俗、古代用品一、冠礼 v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为 其主持冠礼。行礼前通过占筮选定加冠的 日期和来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首 先加缁布冠,表示从此有了统治别人的特 权;其次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 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向来 宾敬礼后去见母亲

7、,又由来宾取“字”, 然后去见兄弟姑姊,最后戴礼帽穿礼服带 礼品去见国君、卿大夫、乡先生。主人向 来宾敬酒赠礼品后,冠礼结束。男子加冠后可以娶妻。女子十 五岁时行笄礼,结发加笄,在头 上盘成发髻,表示年届成人,可 以结婚了。礼 俗缁布冠皮 弁爵 弁笄 礼二、婚礼v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 以姪娣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 儿陪嫁,也各以姪娣相从。通称为“媵”。到了战 国,便没有媵的制度了。v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v古代的婚礼从订婚到结婚有六种程序,叫“六礼” : 1.纳采,男方向女方送点小礼物(一只雁), 表示求婚。 2.问名,男方问清楚女

8、子的姓名,以便回家 占卜吉凶。 3.纳吉,在祖庙卜的吉兆后到女家报喜,也 要送一定的礼物。 4.纳征,这等于宣告订婚,要送比较重的 聘礼,即致送币帛。 5.请期,选定完婚吉日,向女方征求同意。 6.迎亲。其中纳征和迎亲是最重要的。 三、葬礼在古人的观念中,人死后灵魂不灭,所以要举行一定 的仪式,使灵魂得有好的处境。人将死时,用新絮放在临终的人的口鼻上,看是否断 气,这叫“属纩”。人初死,要遣人上屋顶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复 ”“复”而不醒,然后办理丧事。先给死者沐浴,然后给 死者裹上衣服,叫“小敛”,置入棺材叫“大敛”。敛时死者口中必须放进米或玉,叫“饭含”。入敛后停丧待葬叫“殡”,出葬叫“

9、出殡”。送葬规矩是白衣执绋,绋是拉柩车的绳子。执绋的原 意是亲友帮助拉车,实际上只是形式。 四、祭礼v古人对祭礼是非常重视的,与战争一起被列为国家的两件大事 。祭礼的名目和礼仪极其繁多,不能一一叙述,下面仅据周 礼简单介绍周代的大祀、中祀、小祀。v大祀是指立天地宗庙,用玉帛和纯色的牲加在柴上焚烧使烟气 上升来祭祀昊天上帝。v中祀是指立日月星辰,用牲和币分布在柴上焚烧使烟气上升来 祭祀日月星辰。v小祀是指立风师雨伯等,用牲加在柴上焚烧使烟上升来祭祀司 中、司命、风师、雨伯等。v另外,用血滴在土上来祭祀社稷,用牲与玉币埋在地下或水中 来祭祀山林川泽,用劈割过的牲来祭祀山林川谷丘陵和万物的 小神。祭

10、祀先王,春天叫祠祭,夏天叫禴祭,秋天叫尝祭,冬 天叫 祭。四季祭祀先王时由大宗伯主持,王、后及大臣都要 参加,是极其隆重的。 古代用品古代用品 【古代食器】 v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 食用。v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 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v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 酱与肉羹了。v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 均为盛物之器。v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 ,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簋簠豆盂v匕,是长柄汤匙;v俎,是长方形砧板

11、,两端有 足支地。 v箸,夹食的用具,与“住” 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 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 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 头为“筷”,沿用至今。 匕俎箸【古代炊具】v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 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 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 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v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 之类的食物 v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 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 ,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 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v鬲与鼎相近,但

12、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 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 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 鼎镬甑甗鬲【古代酒器】v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 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v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 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v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 酒器。v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 有三足,可升火温酒。v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v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 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

13、罚酒 樽壶觥爵角晨肇宁角v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 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v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 ”之句。杯卮【古代家具】v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 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 v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 具。v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 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v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 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 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 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 。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 很广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