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内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526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内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我国GMP(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 内容1. 98版GMP概述我国1998版GMP于1999年8月1号起执行, 其以1992版GMP为基本框架。同时增添了附录 ,作为对无菌商品,非无菌商品,原料药,生物 制品,放射性药品,中药制剂等生产和质量管 理特殊要求的补充规定,有利于实施工作的针 对性。98版GMP把商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通用性要 求列入正文,把各类药品的特殊性要求列入附 录,明确适用范围,防止产生歧义,有利于实 施。2. 98GMP 各章的主要内容明确制定规范的法律依据。明确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以及规范适用范围。强调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 各级机构和

2、人员的职责应明确。药品生产管理部门与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第一章 总则 (2条)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5条 )第三章 厂房与设施 (23条)设施:空气净化系统,电气系统,洗 涤,消毒设施,人员,物料净化室(缓冲 ,吹淋室)防尘,除尘设施。对厂房与设施设计,布局,以及制剂 生产全过程与原料药生产中影响药品的质 量的关键工序所需的厂房与设施做了比较 细致的规定。第四章 设备 (7条)提出对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的 要求。对工艺用水,计量,设备管理等方 面提出了规范的准则。强调避免物料混淆,保证生产所 用的原料及包装材料都要经过检查符 合质量标准的方可使用,进出库均要 有记录可查。第五章

3、物料 (10条)第六章 卫生 (9条)(8,9,10,11,31,32,34 条相关)本章主要涉及环境卫生,工 艺卫生,个人卫生及洁净室管理对验证的内容,范围,程序,验 证的文件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七章 验证 (4条)第八章 文件 (5条)把制度和记录同时列入文件范畴,纠 正以前普遍存在的重制度轻记录现象。对文件的内容、管理制度和制定文 件的要求作了规定。对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 SOP(标准操作规程),物料平衡, 批生产记录,防止污染和混淆的措施 ,工艺用水,批包装记录,清场记录 作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第九章 生产管理(共八条)第十章 质量管理 (3条)本章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

4、门的归属,职责做了规定。 本章强调了批销售记录。要求根据 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药品的售出情况 ,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追回,也对退 货记录做了规定。第十一章 产品销售与收回 (3条)第十二章 投拆与不良反应报告 (3条)本章规定企业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 督报告制度,对用户的药品质量投诉和药 品的不良反应详细记录和调查处理,特别 是药品生产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 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本章强调企业本身定期对生产和质量 管理等的检查,自检要有记录。第十三章 自检 (2条)第十四章 附则 (3条)本章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 范用语的含义作了法定的解释 ,明确了规范的修订,解释 权。98版GMP附录一

5、、总则 本附录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 修订) 对无菌药品、非无菌药品、原 料药、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中药 制剂等生产和质量管理特殊要求的补 充规定。二、无菌药品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 查项目的制剂。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P11 三、非无茵药品非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末列 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非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级别 的最低要求: p12四、原料药 原料药精制、干燥、包装生产环境的 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P12五、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P13 六、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

6、度级别要求同无 菌药品、非无菌药品和原料药中的规定;放射免 疫分析药盒各组分的制备应在300000级条件下 进行。 七、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别级要 求同无菌药品、非无菌药品中相关要求 。 三. 98版GMP特点(1)实施主体的多元性药品生产企业是GMP实施主体,但决不是唯一的主体。因为a. 厂房是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建造;b. 设备和设施是制造单位制造,安装单位 安装的;c.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大多是非药品企 业供应的。如果这些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设计 、施工、设备、原料的单位不了解 GMP,不能为药厂提供符合GMP要求的 设计、施工、设备和原料等,其留下的 遗憾指望药厂在

7、实施中得以弥补,其效 果可想而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推行 GMP工作进展缓慢,实施质量不高,这 是一个重要原因。故GMP(1992)第2条“ 本规范是药品生产企业 管理生产和质量 的基本准则”修改为GMP(1998)“本 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因此,除药品生产企业,凡与药品 生产和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主要环节 (设计、施工、制造、供应等)也应 以GMP为基本准则,这些单位同样是 GMP的实施主体。GMP实施主体由单一性向多元化 发展,能为实施GMP创造一个良好的 大环境,可充分发挥社会的配套作用 ,体现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对 GMP实施无疑是一种进步。(2) 基本准则演变的阶段性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但其内容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它的变化将随人们对药品质量要求、 科学技术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水平发展 以及药品的发展而变化。 如美国把GMP称为Current GMP(CGMP) 即现行的GMP,正是阶段性演变的体现。又如我国GMP从1982年在医药行业试行 1985年国家医药局发布1992年修订 1998年修订。同样不断发展,内容不断完善,客观地反 映了我国 GMP的发展轨迹。这样的发展缩 小了我国与国际制药业的差距,使GMP真 正成为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的国际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