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5247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5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考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中考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中考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中考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中考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中考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考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中考热点复习金华十一中 汤旭丹【热点材料】2011年10月15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 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 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 是十七大以来,文化命题首次成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 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增 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问题解读】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

2、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作出此项决定的根本 依据又是什么? 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符合中共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哪一新的更高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3、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问,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从我国基本国情角度分析党和政府重视文化建设的理由。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 素质还不够高;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3、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分别是什么?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6、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简述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地位和基本内容。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4、的时 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关链接相关链接】全会指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全会指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 降低,促进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降低,促进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什么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关链接】全会指出: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该文化产业格局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怎样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7、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1)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文化

5、强国战略等。(2)青少年: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自己 的文化创新能力;自觉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 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传 承、弘扬、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贡献;树立远大理想, 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 水平。【追溯历史】1、列举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并谈谈它们的共同作用。这对 当今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有何启示? 史实: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中);新航路的开辟(外) 共同作用: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 启示:坚持对外开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的文明

6、成果2、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从中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事例: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同时革除北宋赋役繁重的弊 端,减轻人民负担;长年留居辽境的汉人,在当地也能从事农业生产;契 丹、西夏文字的字形结构与汉字相似。结论: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列举推动了我国和世界文化事业发展的我国古代的两项科技 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4、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为了维护他们的封建统治,分别在 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秦始皇: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长安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唐太宗: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5、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民

7、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 分别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哪些改革措施?地主阶级:进行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民族资产阶级:发动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知识分子:开展新文化运动,抨击儒家学说,宣称要“打倒孔家店”,提出民主、科学等6、新中国成立后,在哪一政治运动中的什么”革命行动“,使得 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文化大革命破四旧7、你是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人类 发展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文化 的什么特点?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8、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8、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 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自强】1、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出口文 化产品182.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其中,出口171.4亿 美元,增长25.2%;进口10.8亿美元,增长8.3%。(1)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9、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文化产品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体现了我国实行哪一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文化产品要以质取胜,以新取胜,为此,我们要发扬以什么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2、近日,我国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成立,吸引了国内外80家中外文化企业入驻,涉及媒体出版、 产权交易、游戏动漫、影视制作等文化领域,并带动了相关产 业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1)吸引了)吸引了8080多家中外文化企业入驻,是哪一只手发挥怎样的多家中外文化企业入驻,是哪一只手发挥怎样的 作用?作用?市场或市场规律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 2)要使文化产业成为

10、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要实施什么战略?)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要实施什么战略? 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什么?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觉利用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政府应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干 预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缺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 标,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有可能成为2012年 中考命题的重点。 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出发,选取小角度, 考查相关

11、知识的联系; 推陈出新,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以崭新的角度考查民族 精神的作用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角度来考查、文化建设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 以先进人物为典范,来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依托注重联系文化惠民工程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我 们进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另外诚信、改革、创新、人生价值观等内容也要高度重视。【专题练习】“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2011年度“感动中 国”人物评选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参与。众多网友踊跃投票, 并为评选活动建言献策。据此回答13题。1、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12、,属于( )A.物质文明建设 B.政治文明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2、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有利于(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彻底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A. B. C. D.3、社会各界和众多网友积极参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并为 评选活动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们( )关爱社会,勇担社会责任 积极行使建议权 无私的奉献精神 勇于表现自我的开拓进取精神A. B. C. D.DAC4、一份有关中国科普的调查资料显示:50个中国人中只有1人具备基本的科 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二三十年。这

13、一数字警示我们( )A.必须大力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B.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引 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 C.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要把加强科普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来抓5、2011.4.2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的 “隔洋相看非洲画家笔下的中国”活动并剪影,标志着“2011中国文化 聚焦”活动正式启动。举行这样的活动有利于( )A.快速提高我国文化的竞争力 B.构建和谐世界,消除国家间的矛盾和 冲突 C.我国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文化 D.世界文化存异求同,达到 和谐共处与发展6、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新一轮 “汉语

14、热”在全球掀起,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的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很多 外国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汉语水平作为今后生存竞争的优势。这表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吸引力强 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文化A. B. C. D.ADA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收获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先秦诸子、 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中华文化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发展史上 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 材料二: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5、材料三:今年的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 快建设“人文金华”,重视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金华历 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快中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合作项目建设,推进文艺 精品打造计划和文化产业“2151”工程。(1) 列举宋元时期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典型事例(2分) 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同时革除北宋赋役繁重的弊 端,减轻人民负担。 长年留居辽境的汉人,在当地也能从事农业生产 契丹、西夏文字的字形结构与汉字相似(仍选其中一点即可) (2) “五千年中华文化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 结合教材知识谈谈你的理解?(2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分)(3)材料二中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2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 (4)材料三体现了金华市与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什么战略相一致? (1分) 金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和 鲜明的特色。请你为金华建成文化强市献计献策。(温馨提示:本题材料反 映的措施除外)。(3分)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等(答出三个角度得3分)文化强国战略 认真学习,优化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