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04(常见表达方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3373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3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04(常见表达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古代诗歌鉴赏04(常见表达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古代诗歌鉴赏04(常见表达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古代诗歌鉴赏04(常见表达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古代诗歌鉴赏04(常见表达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04(常见表达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04(常见表达方式)(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又称写法、艺术技巧 等,包括修辞手法(修饰语言的手 法)、表达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 方式)、表现手法(表现思想感情 的手法)等。 鉴赏表达方式在鉴赏诗歌时,要求能够识别表 达方式,并且指出它在表达思想感情 上的作用。在高考中有直接赏析表达 方式的题目,也有不直接赏析表达方 式,但在赏析时需要涉及表达方式的 题目。古诗词中常见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 抒情、说明等五种。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009四川卷(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 ”字的表达效果。(2分)(1)

2、“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 了山的高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009四川卷(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 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 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 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 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 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 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 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

3、字似之,吴 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 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 地方。2008全国卷(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 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 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 地方。2008全国卷(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 ;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 留住春天。这个想

4、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联系注解提供的背景材料,知人论世, “网”“落花”当另有寓意。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 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 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 地方。2008全国卷(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 简要分析。(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 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 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 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

5、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 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末两句于叙事中含隐情 ,于自嘲中见愤懑。 画堂春 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2008山东卷(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 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 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 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 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 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2008

6、山东卷(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 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 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 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 (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 )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 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 化也可。随堂练习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 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尾联用典,如何结合起来理

7、解 诗人的情感?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 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一幅深秋暮色下,静谧中不乏苍凉 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尾联用典,如何结合起来理解 诗人的情感? 诗人将自己和裴迪比做春秋时楚国 隐士接舆、东晋诗人陶潜,表达了诗人 弃世归隐的情感,还有友人欢洽无拘的 情谊。 2. 阅读下面这首诗

8、,然后回答问题。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颔联的妙 处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提示 首联叙事,事中含情;颔联、 尾联写景,景中含情;颈联直接抒情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颔联的妙处 。“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确是 神

9、来之笔。“掬水”句写泉水清澈照见月影, 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 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 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 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诗歌中,单一的叙述较少,往 往是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叙事与写景 相结合。诗歌中所记叙的事情包括诗人的 现实生活和典故两大类。所记叙的事 情和生活细节隐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归田园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 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 处。 例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归田园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叙事与写景相结合。 归田园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 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 爱。归田园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带

11、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 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 谧的夜景融合在一起,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例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外弟:表弟。沧海:喻世事巨大变化。 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这首诗再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场景 ?有人说这首诗读来倍感亲切,试分析 原因。 例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

12、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外弟:表弟。沧海:喻世事巨大变化。 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叙事与写景相结合。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这首诗再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场景? 有人说这首诗读来倍感亲切,试分析原因 。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景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乱离阔别后,忽然 相逢又匆匆别离的诗。诗歌叙谈人生离 乱的感慨。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 来亲切感人。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 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3、。 (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 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 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 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 美景。例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 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 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 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 ,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 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细节“

14、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 “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 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 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 者浓浓的乡思。 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 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 何通过“通篇布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全诗描写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 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 这些景物组成一组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 别离的悲怨之情。所谓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 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 达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 花。(元稹菊花

15、)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 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 贞品格的赞美。 例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这首诗直接议论和抒情,表达了积 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 国建功的思想,也有怀才不遇之苦。抒情,即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

16、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 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 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 个“悲”字来。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 歌常常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间 接抒情。例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的词语,简析 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例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的词语,简析 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恐”,诗人想象海棠花也和人一样 ,会在深夜睡去,特地点燃高烛,使海 棠打起精神。抒发了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