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39842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你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假如没有两次工业革命,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怎样?课标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以以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和和电气技术电气技术的应用的应用 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 的作用。的作用。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 棉纺织技术的创新1、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珍妮机”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2、意义: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并在技术上完成 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蒸汽机

2、的发明与改良1、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2、瓦特 之前(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 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只能用于矿山抽水。3、瓦 特改良 蒸汽机发明:意义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 被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 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 原动力”。 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 “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1、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2、发明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 机车机器制造业的诞生2、历程3、意义:1794年(英)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 ,1797年制成带有

3、移动刀架和导轨系 统的车床。1、原因: 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 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 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19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技术体系最终建立LSLX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电力的发明和使用1、 发 明2、影响: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 电机的理论原理 1838年(俄)雅可比制成实用电动机 1867年(德)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3年(比)格拉姆制成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 直流电动机 1882年(美)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推动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1

4、、发明2、影响18世纪80年代前期,(德)卡尔本 茨、戴姆勒各自制成汽油内燃机。 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 现 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 化学工业的产生化学工 业的建立无机化学工业 有机化学工业 1887年(瑞)诺贝尔发明无烟炸 药LSLX三、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积极经济:政治:世界格局: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 多彩 消极:带来殖民侵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 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提示:复习时参考必修2专题五的第三、四课)本课内容小结机器的发

5、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系列的技术创新 ,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随后其他部门也纷纷采用 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动力史的一场革命 ,标志人类生产和生活进入到“蒸汽时代”。19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 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动力机器的革 命和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 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生产力,也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一、“蒸汽时代”的到来棉纺织业织布飞梭纺纱珍妮纺纱机 1765年骡机水力织布机采矿、冶金业动力工业纽可

6、门蒸汽机交通运输业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瓦特改良蒸汽机骡机水力织布机二、“电气时代”的到来电力的广 泛运用理论前提: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技术突破电动机:雅可比、格拉姆发电机:西门子爱迪生:电灯、发电站内燃机的 发明应用内燃机:卡尔本茨、戴姆勒柴油机:狄塞尔影响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汽车、飞机)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 化学工业的产生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1.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A.棉纺织 业 B.毛纺织业 C.交通运输业 D. 采矿业2. 造成英国全国性的纱荒的发明是 A. 飞梭 B.“珍妮机” C. “骡机” D.

7、水力织布机3. 最先把制造蒸汽动力的设想付诸实施的是 A. 阿克莱特 B. 巴本 C. 纽可门 D. 瓦特 AAC4. 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限制,大大加速了 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骡机 C改良后的蒸汽 机 D蒸汽机车5. 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首先突破 于 A. 英国 B.法国C. 美国 D. 德国6. 下列机器由美国人首先发明的是 A. 水力织布机 B. 改良蒸汽机 C. 汽船 D. 蒸汽机车CCC7. 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机器生产 取代手工劳动 B.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C. 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D.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8. 第二次工业革

8、命的首要标志是 A. 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人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 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9. 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出了理论根据的科学 家是A. 英国人吉尔特B. 德国人西门子 C. 英国人法拉第D. 丹麦人奥斯特DDC10. 实用意义上电动机的发明人是A. 英国人法拉第B. 德国人西门子C. 比 利时人格拉姆 D. 俄国人雅可比11. 柴油机的发明者是 A. 卡尔本茨 B. 戴姆勒 C. 爱迪生 D. 狄塞尔12.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 业不包括 A.石油化工工业 B.电力工业 C.汽车 制造业 D.煤炭开采业CDD13.

9、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 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应用 C 飞机的迅速发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14. 下列哪一项发明或技术的改进,大大促进 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A.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B. 卡尔本茨制造出 汽车 C. 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D. 诺贝 尔发明炸药15. 诺贝尔奖开始颁发是在A. 1900年 B. 1901年 C. 1902年 D. 1903年BDB16、以下生产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畜力 水力和风力 蒸汽 电力 A B C D17、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 革命的有: 打电话拜年 乘公共汽车上班 坐飞机旅行 网上聊天

10、A B C DAB18、瓦特能够成功改良蒸汽机的最重要因素是A. 熟悉蒸汽机的构造 B. 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C. 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 D. 科学家的指导 B材料一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 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 伟大杠杆。 材料二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 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材料三 因为在最先 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请回答:1、材料一涉及到的史实称作什么? 2、说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上半期把热能变成机械运动 做出重要贡献的发明家。 3、大批手工业工人被“抛到街头上去”后,又到了何处 ?成为

11、了什么人?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工业革命。 瓦特、富尔顿、史蒂芬孙。 到资本家的工厂里成为雇佣工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在发明创造者的人才素质、 成果质量、开展的范围及部门等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具 有哪些显著的优势?(2)成果质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多数是生产经验 的总结,属经验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自然科学突 破的产物,属科研型,因而量多质高。分组讨论学习(1)人员素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 匠,第二次工业革命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3)发生范围: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先只限于英国,后逐 渐发展到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开始在多国进行

12、。(4)发生部门: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后来也 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在以电力、 交通、通讯、化工等几个行业同时发生,主要在重工业部 门展开,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猛烈。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 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骡 机水力织布机1785年,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克莱蒙号”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法拉第(17911867)西门子(18161892)爱迪生和电灯卡尔本茨(18441929)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 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鲁道夫狄塞尔(18581913)柴油机车不仅效率 高,且只需蒸汽机车20 的燃料费,还能制造 数马力至数万马力大小 不同的引擎所以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使用 柴油机的国家日益增多 ,并逐步取代了蒸汽机 车的地位 诺贝尔(18331896)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