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采集与运送主要内容n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n2、病原微生物的采集n3、病原微生物的运送n4、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运输要求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 的微生物1.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我国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按危害程度, 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 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 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 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够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 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 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 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病原微生物《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介绍为了规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操作,确保实验 室安全卫生部制订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 下简称《名录》),《名录》已于2006年1月11日下发。
编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 .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VS联合国编号(UN2814 和UN3373)1.2、应城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项目类别三类病原微生物: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弧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6种(实验活动: 食品、环境、可疑样品病原菌检测 )甲肝病毒、乙肝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实验活动 :免疫人群抗体水平检测 )流行性感冒病毒(非H2N2亚型)(实验活动:样本采集 与送检)二类病原微生物结核杆菌 (实验活动:可疑人群痰检及结核菌培养 )霍乱弧毒(实验活动:疫源地、外环境及可疑人群病原 检测)HIV病毒(实验活动:可疑人群血清HIV抗体初筛)乙脑病毒、脊灰病毒、狂犬病毒(实验活动:免疫人群 抗体水平检测及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口蹄疫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SARS冠状病毒 (实验活动:样本采集与送检及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2、病原微生物采集标本采集的部位、时间、质量是决定检测结果第一条件采集标本时:早、快、近(病变部位)、多、净样本采集注意事项1.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设备(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材料、器材和防护设施)2.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3. 措施: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4. 保证样本质量: 技术方法、手段5.详细记录: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 采样的规范性-获得可靠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正确时间:合理数量:足够品种:多个(同一病人、环境)保存:妥善(不同样品、不同条件)运输:安全采集的复杂性l同一个病人采集多种标本血液/血清鼻咽拭子粪便/肛拭子脑脊液组织l一起疫情多次采样(回顾性的、新发病人、恢复期病人)l环境标本 水体、食物、动物、媒介样本采集注意点n生物安全:个人防护 n容器可靠: 无菌、耐压、防渗漏n防止交叉污染:采样中、物品使用n记录与编号 :及时、准确温度对病毒的影响n病毒对热不稳定n 55~60 ℃数分钟,病毒的衣壳蛋白质就发生 变性,使病毒失去感染力。
离体以后,甚至体温 也会使一些病毒丧失活性n4℃ 几天 (冻干,长期) n- 70 ℃ 几个月~几年n-196 ℃ 长期n病毒必须低温储藏短期保存 运输n保持低温n避免反复冻融n到实验室前n 4 ℃ 24hrn -70 ℃ days离子环境和PHn所有的病毒都应放在等渗和生理PH环境中 ,对离子环境和PH的允许界限相当宽,但 不同的病毒有差异辐 射n用电离辐射(X线、丙种射线、非电离辐射 如紫外线)能对病毒灭活几乎所有的电离 辐射都引起多核苷酸链致命的毁坏,双股 核苷酸链的某一个部分断列都能使病毒致 死n 紫外线: DNA的损害是使核苷酸相邻的嘧 啶硷基二聚物n RNA病毒形成尿嘧啶二聚物所致死 禽流感标本采集n下呼吸道标本-灌洗液、痰n上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抽取液n血清-双份(溶血)n其他-消化道/尸检标本SARS标本采集n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n n血标本-全血,血清(双份)n消化道标本-粪便n其他-尿液/尸检标本手足口病n疱疹液n脑脊液n血清 n咽拭子n粪便AFP(急性迟缓性麻痹)n双份粪便(48hr内采集)n质量:≧5gn病人年龄≦15岁n带冰运输n资料:送检单, 个案表,3、病原微生物运输的要求运输实施n陆路运输n水路运输n民用航空运输:申请单位应当凭省级以上 卫生行政部门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 发的《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菌(毒)种或样本准运证书》到民航等相 关部门办理手续。
分类《名录》中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 为B类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名录》中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包装的要求n基本要求要有三层包装:1、主容器:采样管内装标本,材质为无菌塑 料管、螺口、密封性能完好 其外包裹有的吸收 材料2、辅助容器:要求要防水、防泄漏专用 塑料袋)3、外包装:样本运送箱其他n送检单要随身携带,不要跟样品放在一起 n样本保存温度的要求常温、低温)运送要求按国家运输规定中应由两名专业的技术人员 运送4、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运 输要求卫生部第45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2006年2月1日起施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分类n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 术细则》分类包装要求,将相关病原和样 本分为A、B 两类n联合国编号分别为UN2814(UN2900动物) 和UN3373A类感染性物质一类在运输中,一旦有暴露发生,即能够 在所有人类和动物中引起永久性残疾、导 致威胁生命或致命疾病的传染性物质 达到该标准的能引起人体疾病或引起人 与动物疾病的感染性物质的联合国编号为 UN2814,而只能引起动物疾病的该类感染 性物质则为UN2900 。
B类感染性物质n没有达到归属为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B 类感染性物质的编号为UN3373n生物制品,B类” (Biological substance, Category B)包装要求n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 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达到国际民航组 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 Doc9284包装说明PI602)规定的A类包装标 准,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温 、耐高压的要求,并应当印有卫生部规定 的生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 告用语和提示用语基本三层包装系统可以应用于所有的感染性物质:n主容器初级容器防水、防渗漏,内装标本其 外包裹有的吸收材料n次级包装次级包装为第二层持久的、防水、防 渗漏的包装,它封闭和保护初级容器多个包有 缓冲材料的初级容器可放于同一个次级包装中, 但是,这要求同时也放入足够的吸收材料以确保 一旦发生泄漏后所有液体都可被吸收n外层包装次级包装包裹有合适的缓冲材料后, 即可被装入外层运输包装外层运输包装保护其 内容物免受外界影响,如运输过程中的物理损坏 最小的外部总尺寸应为10x10 cm主容器包装要求n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正确盛放在主 容器内,主容器要求无菌、不透水、n防泄漏。
主容器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必 须采用可靠的防漏封口n主容器外面要包裹有足够的样本吸收材料,一旦 有泄漏可以将所有样本完全吸收n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标明标本类别、编号、 名称、样本量等信息辅助容器n辅助容器是在主容器之外的结实、防水和防泄漏的第二层 容器,它的作用是包装及保护主容器多个主容器装入一 个辅助容器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裹,防止彼此接触,并 在多个主容器外面衬以足够的吸收材料相关文件(例如 样品数量表格、危险性申明、信件、样品鉴定资料、发送 者和接收者信息)应该放入一个防水的袋中,并贴在辅助 容器的外面n辅助容器必须用适当的衬垫材料固定在外包装内,在运输 过程中使其免受外界影响,如破损、浸水等冷冻剂的使用n在使用冰、干冰或其他冷冻剂进行冷藏运输时,冷冻剂必 须放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之间,内部要有支撑物固定,当 冰或干冰消耗以后,仍可以把辅助容器固定在原位置上 如使用冰,外包装必须不透水如果使用干冰,外包装必 须能够排放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压力增加造成容器破裂 在使用冷冻剂的温度下,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能保持良 好性能,在冷冻剂消耗完以后,仍能承受运输中的温度和 压力n当使用液氮对样品进行冷藏时,必须保证主容器和辅助容 器能适应极低的温度。
此外,还必须符合其他有关液氮的 运输要求n主容器和辅助容器须在使用制冷剂的温度下,以及在失去 制冷后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完好无损主容器和 辅助容器必须在无泄漏的情况下能够承受95kPa的内压, 并能保证在-40℃到+55℃的温度范围内不被损坏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B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 • 外包装标示提供了所包装内容物的信息,危险的性质和外包装标示提供了所包装内容物的信息,危险的性质和 应用的包装标准包装或第二层包装的所有标示都应清楚应用的包装标准包装或第二层包装的所有标示都应清楚 可见并且没有被其他标签或标示所覆盖每一个包裹都应可见并且没有被其他标签或标示所覆盖每一个包裹都应 在其外包装或第二层包装上显示如下信息:在其外包装或第二层包装上显示如下信息: -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 -责任人的号码和出货信息-责任人的号码和出货信息 -收货人的姓名和地址-收货人的姓名和地址 -联合国编号紧跟恰当的货物名称(-联合国编号紧跟恰当的货物名称(UN2814“UN2814“感染人类的感染人类的 传染性物质传染性物质””或者或者UN2900“UN2900“影响动物的传染性物质影响动物的传染性物质””)。
专业名称不允许出现在外包装上专业名称不允许出现在外包装上 -储藏温度(选择)-储藏温度(选择) -当使用干冰或液氮时:制冷剂的专业名称,正确的联联-当使用干冰或液氮时:制冷剂的专业名称,正确的联联 合国编号和净重合国编号和净重标标 示示标签名称: 感染性物质 最小尺寸: 100 × 100 mm (最小包装 50 × 50 mm) 每一包装的标签数: 1 颜色:黑色和白色 “感染性物质”字样应该标 明在一些国家还要求印有 “一旦循坏和泄露,立即通 知公共卫生机构”的语句有两种类型的标签:有两种类型的标签: (a)(a)45°45°角放置的方形(菱形)危角放置的方形(菱形)危 险性标签,绝大多数的各类危险性标签,绝大多数的各类危 险性货物都要求有此标签;险性货物都要求有此标签; (b)(b)具有多种形状的管理标签,一具有多种形状的管理标签,一 些危险性货物要求有单独或附些危险性货物要求有单独或附 加于危险性标签的该类标签加于危险性标签的该类标签 专门的危险性标签应贴于每一专门的危险性标签应贴于每一 运输的危险性货物的外表面(运输的危险性货物的外表面( 除特殊的例外)除特殊的例外)。
标标 签签收样单位: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 送样单位: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