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24534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1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语句的断读和翻译知识模块融合一、文言语句的断读规律 1、按词语断 如:“寒暑/易节,始一/过焉”,“浮光/跃金,静 影/沉璧” 2、主谓之间断 如“上/使外将兵”,“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3、按结构关系断 文言语句中有假设和承接关系,可根据其关系,人中分开。如“战/必胜矣”假设关系,“如果 打仗,一定胜利”。“辍耕/之垄上”,“辍”和“之 ”是两个动词,句中有承接关系。二、文言语句的基本句式和译 法 1、判断句 表示主谓和谓语之间的关系,翻 译时要加是“是”。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1)“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 (2)“者,”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 十,面山而居”。

2、(3)“,也”例:“夫战,勇气也。” (4)“,者也”例“莲,花这君子者也。 ” 此外,还有“为”、“则”、“乃”、“皆”等表示判 断。2、被动句 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主动者,施 事者,而是动作的被动者,受事者,这样的句 子叫被动句。文言文中的“于”、“为”做介词时 ,有被的意思,表被动,翻译时要体现出被动 的含义。 例: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中的“为” 。 (2)、“则人之食于虎,无怪矣。”中的“于”。3、倒装句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或出于某种习惯,有些句子成 分倒置了,或提前,或拖后,我们称这为倒装句 ,翻译时一般要把倒装句的部分还原到句子原来 的位置。常见的倒装句有

3、: (1)宾语前置 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无斯人,吾谁与归?”(2)、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 名词的,通常用在主语或宾语这前, 但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语, 或者为了使语句流畅顺口,把定语放 在主语或宾语之后,形成定语后置。 译句的时候,应把定语放在名词之前 。例如: 其两膝相比者,名隐卷底衣褶中。 马之千里者。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3)状语后置。例如: 战地长勺。 投以骨 (4)省略句。文言文中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前提下, 经经常省略有些成分。在译句的时候,要将省略的部分 补充出来。 省主语:(他们)见渔人,乃大惊,(他们)问所从来 ,(渔人)具答

4、这。 省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宾语: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指公子扶苏)外将 兵。 省量词:撤屏视这,一(个)人、一(张)桌、一(把 )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能力模块突破一、文言文语句翻译的方法 1、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 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庆历四年 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 如:帝感其诚。这是个表被动的省略句,在动词 “感”后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出 。 3、删 删去不译的词,例如(1)夫战,勇气 也。“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2)、久之 ,目似瞑。 4、换 翻译

5、时把古词换成现代词。例如 (1)、岁赋其二。“岁”应该换成“年”。 (2)、吾与汝毕力平险。“汝”应换成“你”。 5、调 在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 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的词序需要调 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换成“汝之不 惠甚矣”。 6、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 现象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对正 确翻译句子十分重要。 7、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例如:“火齐这所及也”中的“齐”同“剂”,在 翻译时必须译出。 8、固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例如:“得无 乎?”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意 文言文中的

6、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 ,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例如:“明察秋 毫”直译:“能看清楚秋天里野兽的毫毛”意译“ 能看清楚很细小的东西”。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 雅”。 (1)“信”的要求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 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 来。不可随意增减内容。 (2)“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 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 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 出来。这是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三、文言文语句翻译的步骤 (1)、先将古今汉语语义基本一致的地方

7、抄写 下来,将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对译出来,然后将 现代汉语无法对译或不需翻译的地方删去,以便 将完全不懂的地方突现出来。 (2)、将不懂的词语放到原句中去揣测,大致 推断出它的意思。 (3)、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 把握其句式运用的修辞格。 (4)、统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协调和语句通 顺流畅。 (5)、按照翻译的要求,写出译文。 (6)、将译文放到原文中加以检验,并作必要 人修改。中考母题揭秘 一、文言句子的断读 1、朗读下面文言语句,句中语意停 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京中/有善口技者 B、入则无法/家拂士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B2、下面对句中画线部

8、分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翻译: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率领妻子和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地方。 C、始知郊田这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翻译: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啊。 D、惠子相梁,庄子往见这。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 代子相。” 翻译: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 相。” B二、 选择类译句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 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执衷于发财做官。巩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