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进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220108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进展(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综合征诊治进展概述lSAS包括OSAHS、CSAS、SHS等l以OSAHS最为常见。lOSAHS主要表现: 打鼾伴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 夜间反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 紊乱,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 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lOSAHS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2%4%l是多种全身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l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诊治不规范 OSAHS相关术语定义 1、睡眠呼吸暂停(SA):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 10秒以上; 2、低通气: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 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SaO2)较基础水平 下降4%; 3、

2、OSAHS:每夜七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 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5次/小时;4、觉醒反应:睡眠过程中由于呼吸障碍导致的觉醒 ,它可以是较长的觉醒而使睡眠总时间缩短,也可以 引起频繁而短暂的微觉醒但是目前尚未将其计入总的 醒觉时间,但可导致白天嗜睡加重;5、睡眠片断:反复醒觉导致的睡眠不连续;6、微觉醒:睡眠过程中持续3秒以上的EEG频率改变 ,包括波、波和/或频率大于16Hz的脑电波(不包 括纺锤波)。二、 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1、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25kg/; 2、年龄:成

3、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 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70岁以后患 病率趋于稳定; 3、性别:男性患病者明显多于女性; 4、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 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瘤 等)、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 悬雍垂过长、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 瘤、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 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小 颌畸形等; 5、家族史; 6、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药物 7、长期重度吸烟; 8、其它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 下、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淀 粉样变性、声带麻痹、其他神经肌肉 疾患(如帕金森氏病)、长期胃食管 返流等。 肥胖(标准体重 20%)颈短粗

4、 软腭下垂 重度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 悬雍垂过长、增粗 咽腔狭小 小颌畸形、 下颌退缩 甲状腺功能低下 舌体肥大 舌根后坠 咽部肿瘤 鼻中隔偏曲 鼻息肉 鼻甲肥大 鼻腔肿瘤 肢端肥大 垂体功能减退 胃食管返流一、 发病机制l上气道呼吸力学的改变: l管腔开放状态:管腔内压、管腔外压、 跨壁压、管壁顺应性等。l腔内压:决定于吸气肌收缩力 l管腔外压力:由颌面部器官和组织的重 力与围绕在气道周围的脂肪沉积构成 l跨壁压:管腔外压力与管腔内压力之差 l 临界压(Critical pressure, Pcrit):上 气道完全闭合瞬间吸入气流为零时咽部 气道内的压力(腔内压)。清醒Pcrit睡眠Pc

5、rit正常人20次/小时,反复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 睡眠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伴有严重低氧血症 ;因睡眠后期快动眼相(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增多,CPAP压力调 定的时间应3小时; 患者平卧位时,CPAP压力可以完全消除 REM及非REM睡眠期的所有呼吸暂停、低通 气及鼾声。l 如果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应进行整夜PSG 监测并另选整夜时间进行CPAP压力调定。午后小睡的PSG监测l对于白天嗜睡明显的患者可以试用,通 常需要保证24小时的睡眠时间(包括 REM和NREM睡眠)才能满足诊断 OSAHS的需要,因此存在一定的失败 率和假阴性结果。 嗜睡程度的评价 lEpworth

6、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和斯坦福嗜睡量表( Stanford sleepiness scale,SSS)见附表1 。现多采用ESS嗜睡量表。附表1 Epworth嗜睡量表在以下情况有无打盹、瞌睡的可能性 从不(0)很少(1 )有时(2)经常(3)坐着阅读时看电视时在公共场所坐着不动时(如在剧场或开会)长时间 坐车时中间不休息(超过1小时)坐着与人谈话时饭后休息时(未饮酒时)开车等红绿灯时下午静卧休息时(2)嗜睡的客观评价:l1、用PSG可疑对患者白天嗜睡进行客观评估 。l2、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7、 MSLT): 让患者白天进行一系列小睡客观判断其白天 嗜睡程度。每两小时测试一次,每次小睡持 续30分钟。l计算患者入睡的平均潜伏时间及异常 REM睡眠出现的次数睡眠潜伏时间10分钟者为正常八、一般诊断流程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 l典型的症状(打鼾、夜间呼吸不规律、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 l l体格检查有肥胖、短颈或明显的颌面部、鼻咽部解剖异常或神经系统异常l l白天嗜睡的评价(ESS评分) l l ESS评分40夜间最低SaO2 (%)858980849分); 5、血氧饱和度监测趋势图可见典型变化、氧减饱和 指数10次/小时。l符合以上5条者即可做出初步诊断,有条件的单位 可进一步进行PSG监

8、测。 十、睡眠呼吸障碍 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影响 (一)、睡眠呼吸暂停对心血 管系统的损害lOSAHS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最为明显 ,OSAHS是高血压、冠心病的独立危 险因素,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衰 、心律失常和夜间猝死 1、OSAHS与高血压:lOSAHS是一个独立于肥胖、年龄等因 素以外的重要的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lOSAHS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50 90,远远高于普通人群(1112) ,而高血压患者中OSAHS发生率在20 45。过去对此认识不足,均按原 发性高血压处理。事实证明原来所谓的 原发性高血压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属于 这种情况。血压增高的主要机

9、理:l呼吸暂停时憋气和惊醒以 及低氧血症引起交感神经 兴奋,外周血管收缩、阻 力增加,用力吸气使胸内 负压更低,回心血量增加 ,导致血压升高。lOSAHS患者晨间血压比晚上临睡前高 ,这种节律性与普通高血压患者不同。 这种特殊类型高血压,单纯用药物降压 效果不理想,而有效治疗OSAHS可使 血压降至正常。2、OSAHS与冠心病:l中老年OSAHS患者冠心病发生率增高,机制 是 (1)缺氧使冠状动脉内皮受损,脂质易于沉积 在内膜下; (2) OSAHS患者红细胞增多,血液粘度增加 ,血流缓慢,血小板易在受损内膜表面聚集 产生血栓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 (3) OSAHS患者多有肥胖、脂质代谢

10、紊乱、 血压升高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在上述病理基 础上易引起夜间心绞痛、心肌梗塞、各种严 重心律失常和猝死等心脏病事件。3、OSAHS与心衰:lOSAHS患者心衰增多,多表现为原因 不明的左右心衰竭。lOSAHS对心功能的损害,主要是由于 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心脏结构异常而引起 。呼吸暂停时肺血管收缩,引起肺动脉 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大,加之回心血 量增多,容量增加,易促发右心衰。l右心负荷增加引起室间隔左移,降低了 左室的顺应性、容量和泵出量。由于体 动脉高血压,增加后负荷,可使心室肥 厚,左室质量和质量指数增加,易导致 充血性心衰。4、OSAHS与夜间猝死OSAHS夜间猝死多发生于老年人和婴幼儿

11、。 OSAHS患者的夜间猝死可表现为: 心律失常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 导阻滞、窦性停搏,其次为房、室性早搏、室 性心动过速及III0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梗塞型 急性心衰型 脑中风型 呼吸衰竭型l (二)、睡眠呼吸暂停对呼吸 系统的损害1、OSAHS与呼吸衰竭:lOSAHS患者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功能失 调,肺通气功能下降,出现严重呼吸困 难症状和体征,如紫绀、抽搐、肺水肿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呼吸暂停时 间过长,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2、OSAHS与夜间哮喘:l并发夜间哮喘。哮喘发作之前常有严重 打鼾和呼吸暂停。l机理: 1、由于呼吸暂停刺激喉、声门处神经 受体引起反射性支气管收

12、缩 2、胸腔负压增加,迷走张力升高,导 致支气管收缩。强烈的支气管收缩和高 反应性可引起哮喘。3、OSAHS与肺心病lOSAHS患者不但睡眠时肺动脉压升高 ,白天亦升高,肺功能、肺动脉高压与 PaO2和PaCO2显著相关。长期肺动脉高 压可引起右心室肥厚而致肺心病。l重叠综合症 ( COPD并OSAHS)(三)、睡眠呼吸暂停对脑血 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OSAHS与脑中风:lOSAHS患者因脑动脉硬化,血液粘度 增高,低氧时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加之 脑血流缓慢,易发生夜间缺血性脑中风 。l夜间血压升高,颅内压增高而出现脑出 血。l鼾症是缺血性脑中风的一种危险因素, 若伴有呼吸暂停,这种相关性更

13、显著。2、OSAHS与痴呆症l96老年OSAH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痴 呆,认为是与呼吸暂停,严重低氧血症 导致大脑半球特别是皮层和皮层下功能 的损害有关。l儿童可因长期睡眠呼吸暂停,影响智力 发育,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而出现痴 呆症。3、OSAHS与神经精神异 常l因低氧血症引起运动兴奋性增强: 睡眠中惊叫、躁动、不安腿综合征。lOSAHS可引起躁狂症和抑郁症: 语言功能障碍、口齿不清、晨间头痛、 白天嗜睡、行为改变、性格异常。 4、诱发癫痫l睡眠中反复觉醒,夜间辗转不 安,易诱发癫痫。(四)、睡眠呼吸暂停对内分 泌和性功能影响1、OSAHS与糖尿病:lOSAHS患者可引起糖代谢紊乱,糖 耐量降

14、低,从而发生非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l机理: 呼吸暂停引起低氧、肝糖原释放增多, 糖的无氧酵解增多, 胰岛素抗体阳性增多 肥胖使胰岛素功能相对不足等。2、OSAHS与肢端肥大症lOSAHS患者舌体肥厚、颈粗 、肢端肥大。 3、OSAHS与性功能障碍l表现为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甚至为此感 情不和而离婚,男性表现为阳痿、性欲 减退。 4、OSAHS与垂体和甲状腺 功能减退lOSAHS患者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丘脑、 垂体和甲状腺轴心调节功能紊乱,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减少和甲状腺本身损害而引起功能 减退。l部分患者是先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后有OSAHS ,这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口、鼻、气 管粘膜肿胀和咽

15、肌、舌肌松弛而后坠,使气 道受阻,加之呼吸中枢对CO2反应迟钝,可 出现混合型呼吸暂停。l 5、生长激素(GH)分泌减少l生长激素(GH)分泌减少,发生于儿童可 导致发育停滞、延迟。(五)、睡眠呼吸暂停对肾脏 、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影 响1、OSAHS与肾功能的损害: OSAHS患者肌酐 清除率降低,肾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 治疗后上述指标有改善。 2、OSAHS与红细胞增多症:OSAHS患者因夜 间低氧血症,刺激红细胞生产素增多,红细 胞增加。 3、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用力吸气,胸内负压更明 显,导致胃食管返流。 4、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张口呼吸,鼻腔加温、加 湿、滤过作用消失,易发生咽炎。(六)

16、、睡眠呼吸暂停对生活 和工作质量的影响l OSAHS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有效睡眠 减少,白天嗜睡:驾车时常因打瞌睡而 出现车祸,可造成严重的自身和他人伤 亡,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Findley研究 报告OSAHS驾驶员车祸发生率是无 OSAHS驾驶员的7倍。因打瞌睡而造成 车祸的死亡率却占交通事故死亡率的83 。l lOSAHS患者学习成绩下降,留级、退 学lOSAHS患者影响工作效率及上下级关 系。高血压(特点为晨起血压 升高)冠心病、夜间心绞痛 可致猝死心梗 、心律失常心衰 糖尿病脑中风癫痫发作、痴呆症 、神经衰弱神经、精神异常 肺动脉高压、肺心病(重叠综合征) 呼吸衰竭, 夜间哮喘,RBC升高,血液粘滞肾功能损害,遗尿、性功能障碍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