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220097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三项目三: :患者生活照护患者生活照护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目录目录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任务1安置卧位任务2患者清洁卫生护理任务3压疮护理任务4饮食护理任务5排便护理任务6排尿护理任务7综合技能实训任务8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任务1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一)休息的形式和条件 1休息的形式 休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不同的人而言,休息有不同的含义。休息时个体的智力、身体和精神处于一种更新、恢复的状态。睡眠是休息形式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一)休息的形式和条件 2休息的条件 生理上的舒适 心理上的安宁 充足的睡眠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

2、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二) 睡眠的生理1睡眠发生机制一个人在睡眠时,并非绝对的失去意识,只是身体的活动、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及反应明显的减少而已。睡眠中枢位于脑干尾端,睡眠中枢向上传导冲动,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入眠。而位于脑干上端的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控制觉醒,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 一、休息 (二) 睡眠的生理2睡眠时相(1)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 期 睡眠相的最浅阶段,为入睡的过渡期。期 睡眠的“入门阶段”。 期 熟睡期 期 沉睡期,分泌大量生长激素。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二) 睡眠的生理2睡眠时相(2)快速动眼睡眠(REM) 此期的基本表现是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

3、减退,唤醒阈值提高;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张力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二) 睡眠的生理3睡眠周期清醒 NREM NREM NREM NREM第期 第期 第期 第期REM NREM NREM第期 第期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三)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生理因素:年龄 、昼夜节律 、内分泌变化 、睡前习惯 、疲劳 、食物因素 、疾病因素等 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四)常见睡眠失调 失眠(inSomnia) 睡眠过度(hyperSomnia) 睡眠性呼吸暂停(S

4、leep apnea)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其他 :梦游、遗尿等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五)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 1评估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3解除患者身体的不适 4减轻或解除心理压力 5. 建立休息和睡眠周期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一、休息 (五)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 6使用特殊技术:催眠术、呼吸放松术、肌肉放松术等行为治疗法。7药物治疗的护理8其他 失眠者睡前喝少量牛奶、背部按摩。 9健康教育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二、活 动(一)活动受限的原因 疼痛 损伤 神经功能障碍 严重疾病 身体残疾

5、 某些医护措施的限制 1生理因素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二、活 动(一)活动受限的原因 情绪 心理障碍 2心理因素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二、活 动(二)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1对皮肤的影响:可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形成压疮。2对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影响:可致肌肉无力或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或挛缩、垂足、垂腕以及髋关节外旋等。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二、活 动(三)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1.评评估患者活动动情况,制定合理的护护理计计划2.协助患者活动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基本技术一: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关节活动范围(rang-of

6、-motion,ROM)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通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的活动度。关节运动范围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的可活动范围,通过应用主动和被动的练习方法,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的练习方法。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基本技术一: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一)目的 维持关节的活动度,增强活动部位血液循环,预防关节僵硬、粘连和挛缩,恢复关节功能。 维持肌张力。 避免因卧床不活动而导致的虚弱、无力。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基本技术一: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二)禁忌证 急性关节炎、骨折、肌腱断裂、关节脱位。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慎重进行运动,以防发生意外

7、。 由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引起的肌肉痉挛,则应在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基本技术一: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三)评估与准备 患者评估 患者病情、治疗情况、意识状态,关节的活动程度,对被动性ROM的认识及合作程度等。用物准备 浴巾1块、宽松衣服1套、枕头数个。环境准备 安静、温度湿度适宜,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护士准备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不应有长指甲,不能戴首饰以免损伤患者皮肤。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基本技术一: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四)操作步骤1核对床号、姓名,解释ROM练习的目的、内容、说明运动频度和方法。2协助患者更换宽松、舒适的衣服,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3患

8、者被操作的部分靠近操作者,操作者面对患者以便观察患者的反应。4依次对颈部、肩、肘、腕、髋、膝、踝、趾间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并比较两侧关节的活动情况,以了解其原来的关节活动程度。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基本技术一: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四)操作步骤5每个关节每次应缓 慢地有节律地做5-10次完全的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6如肢体出现疼痛、痉挛、颤抖和持续的痉挛状态应暂停,查明原因后加以去除,如不能去除则应停止操作。 7同时指导患者利用下列技巧以健肢帮助患肢运动:以健侧手抓住患侧手,以健侧腿或脚支托患侧,使用滑轮。 8运动结束后测量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休

9、息,做好记录。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基本技术一: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五)注意事项 1.操作者应掌握禁忌证,做被动ROM练习时做到动作轻稳,注意节力。2.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安置卧位任务2任务二:安置卧位卧位的分类(一)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分类 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任务二:安置卧位卧位的分类(二)根据卧位时身体的姿势分类可分为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九种卧位,仰卧位又可以分为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和屈膝仰卧位三种。实训项目一中的安置卧位主要是根据这种分类法。任务二:安置卧位卧位即患者卧床的姿势,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的需要为之调整相应的卧位。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的舒适、预防并

10、发症均起到良好的作用。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一)目的任务二:安置卧位1核对医嘱 查看医嘱、了解目前诊断2患者评估 患者意识、病情、各种管道、体重和皮肤受压情况。3用物准备 多功能病床或翻身床,妇科检查床,床头支架或靠背架,跨床小桌,枕头和小枕。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二)评估与准备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三)安置卧位屈膝仰卧位 侧卧位 中凹卧位 端坐位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三)安置卧位俯卧位 头低足高位 头高足低位 半坐卧位 截石位 膝胸卧位 任务二:安置卧位1卧床姿势 卧床的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维持关节正常的功能位置。2体位变换 经常更换体位,

11、至少每2小时变换一次。3身体活动 患者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做关节活动范围练习。4患者隐私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四)安置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任务二:安置卧位协助滑向床尾而不能自己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使患者感到舒适。基本技术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一)目的任务二:安置卧位1患者评估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皮肤受压情况,牵引及伤口状态、导管应用情况,肢体活动能力,患者的体重等情况。2环境准备 环境宽敞,便于操作。注意防止患者受凉,保护患者隐私。3护士准备 衣帽整齐,洗手。基本技术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二)评估与准备任务二:安置卧位1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工作,取

12、得患者的同意和合作。2固定床脚轮,根据病情放平靠背架,将枕横立于床头,以免撞伤患者头部。3将各种导管及输液管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基本技术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三)操作步骤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三)操作步骤4协助患者移向床头:一人扶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三)操作步骤5放回枕头,检查导管和输液管,保持导管通畅;安置患者肢体和关节处于功能位。6整理床铺,视病情需要支起靠背架。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三: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一)目的1协助不能改变体位的患者变换卧位,增进舒适。2满足治疗与护理的需要,如更换床单。

13、3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等。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三: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二)评估与准备1患者评估 患者病情、导管应用情况,牵引及伤口状态、意识状态、皮肤受压情况,肢体活动能力,患者的体重等情况。2环境和护士准备 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三: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三)操作步骤1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和合作。2固定床脚轮,根据病情放平靠背架。3将各种导管及输液管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4患者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三: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三)操作步骤一人扶助患者翻身

14、侧卧法 两人扶助患者翻身侧卧法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三: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三)操作步骤5观察背部皮肤,进行背部护理;检查导管和输液管,保持导管通畅,安置患者肢体和关节处于功能位。6按侧卧法,在患者背部、胸前和膝间垫软枕。7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情况,做好交班。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三: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四)注意事项1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将患者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转,不可拖、拉患者,以免擦伤皮肤。两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2注意观察病情与受压部位情况,翻身间隔时间根据病情和局部皮肤受压情况而定,如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应及时处理,并增加翻身次数,做好交班。3协助患者翻身时,应用节力原则,

15、让患者尽量靠近操作者,使重力线保持在支撑面内,达到平稳、省力。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四:应用保护具 (一)目的应用保护具(protective deviceS)是为了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约束患者身体全部或某部位的活动,或为保护受压部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以达到维护患者安全、舒适及疾病治疗效果的目的。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四:应用保护具 (二)评估与准备1患者评估 保护具适用于儿科患者 、坠床机率高的患者 、实行了某些手术的患者 、皮肤瘙痒者 、精神病患者 、长期卧位、极度消瘦、虚弱及其他压疮易发者等。2用物准备 根据医院条件、患者病情和需要约束或保护的部位准备床档、宽绷带、肩部约束带、膝部约束带、尼龙搭扣约束带、棉垫、支被架等。3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剪指甲、洗手,根据患者病情戴口罩。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四:应用保护具 (三)常见保护具的使用方法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四:应用保护具 (三)常见保护具的使用方法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四:应用保护具 (三)常见保护具的使用方法 任务二:安置卧位基本技术四:应用保护具 (四)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保护具的应用指征。2保护性约束措施只能短期使用,一般每2小时松解1次)。3使用约束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