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20070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题型梳理母题-概括主旨题n2006全国1: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 的主旨。n答案: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抒写 (1)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 农的选择,(2)夜来香及昙花的香是 阴香,及都市人嗅觉的退化,(3)赞 美了贴近阳光、自然的生活与人生。派生题一-由果求因题n2005年全国(381)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 的”,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n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 然无香,但她淡红浅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 ,秾纤适中,充满生机。n解析: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也就是海棠花吸引 人的所在,所以本题就是要求概括海棠独具的 特点。派生题二-信息整合题n2003

2、年全国(379)1、乡土都给人们打 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n2、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 有哪几种?n文段: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 年少气盛,横一横心,扬一扬手,向恋 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 理想。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 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 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 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 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派生题三-概括特点题n2005年全国春天的梦(2)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n答案:短促、寒冷、风沙大;充满生机、色彩,给人希望。 n2004湖北怀表,很老很老(1)根据原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

3、父亲形象的内在特点。 n2004辽宁认识自我(2)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派生题五-释义题 2004年天津:怎样理解“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的含义。文段: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芜杂,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n答案:人生如书,书如人生;人生诡谲 ,就像书林芜杂;要追求活着的真谛 ,就像从书淘出善本精品。(引申一)炼句题n2006天津造心请赏析“心的边疆, 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 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 话。n答案:用夸张、比喻手法,突出心的光 辉与阔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004重庆山峦(3)本

4、文在描述十 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 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 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 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引申二)炼字题n2006广东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 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n1夕照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n2夕阳残照已以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引申三)立意评价题n2006年福建泪与笑(4)本文 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请简要分析 。n2004年福建书(4)本文切入 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引申四)观点评价题n2005重庆阳台上的遗憾(5)根据 全文,分析作者对旧式宅院和高楼大厦 的态度,并就文末“遗憾是历史

5、进步身 后寂寞的影子”所蕴含的作者观点做出 简要评价。n2006山东文赤壁(4)联系本文, 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 认识与评价。n2004辽宁认识自我(4)请扼要评 价赛艾姆这一物形象。(引申五)选材评价题n2005福建日历(5)请你从取 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作简 要赏析。(引申六)标题评价题n2006湖南在山阴道上通观全文 ,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 为“在山阴道上”?n答案: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 相吻合,暗寓旅程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美不胜收”。母题-层次划分及层义归纳n2006重庆说村落(2)文章以 “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 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

6、开去 的?n答案:由村落的符号化与含义的模 糊引出话题;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 村落的含义;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 落的精神;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 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n2006年江西秋光里的黄金树(4) 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 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引申题-布局谋篇题n2006湖南在山阴道上(5)简析在山阴 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n2004湖北怀表,很老很老了(4)本文以 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样安排的 作用和好处是什么?n2004全国大地山河(1)本文主要分三幅 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 组织到一起的?n2006辽宁杨柳在展现主旨时,行文有何特 点。本文

7、重点写参观,其选材并不限于对鲁迅故居的访问,而是前伸后延,写了“道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剪裁别具匠心。文章以参观鲁迅故居的游程为外部线索,以追寻精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为内部线索,两条线索互为表里,相互映衬(如,百草园中欢乐的孩子们与肩住闸门的“勇士雕像”的映衬,归途中田园风光与鲁迅的“好的故事”的映衬),完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开头与结尾先抑后扬,前后照应,思想和情感逐层推进,逐层深入,从而巧妙地将文章导向高潮。(引申)首尾题n2006上海: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赏析。首段: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 的前夜。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 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

8、热、温 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一百年不间 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 ,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 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尾段: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 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 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 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 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答案:首尾呼应,未段是首段的延伸 和升华。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 抒发了对冰心的崇敬之情。开头段作用题n2005北京合欢树(1)本文一 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 场小冲突,有什么特别的作用?n2005山东溯源(1)文章用鲑 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

9、好处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 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逆流而 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 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 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 到底是什么促使了鲑鱼的回归呢?我只能想 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不也都是 寻根的举措么?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 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 流,让精神归本还源。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 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结尾段作用题n2003乡土情结(3)本文第四 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 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 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

10、 结合乡土情节,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和好处。n2005辽宁切梦刀如果将文章最 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文中段作用题n2006年山东:“唯有东坡在,剩有 游人处”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n2004年天津春从心出从全文看 ,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 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母题-写作技巧题(表现手法、写 作方法、艺术手法)n例:2004福建书(4)作者 是怎样把文章写得情趣盎然的?n答案: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象 ;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 典故,使文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 蕴;比喻的运用,生动形象一、表现手法题:一)对比、衬托n2006江西里的黄金树(1)作者写秋 天的落

11、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 写?n2005江西给匆忙走路的人(2)作者 为什么要用较多笔墨写溪水、星光、陨 星?试作简要赏析。n2004全国痛哭和珍(2)作者在痛 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到 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二)欲扬先抑n2005全国一日的春光(2)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 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 什么好处?三)托物言志n2006广东夕照透入书房(3)为什么 在作者笔下,傳雷文集好像骄傲地 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 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四)联想法n2006湖南在山阴道上简析 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300字左右,16分。二、景(人)物描写题

12、: 派生一:景物描写的特点(角度、方法n例1.2006年江苏一幅烟雨牛鹭 图:开头两段景物描写各有什 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从修 辞运用上说明理由。n例2.2006四川乡村的瓦文章 从哪些方面写“瓦松”?为什么 写瓦松?派生二:景物描写的手法 n例1.2006湖北从阿尔卑斯山?(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 归家后的情景?结合具体描写,简析分析其作用。n例2.2004全国老家(2)第九段中 ,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 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 的气氛?n例3.2005广东壶口的黄河第四段中 通过主观感受写黄河,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派

13、生三:景物描写的作用题n例1.2006全国1(15)分析“ 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 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 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 中的作用。(6分)n例2.2005黑吉蒙(4)第三段 对篝火燃烧的描写在文中的作 用是什么?(4分)答案: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 美好,表现阳光下农夫的之美,与 下文晒稻谷等内容呼应。综合题:景物描写的特色题n2006湖南在山阴道上:简析 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n要求:300字左右,16分。三、叙述人称题n2006 辽宁杨柳文章对牡丹等 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一人称,而在 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 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n2005湖北土地(4)本文主要 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 么?四、抒情方式题n2005北京合欢树文章在那个 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 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五、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者关 系题n例3.2006江苏一幅烟雨牛鹭图 (2)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 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 人、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什么 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