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20067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六作文升格作文升格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作文升格是指通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的作文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尽可能向美文的标准靠。狭义的作文升格则是针对高考应试作文而言,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考场作文的特点,从而提高应试作文能力,写出规范的考场作文。本节内容是从狭义的角度谈作文升格。一、切题升格(一)评分标准分析在应试作文中,决定得分的最大因素就是是否切合题意和紧扣中心,学生因扣题不紧而造成的分数损失,远比语言表达和结构失误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切合题意并突出中心是考场作文得分的关键。一篇“切合题意”的优秀作文应该做到:对题意的理解与把握准确;全文在题意的范围内行文;文章立意深

2、刻。其中第点是一类文必备的条件,两点是二类文必备的条件。(二)切题升格指津为了使文章的中心得到进一步突出,必须强化扣题意识。扣题分明扣、暗扣两种:反复呼应是明扣,不断突出是暗扣。如果只是简单呼应几个切题的关键词是硬贴标签,难以有效地把材料和观点(情感)连接起来;如果只是暗扣却不明点关键词会使文章观点变得晦涩,则容易引起误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两者兼顾。扣题有以下几种办法:1标题扣题。在标题中嵌入体现话题或观点的字眼,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文章的中心主旨。2题记扣题。在文章开头加上能照应题目或与题目紧密相关的题记,既能增强文章的美感,更有助于点明文章的题旨,还能给评卷老师留下较深刻的印象。3开头扣题

3、。在文章一开始就点出题目,点明中心。4段首扣题。在一些段落的开头,写上扣题的语句,点明话题或主旨。5内容扣题。在行文过程中,适当地一唱三叹,反复扣题。6结尾扣题。在结尾点出中心,与题目相呼应。这种方法对于那些到作文快写完时才发现写跑了题的文章尤有好处,能部分地化解被判为离题作文的危险。二、材料升格(一)评分标准分析“内容充实”是基础等级中又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内容的升格就是材料的升格。表现在议论类文体中就是要旁征博引,论据要能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为中心论点服务;表现在记叙类文体中就是要有曲折动人的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要能用精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述和有丰富思想的艺术画面。两年,广东高考作文评

4、分在“内容充实”这一点上还强调考生关注当今社会,多引用鲜活的作文材料,并将其作为优秀作文的必备条件之一。(二)材料升格指津要使材料升格,应该选择如下材料:第一,要真实、熟悉的材料。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如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来深化人物和主题。第二,要新颖、生动有代表性的材料(有时只需要换个角度想问题,就可以使老材料翻出新意)。第三,要能打动自己的材料。只有先打动自己,才有可能打动评卷老师。有的人常常抱怨手中没积累较多的材料;其实,身边的材料多的是,别的不说,就在语文和历史课本中都有很多,只要能就取材,合理地选用它们,就一定能加深

5、文章的文学底蕴。下面讲讲材料升格常用的几种具体操作方法:1“粗”则“细”之一些作文事例论据过于粗疏,内容空洞,简而不明,难以证明论点。对于这样的作文,升格时要细化空洞的、干瘪的、缺乏表现力的材料,使之丰富饱满起来。比如下面这段话: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都犯过很大的错误。这就说明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十全十美的。择友的时候,不应过分求全责备。话中虽然也写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所犯的错误,但表达得十分粗疏,根本没有具体的说明,因此,论点无法得到有力的支撑。升格时要紧扣中心再补充一些几位科学家在晚年

6、时期所犯错误的具体事例,使读者信服“人无完人”的观点,进而支撑“择友不宜过于求全责备”的结论。比如下面的改稿: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伟人的牛顿,晚年埋头编写神学题材著作,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一事无成;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爱迪生,晚年思想保守,坚持输直流电,反对输交流电,结果一败涂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致力于统一场的工作,犯了形而上的错误,结果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因此,那种要求十全十美、过于求全责备的择友方法,是不正确的。2“繁”则“简”之一些文章对所列事例的记叙过于详细,搞得中心不突出,看后一头雾水

7、。对于这样的作文,升格时要简化多余的、次要的、不能表现主旨或缺乏表现力的议论(或记叙)成分,使繁杂的材料变得简明扼要。比如: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切莫超越。有了良知,就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良知一旦沦丧,人性也就泯灭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大道理懂得很多,高调唱得很好。可是在功利面前,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田,干枯龟裂,黯然失色。据5月27日的青年参考报道:5月17日18时15分,河南消防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在什邡市蓥峰实业总公司穿心店生产基地综合大楼废墟下,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营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31岁茶楼女工卞刚芬。一个半小时后,与记者同驻某师师部的武汉一家报纸的摄影记

8、者气冲冲地说:“简直太乱了,我都被推倒在地了,有的记者真是太过分了!”通过他的描述得知,当卞刚芬被救援人员抬出来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名现场医护人员不满地说:“生还者刚被救出来的时候,眼睛蒙的布太薄,照相机的强光会对她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会伤了她的,你们记者就不能照顾点吗?你们要抢新闻,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呀!”现场有一名美国记者和一名韩国记者。这两名记者都是特大灾难报道的“老手”,经历过印度洋海啸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他们说:“记者太多太乱了,我们担心妨碍救人,所以就闪到一边了,那不是抢新闻

9、的时候。”试问这些记者们,心中的良知哪里去了?上述文字的中心,原本是想是表现记者缺少悲悯之心,从而突出“切莫丢弃心中的良知”的主题,立意是好的,但是在不足600的文字中,记者抢新闻的材料竟有400多字,显然过于繁琐,处置不当。升格时应当删去次要材料(如消息的来源、摄影记者的描述、外国记者的情况等),压缩改写医务人员的语言,用简明语言概述抢拍事件。如下面的改稿: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切莫超越。有了良知,就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良知一旦沦丧,人性也就泯灭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大道理懂得很多,高调唱得很好。可是在功利面前,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田,干枯龟裂,黯然失色。汶川大地震,当救援人员在一

10、座大楼废墟下,艰难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茶楼女工卞刚芬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照相机的强光对伤者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现场医护人员对此十分不满,直至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勉强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心想拍到独特的有新闻价值的照片,这无可厚非,但这种“抢新闻”重于“抢生命”的做法,缺乏了悲悯之心,体现出的只是一种职业的冷漠。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允许丢失心中的良知。3“离”则“合”之一些作文,因为材料引述的倾向和指向偏离论点,甚至游离于中心之外而被判为中等以下。对于这类作文,升格时要根据中心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使材料与中心相吻合。比如下面

11、的文字: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可连连败北,以致债台高筑。后来转写小说,便得心应手。他善于寻找能发挥自己长处的空间,经商不通转向文坛,扬长避短,从商界的失败者成为大文豪。这段文字开头虽然有扣题的句子,但下文却偏离到“扬长避短”的论题上去了。升格时可保留段首的扣题句,然后再围绕中心选择巴尔扎克在“债台高筑”的压力下刻苦创作的事例作论据,增加几句评论性语言,文章就可以升格了。比如下面的改稿: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惨遭失败,负债累累,他遭遇了强大的压力。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发

12、奋写作,用版税来打发债主。终于奇迹般地写出了人间喜剧等几十部长篇小说。从巴尔扎克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奋斗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生中,压力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压力并不是阻力。相反,乐观主义者把它作为人生的催化剂。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功。三、结构升格(一)评分标准分析“结构”是评价考场作文表达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指标。评分标准把它分为4个等级:一等是“严谨”,二等是“完整”,三等是“基本完整”,四等是“混乱”。结构的升格,就是要将“混乱”升格为“基本完整”或“完整”,将“基本完整”升格为“完整”或“严谨”,将“完整”升格为“严谨”。(二)结构升格

13、指津1提高思路清晰度要使文章结构升格,行文前首先就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心中都要有明确的打算;同时还要考虑怎样安排文章的线索,在哪些地方添加扣题的语句,开头怎样引出,结尾怎样收束等等。【升格前示例】愿景“恐惧刻在孩子们脸上,麦田已倒向战车经过的方向,蒲公英的形状在飘散,它绝望地飞翔。”周杰伦的止战之殇尽管和身边的莺歌燕舞有点相异,但太盛世的美好让我时时挥之不去的是那样一种渴盼让世界的太祥云永远飘浮在人类的天空。“殇歌传千里,响彻在黑暗中。”战争给20世纪带来的灾难是把10多亿公顷的森林变成了地和沙漠,是把几千条清澈的河流和几百个碧绿的湖泊污染成导致病痛的深渊,从此人

14、类的麻烦不断:再也遇不上滋润气候的多云、多雾以及细雨绵绵的天气;阳光暴露无遗地直射地面,地上的裂缝张牙舞爪;风沙侵袭着城市,吞并着草地,割裂着河流。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在恶化,提供生活条件的大自然向人间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袭击,以警告人类施暴的罪孽。战争带给人间最大的创伤是遍及世界各地的千万具尸骨。两次世界大战和30余次大小战争,造成全世界约8000万军人和民的死亡,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球就有5700多万人死亡。这些死亡的人当中前苏联占了2060万人,中国占了1200万人,德国占了730万人,波兰占了600万人,日本占了180万人,前南斯拉夫占了170万人,美国占了38万人。而因战争受伤或致残的

15、人数就更是不计其数。战争是最恐怖的刽子手,它使多少人心灵受到了难以忍受的煎熬。唐代文人杜甫因百姓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形象地揭示了自己几经罹难和饱受挫折,整日沉浸在凄苦之中的真实心境;宋代名将范仲淹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真实写照,抒发了戍边将士久在沙场,思念家人却因未曾建功不得归的痛苦心情。战争让世界著名的艺术精品、人文景观也惨遭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仅前几年美伊战争的数字统计就显示有17万件文物被抢劫或破坏,这些文物上溯到数千年前的人类古代文明,价值数十亿美金。用于杀戮武器制造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更是无法计算。因为穷兵黩武的好战,引发了

16、世界上有核国家的核竞赛,迄今全球的核武器加在一起已需要用万来计数了,足以把地球毁灭许多次。直到今天,一些国家仍然在军事上大肆投资,如美国2005年的国防开支预算已高达4250亿美元。就连一水之隔的宝岛台湾,几个蓄意挑起事端、分裂国家统一的“”分子,也不甘寂寞地强化武器装备,伤害炎黄子孙的情感。“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春光”我盼望世界上不再有战争,让我那美丽神圣的祖国从此不再有硝烟和生命的伤痛,希望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回响着幸福祥和的歌声。【点评】本文由于缺乏条理,结构不清晰,层次感不突出,中心线索的彰显缺乏语言的有力烘托,而且在用史实资料论述中心时交错杂用,作论据的数字过多而缺乏比较,因而给人以杂乱之感。【升格手段】(1)调整原文结构,理清行文思路;(2)增加一些观点句串联全文内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