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2-7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17563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数学-2-7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离散数学-2-7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离散数学-2-7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离散数学-2-7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离散数学-2-7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散数学-2-7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数学-2-7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谓词逻辑2-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授课人:李朔 Email:1一、谓词演算推理规则n谓词演算的推理方法,可以看作是命题演 算推理方法的扩张。n在一阶逻辑中,推理的形式结构仍为H1 H2 HnB。若该式为逻辑有效式,则称推理正确,称B是 H1 ,H2 ,Hn,的逻辑结论,记H1 H2 Hn B。n一般的,将逻辑有效蕴含式称为推理定律。 命题逻辑中的重言蕴含式,在一阶逻辑中的 代入实例,都是一阶逻辑中的推理定律。另 外,每个等值式都可产生两条推理定律。2一、谓词演算推理规则n谓词演算推理规则nP规则:前提在推导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 引入使用。nT规则:在推导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多个公 式

2、重言蕴涵这公式S,则公式S可以引入推导 之中。 n命题演算推理中的P规则、T规则(置换规则、合取 引入规则)在谓词推理中都是对的,都可以使用;3一、谓词演算推理规则n 在谓词推理中,某些前提与结论可受量词限制 ,为了使用等价式和蕴含式,必须在推理过程 中有消去和添加的规则,使推理类似于命题演 算中的推理理论。 n 在推理过程中,除了用到命题逻辑中的推理规则外,还 须用到下面4条规则。其中A B不一定表示AB是逻 辑有效式(非永真),而仅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当A为真 时,B也为真的推理关系。n全称指定规则(简称US规则)n全称推广规则(简称UG规则) n存在量词指定规则(简称ES规则)n存在推广规

3、则(简称EG规则)4二、全称指定规则1全称指定规则(简称US规则)(x)P(x)P(c) n 这条规则可以有二种形式:nxP(x)P(y) nxP(x)P(c) 在推理过程中,两种形式可根据需要选用。两式成 立的条件是:n(1)x为P(x)中自由出现的个体变元(不 在P(x)中受约束)n(2)在中,y为不在P(x)中约束出现的 个体变元;n(3)在中,C为任意的论域中某个客体。5二、全称指定规则*全称指定规则在使用中,若不注意条件会犯错误。 例如 在实数集中的二元谓词F(x,y):xy,则公式xy F(x, y)为真命题。 设P(x)=y F(x, y),此时x在P(x)中自由出现,若用y取代

4、x,则得x(yF(x, y)y F(y ,y), 结论为“存在y,yy” ,这是假命题*出错原因为y在P(x)中是约束出现。 6三、全称推广规则2全称推广规则(简称UG规则) P(x)(x)P(x)P(y) xP(x)上式成立,要求以下条件: (1)y在P(y)中自由出现,且y取任何值时P(y)均为真 ; (2)取代y的x不能在P(y)中约束出现,否则产生错误。7三、全称推广规则例 在实数集中F(x,y):xy,取P(y)= x F(x, y)对给定y都成立。若应用上式时,以x取代y得x(x(xx),这是假命题*出错原因是违背了(2)。8四、存在量词指定规则 3存在量词指定规则(简称ES规则)

5、 (x)P(x) P(c) xP(x) P(c)上式的成立,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1)c是使P(x)为真的特定个体常项; (2) c不曾在P(x)中出现; (3) P(x)中除x还有其它自由的客体变元时,不 能用此规则。9四、存在量词指定规则 例:在自然数集中,设F(x):x为奇数,G(x):x为偶 数。则 x F(x)x G(x) 为真命题。如果不注意以上条件的使用,从x F(x),x G(x) 会推出假命题来:1x F(x) P2F(c) ES(1)3x G(x) P4G(c) ES(3)5F(c) G(c) T(2),(4)I6x( F(x)G(x) EG(5) *以上结论显然错的,其原

6、因是违背条件(1),2步与4步 中的c不应相同。10四、存在量词指定规则 又如,在实数集中,xy(xy)是真命题,请看 下面推导:1xy(xy) P2y(zy) US(1)3zc ES(2)4x(xc) UG(3)而x(xc)是假命题。 *结论是错的,其原因是违背了(3),对2使用 ES规则时 ,z为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项。 11五、存在推广规则 4存在推广规则(简称EG规则)P(c) (x)P(x) P(c)x P(x) 上式成立,要求以下条件: (1)c为特定的个体常项; (2)取代c的x不能已在P(c)中出现过。 12五、存在推广规则 例 在实数集中,取F(x,y):xy,并取P(3)=x

7、F(x, 3), P(3)为真命题。在使用上式,若用x取代3,则得到x F(x, x)这是假命题 *其原因是违背了(2)13六、例题n 例:找出下述推导的错误原因 (a) (1) (x)A(x) S(x) P (2) A(x) S(x) US(1) 错: (x)P(x)使用US规则时,P(x)是整个公式, 上述公式中A(x) S(x) 才是整个公式。正确:(1) (x)A(x) S(x) P(2) (x)A(x) S(y) T(1) E(换名规 则)(3) A(x) S(y) US(2)14六、例题(b) (1) (x)(P(x) Q(x) P (2) P(a) Q(b) US(1) 错:要统

8、一全称量词消去 正确: (2) P(a) Q(a) US(1)(c) (1) S(c) Q(c) P (2) xS(x) Q(x) EG(1) 错:使用EG规则时,P(x)应是整个公式 正确:(2) x(S(x) Q(x)) EG(1)15六、例题例:给定下面2个推理,找出错误.(1) 1x (F(x) G(x) P2F(y) G(y) US(1)3x F(x) P4F(y) ES(3)5G(y) T(2)(3) I6xG(x) UG(5) (2) 1xy F(x, y) P2y F(z, y) US(1)3F(z, c) ES(2)4x F(x, c) UG5yx F(x, y) EG *在

9、上面推理中(1)中从3到4有错,(2)中从2到3有错16六、例题n 希望在应用上述规则时,千万注意条件,否则 会犯错误。下面给出几个谓词逻辑中构造证明 的例子。 例:证明苏格拉底三段论“凡人都是要死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要死。”首先将命题符号化:解: F(x):x是人。 G(x):x要死。 a:张三。前提: x F(x) G(x), F(a)结论:G(a)。证明:1x (F(x) G(x) P2F(a) G(a) US(1)3F(a) P4G(a) T(2)(3) I *在本例中,没指明个体域,因而应取全总个体域。并引入特性谓词 。17六、例题n 例:人会说话,猴子不会说话,所以猴子不是 人。

10、 解:设论域为全域,设M(x):x是人。S(x):x是猴子。T(x):x会说话。则前提为: x( M(x) T(x), x (S(x) T(x)结论为: x(S(x) M(x) 证明:(1) x( M(x) T(x) P(2) M(y) T(y) US(1)(3) x (S(x) T(x) P(4)S(y) T(y) US(3)(5)T(y) S(y) T(4) E(6) M(y) S(y) T(2),(5) I(7) S(y) M(y) T(6) E(8) x(S(x) M(x) ) UG (7) 18六、例题例:每个学术会的成员都是工人并且是专家,有些成员是青年人。所 以有的成员是青年专家

11、。请在谓词逻辑中证明上面推理。解: F(x):x为学术会成员。G(x):x是专家。H(x):x是工人。 R(x):x是青年人。 前提:x (F(x) G(x) H(x), x (F(x) R(x) 结论:x (F(x) R(x) G(x) 证明:1x (F(x) R(x) ) P2F(c) R(c) ES(1)3x (F(x) G(x) H(x) P 4F(c) G(c) H(c) US(3)5F(c) T(2) I6G(c) H(c) T(4)(5) I 7R(c) T(2) I8G(c) T(6) I9F(c) R(c) G(c) T(5)(7)(8) I10x (F(x) R(x) G(

12、x) EG(9) 19六、例题若将证明步骤改为:1x (F(x) G(x) H(x) P2F(c) G(c) H(c) US(1)3x (F(x) R(x) ) P4F(c) R(c) ES(3) 最后也能得出结论,但此证明是错的。原因出在3,4上, 2中的c不一定能满足4。 *因此,若在前提中,既有存在量词公式,又有全称量词公 式,应先引入存在量词规则。20六、例题例: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前提:x (F(x) H(x), x (G(x) H(x) 结论:x (G(x) F(x) 证明: 1x (F(x) H(x) P 2x (F(x) H(x) T(1) E 3x (H(x) F(x) T(2) E 4H(y) F(y) US(3) 5x (G(x) H(x) ) P 6G(y) H(y) US(5) 7G(y) F(y) T(4)(6) I 8x (G(x) F(x) UG(7)21本课小结nUS规则 nUG规则 nES规则 nEG规则22课后作业nP79 (1) n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